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抄方230  100组干货汇总
2025
06-29

中医抄方230  100组干货汇总

​1、咽喉息肉、胆囊息肉、胃肠息肉、子宫息肉。用乌梅30,威灵仙15、炒薏苡仁30、白僵蚕10

2、金果榄,单味药装胶囊治疗胃炎。

3、慢性胃炎痰多上泛,萝卜汁,送服代赭石10

4、鹿角片15g、金毛狗脊12g,专走膀胱经、督脉,所过之处背寒可除。

5、心阳心气不足,银杏叶12、红景天12。

6、寒湿腰痛,附子12g+白术30g

7、土鳖虫治瘀血性腰痛。研末打粉,3g每次,温酒送服

8、肾4药,杜仲20g、寄生20、续断30、牛膝20

9、治疗筋骨,筋三草:鹿衔草15g、透骨草15g、小伸筋草15g。治疗腰腿筋骨不利:膝四药,炒薏苡仁30g、木瓜12g、白芍15g、川牛膝30g

10、炒麦芽50g,偏重于回乳消胀

11、扣子七——各种肿瘤

12、八月札,加上一堆腰子炖服,治腰腿痛。

13、口腔溃疡,生蒲黄30,生甘草15,熬水漱口

14、白芷磨粉炼密为丸,治疗头痛痛经。

15、眼睛痒,白蒺藜+蒲公英,眼睛涩痒视物模糊

16、膝盖关节不利,一保暖,二戴护膝。

17、上热下寒,大黄6、附子12、黄连6、肉桂12,疑难杂症往往都要考虑寒温并调。

18、猪甲居下,通导大便,引浊气下行。

19、核桃治疗肾结石良药。

20、商陆捣烂,三分麝香,贴在肚脐,通小便,水肿消。

21、手心为劳宫穴,汗为心之液,心包经有热,小肠不通。牡蛎灯芯草,治心经发热,汗水上冒。

22、放化疗之后,出现发热、口臭、恶心呕吐等胃热上逆现象,都可以用芦根。

23、羌活防风,理通背部经络。

24、打通中焦:枳壳12、桔梗10、木香12、郁金12、香附20,解郁。竹茹12、苏梗15、芦根10、龙骨30、牡蛎30,来降逆。

25、小柴胡汤是调理小儿少阳体质的良方,加上木香理气滞,山楂化食,鸡矢藤消积,对一般小儿食积咳嗽有效。

26、瘤子只是表象,经络不通才是长肌L的根本

27、肝疏泄则子宫疏泄,肝郁则子宫郁。

28、心背痛看成一体,把腰肾督脉往上温,任脉往下降。形成任督循环,心痛、胃痛、腰痛都可以打通

29、肝阳上亢,肾水升上来浇肝火。

30、服用生半夏过量,引起咽喉麻痹,喉头水肿,嚼服生姜片可解毒。

31、茯苓块不利于药性煎出,茯苓片可以熬出很好效果。打粉干姜,节省药材,容易熬透,10g比不打的30g还好。

32、肩颈不利索,腰部不利:骨碎补50g,葛根40g

33、五加皮、羌活、狗脊,入膀胱经督脉,治疗背部收寒,为风湿所侵引起的酸痛汗出。

34、肠道有一分郁滞,心脉就有一分烦躁。

35、不同程度抑郁,少不了香附、郁金。还要白术、木香健脾行气

36、小柴胡汤加枳壳、柴胡、木香,调理少阳枢机以及胸中大气,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的关键。

37、代赭石降胃以顺气,故为妙品。

38、猪甲细沙炒,受热均匀。

39、升阳用桂枝加葛根、白术。祛湿用泽泻、炒薏苡仁。菖蒲能去心经浮热,苦参能降小肠积热。治疗瘙痒,菖蒲加苦参。

40、减肥:红参15、白术15、茯苓20、炙甘草10、炒薏苡仁25、泽泻10、山药20、川续断20、

小茴香8、竹茹20、夜交藤40、丹参20。

41、肌肉僵硬,经脉不通的颈椎病,葛根30加牡蛎30

42、五子衍宗丸,枸菟富五车。

43、胆胃不降,最容易加重心脏负担,加入枳实、竹茹。

44、艾叶苦参、辛温开散+苦寒降下,辛开苦降,祛除肠道湿热败浊,对于大便粘滞,排便不爽。

45、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医生是治病,不是猜病,治病要靠望闻问切。

46、脸色两边都有黑斑,叫肾斑,这是心脏不好,肾水上泛,温心阳,收肾水,参附龙牡汤+薏苡仁、泽泻。

47、通气散由柴胡、川芎、香附组成,治疗耳鸣、

48、升降不利,人身体腰间就容易长粗,赘肉成团

49、中药,一定要自己亲自尝过,感同身受的话,治病用药,别有一番味道。

50、通肠四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理气5药,香附郁金,枳壳桔梗木香。

51、消瘰丸,治疗气血痰结在咽喉疾病,玄参、浙贝母、牡蛎组成,生牡蛎用。

52、手抖,人中沟变浅,容易中风

53、风湿跌打损伤药酒方,桃仁30、红花15、透骨草15、小伸筋草15、松节50、冰片15,高浓度白酒,一斤,10天后用

54、手脚怕冷,心阳不足温通肢末,桂枝汤+银杏叶、红景天、黄芪,打通心脉。

55、三种情况用蜈蚣,顽固头痛、顽固腰背痛、男子不举

56、黄蜜制桑叶,补骨髓。治疗眼睛热

57、任之堂脉法

(1)小柴胡脉——左寸关郁滞+右寸郁。阳气升发不及,肺气上逆。

(2)桂附地黄脉——双手气机上逆,虚阳上越,引火归元,加龙牡固摄

肾水安龙火。

(3)补中益气脉——双手气机上轻下重,湿郁遏清阳。加葛根桂枝,黑豆泽泻,增强升清降浊力度。

(4)逍遥散脉——左右关脉郁滞。

(5)交泰丸脉——气机上重下轻 

(6)左尺右寸郁——附子理中汤脉。有郁之处,其旁则虚。气机上升受阻,受阻之上为虚。

58、脉无神,桂枝汤加红参主之。走路沉重,颈椎病,黄芪白术葛根五加皮治之。

59、左寸浮取小肠,右边大肠,无力为肠道有积有湿

60、川芎治疗各种顽固性头痛,都需要用到30g左右才能达到止痛效果。

61、头痛夹风,川芎茶调散。头面部痛,白芷40g煎水。血瘀头痛,逍遥散+通窍活血汤,加大葱3根。凡头痛鼻不通气。

62、胃病的人,一般不能大喜大怒,心情波动越大,胃病越严重。早期心病要治胃,晚期胃病要治心

63、舌苔白腻且厚的病人,用香薷就可化掉。往往用平胃散加香薷,白腻的舌苔便退得很快。表汗赶走外寒,香薷发汗行水,相当到位。

64、牵牛牛黄丸,治腰痛:黑牵牛半生半炒,研末,用水做成梧桐子大的丸子,用硫磺末做外衣,空腹用盐水和酒,一次送服50丸。服用下去,排出黑便,腰骨轻松

65、关脉主中焦,关脉独大独小,都说明中焦有问题。独大为中焦瘀滞。

66、引火下行,跺脚跺到脚步发麻、发热、发胀,效果才好。长痘痘,虚火上冲,每天坚持跺脚,有助于痘痘消除;跺脚后气不足,搓脚心,帮助肾气恢复。

67、《四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心胸内关摩,头脑涌泉搓。

68、脉弦细,太在意细节东西,针尖一样大小的事,别老惦记在心上,对身体不好。

69、《内经》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乃致和平”百病皆生于气,气血能够调和,百病不治而愈。

70、在人身体,肠道的浊气要下降为地,清阳要上升为天,中间脾胃气机要斡旋起来,像一个枢纽一样。

71、腰椎间盘突出症:杜仲25g、桑寄生20g、川续断30g、五加皮15g、火麻仁20g、鸡矢藤40g、金荞麦40g、红藤15g、黄芪30g、当归尾20g、桂枝15g、白芍20g、生姜15g、大枣5枚、炙甘草10g、葛根30g、牡蛎20g

72、药不对证满船装,药若对证一碗汤

73、常治的痘疮,病人正气足时,可以用宣发透出来,也可以用泻肺热,从肠腑排出来,这是痘疮初起的治法。可如果顽固的痘疮,或者是痘疮治疗后期的收尾工作,往 往就不是以祛邪为主,病人表里交攻老师通畅选用防风通圣散的思路。痘疮后期选用黄芪建中汤的思路。

74、鸡蛋乃大发之物,粘滞生痰湿,会让血脉走动不利,不利于痤疮治疗

75、脉象,关部郁得打团,必有不能释怀之事。心胸内关摩,手上整条心包经都需要拍拍。痧出而无突起状,一般为血瘀为主,而痧出突起如豆,则是气滞为主

76、苏梗这味药很好。既能行气宽中,也可以降胃浊。病人肝胃不和,肝气不疏胃逆不降的用上这药很好。碰到打呃,胸闷堵得慌,舌苔白腻或有白痰的,用苏梗款中下气

77、可以理气又可降气的药,比如降香、沉香、川楝子、苏梗等。

78、打呼噜痰重的人,决不能碰水果绿茶,寒凉之物只会让痰湿更加难清除。

79、熬夜本来就伤肾,还经常上网,用眼过度。伤肝血,又盗用肾精。气血怎么上得了头发去呢?都在眼睛这里截断了,肝血肾精都给电脑吸干了。

80、用牛膝能引气火血下行。凡是上半身风火实热、痰瘀、牛膝皆可以引之下行。

81、寒温并用思路:芩连柏+姜桂附。广义交泰丸。龙牡赭石安神重镇。

82、胃火上逆,就会口臭;胆火上蒸,头皮会发油,容易掉。黄连温胆汤,治疗胃气上逆的口C泛酸,失眠。

83、咽喉痒,干咳3天,雪梨膏。

84、寸脉上越,关脉郁住,代表心肝消耗气血太过,入不敷出。

85、“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营养太富足,精细,肥美,足以让身体长出许多疔疮来

86、猪蹄熬花生,助妇人通乳,这就是猪蹄甲具有穿透之性的道理。它这种穿透,跟穿山甲不同,穿山甲的穿透,是上下左右无处不到的,而猪蹄甲的穿透,这是偏于向下的,以降浊排浊为主。

87、磨牙,排除虫积外,一般都是痰热、上攻于齿,用鲜竹沥水,加些生姜汁,可治疗。还可以治疗嘴臭,打呼噜,打呼噜就是痰湿上攻阻碍经络

88、凡心与心包因痰热所困而癫狂中风、语塞难言,心神不安者,用竹沥而效捷。

89、炒薏苡仁,利湿温阳。

90、胡颓子叶——哮喘,磨粉,每次一小勺,可以米汤调服

91、膝盖膝筋骨痛专药,伸筋草、透骨草、鹿衔草

92、肠道血脉不通畅,身体逼汗外出,用通肠法治疗盗汗。

93、羌活、防风、白芷、葛根,表风寒之邪于上焦,解除头痛之标。

94、苍术、白术、茯苓、干姜把湿浊之邪从腰间温化出去。

95、炒薏苡仁、龙胆草、滑石让湿邪从小便渗利出

96、膝关节积水,薏苡仁15g,牛膝15g,木瓜15g,甘草8

97、金荞麦、红藤各20g,肠道息肉,是专通下水道

98、刷牙出血,吃药无事,阳明胃热,竹茹20g煎水泡水

99、乳香、没药、白芷、天花粉,治疗痤疮要药。

100、桑叶一味,30—50g,煎水,清肝肺火热,凉血止血,白睛出血。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