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甘草泻心汤临床治验
2024
07-13

甘草泻心汤临床治验

现代很多中医习惯将甘草泻心汤称为“黏膜保护剂”,用其治疗各种黏膜溃疡,尤其口腔溃疡、外阴部糜烂,也有把该方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慢性结肠炎等,确有其效。但是中医自古强调辨证论治,无论西医病名是什么,都必须辨证后再用药,切不可“见某病套某方”。

笔者认为,甘草泻心汤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而设,其病位在中焦。无论是脾胃虚寒、虚火内生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还是湿热浸淫、脾胃受损导致的口眼外阴溃烂,其辨病的关键在脾胃虚弱、热邪内蕴。按照“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只要中焦脾胃不健,运化失司,虚热躁扰的患者,不管其是否有痞满或口腔黏膜溃疡,或者不管其溃疡部位在口眼、外阴还是胃肠,都可以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除了平时常见的慢性结肠炎、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等,甘草泻心汤还可用于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等代谢内分泌性疾病,以及某些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黏膜扁平苔藓样变等,证属脾阳不足、虚热内扰者。

案一

谭某某,女,72岁。2023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近10年。患者前往医院多次就诊无效,伴长期睡眠不好,依靠安眠药维持。因口腔溃疡导致牙齿及胃部不适,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口服西药控制,血糖、血压在基本正常范围。

西医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诊断:口糜(脾虚证,少阳证)。

方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炙甘草15g,法半夏9g,党参12g,黄连6g,黄芩9g,干姜6g,大枣12g,酸枣仁9g(捣碎),藿香9g,火麻仁30g。7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21日复诊:口腔溃疡明显减轻。溃疡数量减少,睡眠改善,大便正常。续服原方加五倍子9g酸涩敛疮。因路途不便,带药14剂。

2024年1月12日三诊:患者诉口腔溃疡已痊愈,精神好转,睡眠好转,已停安眠药。守方10剂。两个月后反馈未复发。

按 该患者长期口腔溃疡伴失眠,多方求医,服药无数,但均以清热解毒和镇静安神药物为主。患者年龄偏大,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加上长期服药,日久伤罚正气。脾主运化,脾气亏虚则食纳无味,不欲饮食;脾开窍于口,脾气亏虚,虚火内生则发口疮;病程日久,热烦扰,故睡眠不安、大便干结、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舌质淡苔白腻、脉濡亦为脾胃亏虚之象。结合脉证,该患者脾虚为本,郁热为标。属寒热错杂之证,兼有少阳枢机不利。故以甘草泻心汤健脾益胃、清热除湿,加柴胡与半夏、人参、黄芩等组成小柴胡汤之意,和利少阳枢机;加藿香醒脾化湿,酸枣仁宁心安神,火麻仁润肠通便。7剂疗效即显著。因口腔溃疡时日太久,复诊加五倍子酸涩敛疡,大获全功。

案二

周某某,女,46岁,医务工作者。2024年3月7日初诊。夜间睡眠不安数月,伴口干喉咙不适感,易上火常常发生口腔溃疡,自服清热解毒中药可好转,但几天后易复发,易疲劳,食纳一般。舌尖疼痛,偶尔潮热盗汗,心慌心悸。停经一年余。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史。发病以来予各种中药养心安神、疏肝健脾、重镇安神等罔效。来门诊要求中药治疗。

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不寐(脾胃失调,寒热错杂)。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除烦。

方用甘草泻心汤合酸枣仁汤加减:甘草20g,法半夏9g,党参15g,黄连6g、黄芩9g、干姜6g、大枣9g,酸枣仁9g(捣碎)、川芎9g、茯神15g、知母9g,牡蛎30g。7剂,水煎服,日1剂。

2024年3月21日复诊:睡眠好转,心慌心悸明显减轻,口腔溃疡减少。停药已一周,为巩固疗效复诊,守方7剂,进一步好转。随访停药月余情况稳定。

按 该患者46岁,已绝经一年,可见五脏气血虚弱。脾气亏虚故疲劳、食纳一般;肝血不足,母病及子则心阴亏损,虚火扰心故失眠不安、舌尖疼痛;虚阳内扰,阳不入阴故潮热盗汗;虚火上炎,故口腔溃疡频发;心脾两虚,血不养心则心慌、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为脾气亏虚,肝阴不足之象。选方以甘草泻心汤健脾养心清热,酸枣仁汤养血宁神(捣碎以增疗效),加牡蛎镇静安神、敛摄止汗。患者共服14剂药,诸症悉除。(赵玲瑜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