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二站(望诊)
2024
06-11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第二站(望诊)

望神

1.得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这是正常人的神气,即使有病,也是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

  失神包括邪盛神乱与精亏神衰两种。(1)邪盛神乱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闭。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闭阻经络。属精气失调,功能严重障碍,多见于急性重病实证,预后不良。(2)精亏神衰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两目晦暗,目光无神,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骨枯肉脱,形体羸瘦,反应迟钝,手撒尿遗。提示精气大伤,功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虚证,预后不良。  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久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古人喻为“残灯复明”“回光返照”。这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

望面色

2.常色和病色各有什么特征?辨别善色与恶色有什么意义?

  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其特征是:兆明润泽,含蓄不露,五色和血色相间而见。总之,不论何色,只要有神气、有胃气便是常色。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其特征是:五色鲜明暴露,色泽晦暗枯槁,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多预后良好。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多预后不佳。

3.五色主病中赤、白、黄、青、黑各主何病证?(重点必背)

  赤色:主热证。实热证多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见两颧潮红,均为热迫血壅,脉络充盈所致。久病面色苍白,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病重戴阳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及亡阳证。气虚者面色淡白,阳虚者面色㿠白,失血者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黄白干萎,亡阳者面色苍白,皆因气血不充血脉,上荣于面所致。  黄色:主虚证,湿证。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面色黄胖者,多属脾虚湿盛。阳黄者,为湿热内蕴;阴黄者,为寒湿内郁。  青色:主寒证、气滞、痛证、血瘀证及惊风证。总属气血不畅,经脉瘀阻所致。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和血瘀证,或者剧痛。黑色总属阳虚水液不化,或阴寒内盛,血失温养。

望形态

4.简述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体强: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说明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不易生病,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体弱: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容易患病,迁延难愈,预后较差。  肥胖:胖而能食,肌肉坚实——形气有余;肥而食少,肉松皮缓——形盛气虚。肥人多痰,易患中风、眩晕。  消瘦:形瘦食多——中焦有火;瘦食少——中气虚弱;形瘦皮皱——阴血不足、内有虚火;骨瘦如柴——病危。

望头面五官

5.简述面部分区及所候脏腑(重点必背)

《灵枢·五色》分候法即将面部不同部位,分别命名,鼻称明堂,眉间叫阙,额称庭或颜,颊侧称藩,耳门为蔽。然后再将上述不同部位分候五脏,即庭候首面,阙上候咽喉,阙中(印堂)候肺,阙下(下极、山根)候心,下极之下(年寿)候肝,肝部左右候胆,肝下(准头)候脾,方上(脾两旁)候胃,中央(颧下)候大肠,夹大肠候肾,明堂(鼻端)以上候小肠,明堂以下候膀胱、子处。

6.常见小儿囟门异常有哪些?

  囟陷:小儿囟门下陷,多属虚证,为脑髓失充、津液亏损所致,可见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吐泻等病证。   

  囟填:小儿囟门高突,多属实热证,为痰热内壅,或湿病火邪上攻、迫髓上壅所致。      解颅:囟门迟迟不能闭合,属肾气不足,发育不良,常见于小儿佝偻病。

7.简述头发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发黄:精血不足,可见于慢性虚损患者或大病之后精血未复。  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或枕后发稀,或头发稀疏不匀者,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而致。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多为疳积病。  发白:发白伴有耳鸣、腰酸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症状者为劳神伤血所致;亦有先天禀赋所致者。  脱发:突然片状脱发,脱落处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而无自觉症状,称为斑秃,多为血虚受风所致。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等表现者,多为肾虚。

  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者,多为血热化燥所致。

8.目以候脏的五轮分属如何?

  目眦属血轮,候心。

  目胞属肉轮,候脾。

  白睛属气轮,  候肺。

  黑睛属风轮,候肝。

  瞳仁属水轮,候肾。

9.常见目形异常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目胞浮肿:为水肿的常见表现。  眼窠凹陷:多为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可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患者,若久病重病眼球深陷,伴形瘦如柴,则为脏腑精气竭绝、属病危。  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兼喘满上气者,属肺胀,为痰浊阻肺,肺气失宣所致,若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称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胞睑红肿:胞睑边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称为针眼;胞睑漫肿,红肿较重者,称为眼丹。皆因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

10.常见目态异常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瞳孔缩小:可见于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也可见于出血性中风病,病情危重。  瞳孔散大:可见于颅脑损伤(如头部外伤)、出血性中风病等,提示病情危重;若两侧腺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也可见于青风内障或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目睛凝视:指患者两眼固定,不能转动,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析;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所致。  睡眠露睛:患者昏昏欲睡,睡后胞睑未闭而眼珠外露,多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常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胞睑下垂:又称睑废,指胞睑无力张开而上睑下垂者。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因脾气亏虚和外伤所致;也可见于中风病危候和颅脑病变。

11.简述望齿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望齿包括望齿色和齿动态。  望齿色的临床意义:牙齿洁白润泽,是津液内充、肾气充足的表现。牙齿干燥,提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多见阳明热盛,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提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见于温热病的晚期。牙齿枯黄脱落,多见久病骨绝,齿焦有垢,提示胃肾热盛,气液未竭。齿焦无垢,提示胃肾热盛,气液已竭。  齿动态的临床意义:牙关紧闭,提示风痰阻络,热极生风。咬牙新齿,见于热盛动风,睡中啮齿,可见于胃热、虫积、正常人。

12.试述望牙龈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望牙龈包括望色泽和望形态。

  望色泽的临床意义:

(1)淡红润泽: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2)淡白:血虚或失血。

(3)红肿疼痛:胃火亢盛。

  望形态的临床意义:

  (1)齿衄:齿缝出血,痛而红肿,为胃热伤络;若不痛不红微肿,为气虚或肾火伤络。

  (2)牙宣: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3)牙疳: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多因外感疫疠之邪,积毒上攻所致。

13.简述望咽喉形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乳蛾: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肥大,形如乳头或乳蛾,表面或有脓点,咽痛不适。属肺胃热盛,邪客喉核,或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

  喉痈: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多国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咽喉腐烂:溃烂成片或凹陷者,为肺胃热毒壅盛;若腐烂分散表浅者,为肺胃之热尚轻;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  伪膜:咽部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者。如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属肺胃热浊上壅于咽,证较轻;如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则出血,或剥去随即复生,此属重证,多是白喉,又称“疫喉”,因肺胃热毒伤阴而成,属烈性传染病。  成脓:咽喉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者,多已成脓;压之坚硬则尚未成脓。

望皮肤

14.斑、疹各自的特征有哪些?并简述各自的临床意义。

  斑指皮肤黏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的症状。可由外感温热邪毒,热毒窜络,内迫营血,或脾虚血失统摄,或阳衰寒疑血瘀,或外伤血溢肌肤所致。  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  常见于麻疹、风疹、瘾疹等病,也可见于温热病中。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热人营血所致。

15.简述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痈指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并有形成脓疡的疾病。具有未脓易消,已脓易溃,脓出易敛的特点,属阳证。多由温热火毒内蕴,气血瘀滞而成。  疽指漫肿无头,肤色不变,疼痛不已的疾病。其特点是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的特点。多由气血亏虚、阴寒凝滞所致。  疔是指患部初起如粟如米,根脚坚硬较深,麻木或发痒,项白而痛的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火毒等邪所致。  疖指患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根浅、脓出即愈的疾病。因外感热毒或湿热蕴结所致。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16.试述望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新病鼻塞流清涕,是外感风寒;鼻流浊涕,是外感风热。  阵发性清涕,量多如注,伴喷嚏频作,多属鼻鼽,是风寒束于肺卫所致。

  久流浊涕,质稠、量多、气腥臭者,为鼻渊,是湿热蕴阻所致。

17.试述望痰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痰黄黏稠,坚而成块者,属热痰。因热邪煎熬津液之故。  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寒痰。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湿聚为痰之故。

  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之故。

  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属燥痰。因燥邪伤肺,或肺阴虚津亏所致。  痰中带血,色鲜红者,属热伤肺络。多因肺阴亏虚,或肝火犯肺,或痰热壅肺所致。

  咳吐脓血腥臭痰,属肺痈。是热毒蕴肺,化腐成脓所致。

望小儿指纹

18.叙述并演示诊察小儿指纹的操作方法及主要观察内容。(重点必背)

  注:向考官问好,考官好。同时取得患者配合。1.望小儿指纹的对象为3岁以内小儿,部位在食指掌侧前缘部的浅表络脉。诊察小儿指纹时,令家长抱小儿面向光亮处。2.医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再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掌侧前缘从指尖向指根部推擦几次,即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用力要适中,使指纹显露,便于观察。3.观察络脉显现部位的深浅(浮沉)及所在食指的位置,络脉的形状(络脉支数的多少、络脉的粗细等)、色泽(红、紫、青、黑)及淡滞(浅淡、浓滞)。4.谢谢配合。5.报告考官: 操作完毕。

19.望小儿指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有哪些?(重点必背)

  三关测轻重:络脉显见在风关为邪气入络,病轻;气关为邪气人经,病重;命关为邪人脏腑,病危。若络脉透过三关,延伸到指甲端,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差。

  浮沉辨表里:络脉浮而显露,主表证;络脉沉隐不显,主里证。  红紫辨寒热:络脉颜色鲜红者,多属寒证;紫红者,多主热证;色青者,主惊风,痛证;紫黑者,是血络闭郁;色淡白者,多属脾虚或疳积。  淡滞定虚实:指纹浅淡而纤细,多属虚证;指纹浓滞而增粗,多属实证。

全身望诊

20.全身望诊(重点必背)

  (1)病人面向自然光线,坐位或仰卧位

  (2)病人体态自然,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3)观察体检者神、色、形、态。  ①望神:望神时医者首先观察眼睛的明亮度;其次应观察眼球的运动度,医者可将食指竖立在患者眼前,并嘱患者眼睛随医者的手指做上下左右移动;然后观察患者思维意识、精神状态、面部表情有无异常;最后得出病人得神、少神、失神或假神的结论。  ②望色:重点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包括颜色和光泽。

  ③望形体:观察患者体型、体质、营养和发育状况。  ④望姿态:观察患者行走坐卧姿势有无异常改变,以及有无四肢颤动、颈项强直等异常动作。

  (4)报告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注:题目若单考“望面色”方法步骤一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