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者耳鸣可表现为头鸣,头部穴位应用比较多的是百会穴、印堂穴、率谷穴和角孙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印堂穴位于两眉头的中间,率谷穴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在耳尖正对发际处,针灸以上穴位可以缓解耳鸣和头鸣的情况。
内关穴在前臂的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属于手厥阴的心包经。内关穴可治疗一些本经的病症,如心悸、胸闷等心系疾病;内间神经疼痛;呕吐、恶心等胃肠系统的疾病,效果都较为理想。尤其是在治疗孕妇的呕吐上,内关穴是一个首选的穴位。
三、手臂穴位:
选取比较多的是外关穴、支沟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针灸以上两处穴位也可以起到缓解耳鸣的情况。
针灸时需要注意不能在患者饥饿或过于紧张的状态下进行,小孩针灸不建议留针,对于患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建议针灸。如果患者在针灸过程中出现疼痛、眩晕、恶心等症状,需要立即停止针灸,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765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