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上一穴,专补肝肾!早晚揉一次,可治膝盖疼痛,腰痛,头晕,耳鸣!
中医养生 2023-07-27 06:03 发表于云南 土豆微信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诉苦,说近来总是感到腰酸,两侧胁肋部也有疼痛感;还偶尔出现头晕、耳鸣的现象。
小编一听,这不就是典型的肝肾阴虚的表现吗?随后就让他去找膝盖上的一个穴位,坚持按了一段时间后,朋友反馈说这些症状都得到了改善。
这个神奇的穴位就是曲泉穴,它能够肝肾同补,很好地解决肝肾阴虚的情况。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穴位。
肝经合穴
曲泉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而且它还是肝经的合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穴位。
什么叫做合穴?所入为合,就像奔腾的河流汇聚入海一样,合穴是经气最后汇集的地方,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
我们身上有十二正经,每条经络上都有一个合穴,一共是12个合穴。它们都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附近。
曲泉穴也是如此,这个穴位位于我们的膝关节附近,肝经经气由此深入上行进入肝脏,因此曲泉穴是用于养护肝脏的重要穴位。
常按曲泉,可养三脏
曲泉穴不仅可以养肝,它还具有补肾、利胆的功效,常按此穴,可补三脏。临床可用于缓解膝盖疼痛,还能够调理妇科病症,可谓是“妇女之友”。
1肝肾同补
前面我们说到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是养护肝脏的重要穴位。曲泉穴有着调肝和血的功效,多按对肝脏有好处。
现代临床中,曲泉穴常常与肝俞、太冲等穴位相配伍,用于治疗肝炎。
曲泉穴还有着沟通肝肾的作用。曲泉穴五行属水,肾水由此渗灌与滋养筋骨,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
肝主藏血,肾藏精,而精血同源,所以肝肾阴虚常同时出现。肝肾阴虚一般会导致出现腰膝酸痛、胁痛、眩晕、耳鸣、眼花、失眠多梦等症状。
按这一穴,可达到肝肾同补的功效,缓解因肝肾阴虚带来的一系列的身体不适。
2利胆
成语有个词叫做“肝胆相照”,在中医里有着相似的理论,即肝经与胆经相表里。
肝经与胆经是一对好兄弟,两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胆经上的一些疾病,也可以通过肝经上的穴位来进行治疗。
据现代研究发现,电针曲泉穴有着利胆的作用。曲泉穴现代还常用于治疗胆经上的相关病症,胆道及胆囊疾病。
研究还表明,针刺曲泉有降血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们平时可以多按一按这个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的效果。
3缓解膝盖疼痛
肝主筋,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而膝是我们人体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筋,因此膝被称作“筋之府”,为筋结聚之所。
曲泉穴作为肝经的合穴,有着舒筋活络、强筋的功效,可防治筋痹引起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膝关节疼痛、肿痛,下肢痿痹等与膝关节相关的病症。
这一功效在《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聚英》这三本中医典籍中都曾提到过。
4调妇科病
曲泉穴的主治病症还包括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痒、阴挺(即子宫脱垂)、产后腹痛等。
《针灸甲乙经》中对此功效就有所描述:“少腹肿,阴挺出痛,经水来下,阴中肿或痒……曲泉主之。”
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常按曲泉穴,有助于防治妇科疾病。那么我们要怎么利用好这个穴位呢?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曲泉穴的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
不管是什么方法,前提是先找准曲泉穴。曲泉穴位于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取穴时,一定要屈膝,采取端坐的姿势,在膝盖内侧,能够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股骨内侧髁)。
怎么确定有没有找对骨头呢?这个骨头的后方有两条筋,能摸到筋就说明找对了。在这块骨头的下方,有一处明显凹陷,这里就是曲泉穴了。
找到曲泉穴后,朋友们可以采取按摩、艾灸、刮痧等方法刺激曲泉穴。
1按摩
用大拇指按揉曲泉穴处,按揉3~5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一次。两侧穴位都要按到,可以先先左后右的顺序,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按揉。
按揉时以穴位局部有胀、酸、疼痛的感觉为佳。如果附近局部皮肤有破损,就不要按摩曲泉穴了。
2艾灸
会艾灸的朋友们,或是学习过“温元通脉灸”的朋友们,不妨采取艾灸的方法刺激曲泉穴。
手持已点燃的艾条,使燃着的一端对准曲泉穴,与皮肤保持3~5厘米左右的距离,以感到热量徐徐透入穴位,灸透为度。每次施灸5~10分钟。
3刮痧
采取坐姿,先确定曲泉穴位置,涂上适量的刮痧油,再用刮痧板的薄边,与皮肤呈45~90°角,从上至下进行刮拭,每次刮拭25下,以出痧为宜。
刮出痧之后,等痧褪才能刮下一次,若是没有出痧,第二天可以接着刮。刮痧的力度以及速度适中即可,注意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而刮伤皮肤。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了。膝盖上的曲泉穴,肝肾同补,还可利胆,不仅能治膝盖疼痛,还能调理妇科病症,真是一个用处多多的宝藏穴位!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579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