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这门功夫很高级,“沉骨行气”,太极拳必修课
2024
06-08

这门功夫很高级,“沉骨行气”,太极拳必修课

登山观星月,过江拜大佛。对于未知事物,要保持敬畏。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听不到的,未必没发生。外形不代表内劲,动作不代表目的。修一门学问,先深入进去,到某一时刻,再跳出来返观。返观才能客观。悲喜自渡,冷暖自知。别人说你好,你未必真好。别人说你差,你也未必真差。你的感受最重要,自己感觉好,因此而受益,得了好处,活得健康,才是真的好。日子过到心里,拳练到身上,岁月静好,与他人无关。昨夜大梦,白龙渡劫。练拳这个事,脑子太活也不好。脑子太超前,身体跟不上,脑子有逻辑,身上没条理,都很难成就。很多老师,不是不教你,而是讲究时机,练扎实一层,火候到了,再铺垫一层,层层递进。

天上落水,土里冒火。练拳离不开关节,关节撑的太过,劲就犯僵,骨就发憋,气血回流不畅。关节太软也不成,缺乏张力,则掤劲不济,拳必流于虚浮。以游丝般的细劲,贯穿于关节,以缠丝般的韧劲,游走于骨缝,力度就合适了。二百零六骨,十万八千相。白鹤亮翅,练的是骨架张力。金刚捣碓,练的是骨架整沉。斜行拗步,练的是骨架拧裹。什么叫拧裹?一,肱骨往下拧,肘尖往里裹,撑开云门穴。二,股骨往里拧,膝盖微内裹,向后撑开胯。打拳时,小腹轻轻松沉,丹田圆而饱满,气机缓缓下降,关窍暗暗圆扩,体感犹如网兜,如丝线交错穿行。打拳时,筋是韧的,骨是沉的,这个体感要有。所谓松沉劲,骨感非常松,骨骨之间,有一股流动的沉劲。

打拳时,有了骨力松沉感,这是好的。沉骨五要诀,一,双肩松顺,而肘底松沉。二,脊柱松顺,而骨盆松沉。三,裆劲松顺,而脚掌松沉。四,动态松顺,而骨缝松沉。五,心意松顺,而百骸松沉。打拳之前,静静站一会儿,神意关注小腹,让气机慢慢的,归拢于小腹,慢慢往下松沉,小腹既松且圆,逐渐沉淀出一个力点。这个力点,就是丹田。丹田轻轻松紧几下,牵动内压鼓荡,慢慢的,把手臂催起来,开始打起式。打拳过程中,丹田不紧不慢的,徐徐旋动,将腔体内压,调的温圆绵厚,然后慢慢扩张关窍,涌动骨力,让温厚的内压,裹着松沉的骨力,连绵不断的,进行圈弧波浪运动。打拳时,丹田揉催内压,骨力松沉圆活,两个要领,慢慢融合为一,就能练出沉骨行气的功夫,这就更好了。太极浮屠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