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有一个比较骇人的称谓叫“五毒月”。传说在古代。农历五月初五这天,阴阳之气相争,阴气胜出,邪祟、鬼魅、百毒、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于是五月称为“毒月”。
2024年甲辰年的五毒月:从6月6日开始到7月6日结束。
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加上环境湿热,稍有不慎。各种疾病便可趁虚而入。
持续的高温会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就形成了中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
脾胃虚弱,是大家在五毒月里的普遍状态。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了我们身体内的虚寒。
古人对了应付毒月安度暑日,也是想尽了办法:
采摘艾叶等草药悬挂、佩戴、服用
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
借以辟毒祛邪,防病健身
喝雄黄酒,泡艾草浴,用以除邪辟秽,养生防病
那我们呢,也可以准备这样一个中成药——梅苏颗粒。
据医书记载,梅苏丸是宋代《圣济总录》中的解暑古方,已经使用了1000多年。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梅苏颗粒。
它的组方:乌梅、薄荷、紫苏叶、葛根。
乌梅,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能够收敛止渴,减少耗散。乌梅肉酸酸的味道,嚼一下满口生津,因此生津功效显著。
葛根:通过生发脾胃清阳之气,促进津液升发布散,使生津效果更好。
薄荷:它是中药里的辛凉之品,清心明目,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
紫苏叶:可入药,可做菜。作为中药,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皆可入药,芳香性温,温运脾胃,化湿散寒。
宋仁宗曾命翰林院制定消暑的汤饮,“以紫苏熟水为第一”,故有元代诗人昊莱“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的诗句。可见,紫苏叶消暑的功效自古有之。
梅苏颗粒四味药材,全是药食同源。诸药合用,共奏清解暑热、生津止渴、防治感冒之功效。并具有明显的解酒、醒酒作用,不仅是夏季清凉饮品之首选,更是居家旅行、四季常备之良药。
梅苏颗粒虽然性质平和,但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来说,要谨慎使用,以免引起不适。点个「在看」 愿全家人身体倍棒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662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