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谦斋中医处方学》中医诊断学
2024
05-17

《谦斋中医处方学》中医诊断学

​前 言

本书名,因有《谦斋医学讲稿》,故以《谦斋中医处方学》命名。

《谦斋辨证论治学》出版已经5年了,本想再补点东西。但后来一想:那样亦无异于“换汤不换药”,不如另辟蹊径,写一本有点干货、比较实用的小册子《谦斋中医处方学》。

该书关于中医诊断部分,笔者把谦斋归纳的常用几大辨证法则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等,重点推出。

该书关于中医处方部分,笔者由最初在《中医入门》的夹缝中发现其辨证基本观点,接着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的括号里撷取辨证思维,最后在《中医临证备要·附录》里揭开辨证论治的定义、法则、步骤、处方公式等,以此上升为《谦斋中医处方学》。该书“处方模式”,即是根据谦斋早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治疗新律》,笔者加“主证”“方药”两项,意在方便初学者。此书归纳之条理清晰,简明扼要,便于记忆,适用临床。在学完中医基础课后,再参阅本书,十分切合实用。凡见到此书的人,均珍置案头,视为处方秘本。可惜该书出版较早,知者不多,故借此机会出版。并附秦伯未《验方类编》166方、处方医案103例作参考。

学习中医,首先是辨证难,其次是用药难。谦斋指出:“证”是“證”的简体,实质上“證”“证”“症”是一个字,不能把“症”和“证”看作两个字,也不要把“症”解释为“症状”,把“证”解释为中医特有的病理学名词。应该尊重字义出处,人为强加分别反而使问题混淆不清。如西医的败血症、尿毒症,可以写“症”,而中医的阴虚证、瘀血证为什么就不能写作“阴虚症”、“瘀血症”呢?谦斋认为,根据中医的特点,应统一为“证”字,不论是症状、症候、虚证,一律都用“证”字;而西医之败血症、尿毒症,应统一为“症”字。本书中医诊断部分,全面系统,详于辨证,适用于初学者;本书中医处方部分,重点突出,用药独到,适用于临床医生。

最后,笔者把多年珍藏的“脏腑辨证用药歌诀”列于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分析“秦伯未医案”、解读“李可方药”时,如庖丁解牛,妙不可言。

孙其新

2014年2月7日于岫岩

时年六十七岁

中医不传之秘——《治疗新律》原序

本书之作,由于初学者洞明药物之后,莫不急求所以施用药物之法,而稽之往昔医籍,既不获解决此项问题之记载,询诸今日名宿,更无复能作有系统之答复,于是不佞偏隅之见,不得不宣布以供一般之需要。曾一度授我从游诸弟子,再试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颇收事半功倍之效,自比之临床医典云。

夫欲求药物之施用法,当先明了百病之治疗法。欲明百病之治疗法,当先考察酿病之原因。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至此病者谓之因。同一身热,其因有风有寒,有痰有食,有阴虚火升,有郁怒忧思,劳怯虫疰。知其因则不得专以寒凉治热病,盖热同而所以致热者不同,药亦迴异。病之因不同,而治各别者尽然,是病一而治法多端矣。况病又非止一证,必有兼见之证。如身热而腹痛,则腹痛又为一证,而腹痛之因,又复不同,有与身热相合者,有与身热各别者。如感寒而身热,其腹亦因寒而痛,此相合者也。如身热为寒,其腹痛又为伤食,则各别者也。又必审其食为何食,则以何药消之。故治疗之法,必切中二者之病因而后定方,则一药而两病俱安。若不问其本病之何因及兼病之何因,徒曰某病以某方治之,其偶中者投之或愈,再治他人,不但不愈,反以增病,且并前此之愈,亦不自明。似此终身治病,而终身不悟,将历证愈多而迷惑愈滋,皆在不明病因所致。因是益叹《内经》“治病必求其本”及“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二语之可贵,然千载下能诵其言而彻底感悟以为我用者,有几辈耶!程钟龄曰:“人身之病,不离乎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阴虚阳虚伤食,内伤也;总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予以出焉。”莫枚士曰:“百病之因有八,一邪气、二水湿、三鬼神、四虫兽、五器物、六饮食、七药石、八人事,前五者在身外,后三者在身内,而八纲之中,各有数目,总计其目,二十有余。”此二家对于治疗方法,颇能提要钩玄,探赜索隐。然依愚见观之,尚有增损,兹特酌定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气、血、虚等十三纲,分述如下。夫百病之证候各殊,百病之成因有限,百病之方剂綦繁,百病之治法可数,驱千头万绪之证候方剂而归于一,此中医不传之秘,亦中医颠扑不破之本。于是吾书之作,或有叙述疏忽,而所立之法,自信无推翻之可能,学者识此,胜于寻常临证多矣。

秦伯未

公元1932年8月

时年三十一

第一章 谦斋中医诊断

第一节 八纲辨证二十五型

谦斋认为: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阴阳尤为纲领的纲领,虚实是表里寒热的纲领,虚实必须结合表里、寒热,才能细致地分析病情,作出明确的诊断。比如表证和寒证、实证结合,便是一个表寒实证,就是体表受到寒邪的实证;或者里证和寒证、虚证结合,便是一个虚寒里证,就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而造成的寒证。诸如此类,表里、寒热、虚实的结合,在临证上就有八个基本类型:即表寒实证、表寒虚证、表热实证、表热虚证、里寒实证、里寒虚证、里热实证、里热虚证。在这基础上还能化出八个错杂类型:即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表虚里实证、表实里虚证、表里俱寒证、表里俱热证、表里俱虚证、表里俱实证。在里证范围内还有几个复杂类型:即上热下寒证、上寒下热证、上虚下实证、上实下虚证、真、寒假热证、真热假寒证、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以及半表半里证、寒热错杂证、虚中夹实证等。上述变化,有的是常见的,有的比较少见,有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差别,有的虽类似但必须分别。由于辨证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不厌繁琐,再作说明,以便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1.表寒实证:风寒侵犯体表。主证为恶寒、头痛、体痛、脉象浮紧,发热或未发热。

2.表寒虚证:卫气不充。主证为恶风畏寒、易出汗、汗出更冷。

3.表热实证:外感温病初起。主证为恶风或不恶风、发热头痛、自汗或无汗。

4.表热虚证:即阴虚潮热一类。主证为午后肌热、掌心热、自汗出。

5.里寒实证:寒邪直中内脏。主证为腹痛泄泻,严重的四肢厥冷、脉象沉伏。

6.里寒虚证:多由脾肾阳虚引起。主证为气怯疲倦、四肢不温、大便不实、脉象微弱、舌质胖嫩而不红润。

7.里热实证:外邪化热传里。主证为壮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严重的神昏谵语。

8.里热虚证:多由肝肾阴虚引起。主证为掌心热、头晕、口渴、心烦不眠。如果出现潮热,参看表虚证。

9.表寒里热证:外感寒邪,内有郁热。主证为寒热无汗、烦躁。又假寒证怕冷、不欲衣被、烦渴引饮,亦属此类。

10.表热里寒证:寒积于内,热越于外,其热为假热,其寒为真寒。主证为身热不欲去衣被、畏风、泄泻、小溲清长。

11.表虚里实证:多由发汗伤表,邪传于里。主证为汗出恶风、胸痞腹满、噫气、呕恶。

12.表实里虚证:内伤之体,再感外邪;或表证误下,虽伤于里,表邪尚未内陷。主证为寒热、身体疼痛、气怯、脉沉弱。

13.表里俱寒证:寒邪伤表,复中于里。主证为寒热、腹痛、泄泻。

14.表里俱热证:表邪化热传里,发热不退,反而增剧,参看里热实证。

15.表里俱虚证:阴阳两亏。主证为多汗、畏寒、气怯、心悸、脉象结代。

16.表里俱实证:外感寒邪,内停痰饮,或有宿食。主证为寒热、咳喘,或嗳腐、腹胀。又寒邪或热邪酿成的表里俱寒证或表里俱热证,均属此类。

17.上热下寒证:下焦有寒,上焦有热。主证为腹满足冷、口干、胸中烦热。又火不归原,浮越于上,证见足冷目赤、口干咽燥,亦属此类。

18.上寒下热证:丹田有热,膈上有寒饮。主证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觉冷。

19.上虚下实证:浊阴在下,清阳不升。主证为腹满泄泻、头晕目眩。

20.上实下虚证:阳虚于下,痰饮阻上。主证为形寒足冷、尿频、咳嗽、喘促。

21.真寒假热证:参看表热里寒证。

22.真热假寒证:参看表寒里热证。

23.半表半里证:表邪传里而未成里证。主证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24.寒热错杂证:湿热内阻,或内有痰饮,表邪内陷。主证为胸闷、口干不欲饮、小溲短黄,或烦热痞满、呕恶。

25.虚中夹实证:体虚有邪,或邪恋正气渐衰,均属此类。参看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证。

用八纲归纳证候,怎样才能得出诊断结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谦斋有如下观点:①必须把证状联系成为证候群:谦斋认为,单看一个证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一个证状都能在两方面出现。比如,表证有怕冷,里证也有怕冷,虚证有怕冷,实证也有怕冷,寒证也有怕冷,热证同样有怕冷,究竟属于哪一个类型呢?必须结合多种证状来决定,把许多证状加以分析,就其性质上的类同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证候群,才能诊断它是表是里,是虚是实,是寒是热。②必须把类似的证候加以鉴别:谦斋认为,还应该学一学中医对证候的比类。比如发热证,有恶寒发热,有发热不恶寒,有往来寒热,有潮热,有骨蒸,有烦热,有白天发热,有夜间发热等等。分析这些证状的性质,就有表证、里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阴证、阳证等,不加仔细分析,无从作出诊断,必须把几种类似的证状加以比较和区别。③必须得出八纲组合式诊断:谦斋认为,对于任何急性热病和内伤杂证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用这二十五型的方法来诊断。在急性热病方面,例如伤寒初起便是表寒实证;若寒邪化热传里,便是里热实证;若传入半表半里之间,便是半表半里证;及至体力不支,而有泄泻肢冷、烦躁等证,则为里寒虚证或表热里寒证。在内伤杂证方面,比如五更泻是里寒虚证;肺痨是里热虚证;痰饮咳嗽是上实下虚证。以上是八纲的综合运用,临证时可根据这些方法来辨证论治获得疗效。

(参考《中医入门》)

第二节 伤寒俯视图

谦斋早年给弟子讲学,有门人以“《伤寒论》错综变化,殊难领悟”为由,便请秦伯未指点。他出示了《伤寒俯视图》。该文节自日人浅田惟常《伤寒辨要》,经谦斋大手笔之润色,极易传诵,真可谓入门之佳境也。其全文如下:

一、太阳

邪气初犯表,则正气不畅,屈而为恶寒,激而为发热,使血脉动惕逆行,故显脉浮、头痛项强、恶寒等症。此病有二,一则腠理开疏,邪气不内迫,徒泛漫肌肉,故汗出脉浮缓,是为中风。一则腠理紧闭,邪气怫郁,遂迫筋骨,故骨节烦疼,无汗脉浮紧,是为伤寒。中风为散漫之邪,阳浮而阴弱;伤寒为紧缩之邪,脉阴阳俱紧。二者轻重有别,此既表病之大纲,桂枝、麻黄之分野。桂枝之轻,自有阴阳之变化;麻黄之重,亦有阴阳之机变。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朴杏汤、桂枝去芍加苓术汤,则在桂枝之部位,而因项背强,或喘,或小便不利而加减。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则失汗数日,热郁不解,致寒热偏胜如疟,桂枝之力不能及,故借麻黄越婢以逞其势。因证有剧易,而方有紧慢之别也。若多汗,或误汗,邪气不解,大烦渴,脉洪大,及胃气不和谵语者,则入阳明,为白虎调胃承气之所主,是为阳浮之极也。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则过汗伤津,小便难,四肢微急,或气虚上迫胸满,将陷于阴位也。若误汗,烦躁、吐逆、厥冷者,为甘草干姜四逆之所主,是为阴弱之极也。麻黄汤亦然。若邪气郁遏大筋,项背强急者,为葛根汤。若势稍及里,呕逆者,为葛根加半夏汤。若内壅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为葛根芩连汤。邪气迫筋骨,疼痛而喘者,为麻黄汤。若其势剧一等,表热郁极而烦躁者,及邪气不迫筋骨,而沉于肌肉,不能宣达,但身重者,为大青龙汤。若其势逊一等,夹水饮而不解,咳喘者,为小青龙汤。若表既解,而饮热迫肺,汗出而喘者,为麻杏石甘汤。若表不解而热更入里,与水相得烦渴,或下滞为小便不利,上逆为水入则吐者,为五苓散。其不渴者,为茯苓甘草汤。若外已解,而胸满胁痛者,及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者,为小柴胡汤。但热灼膈间,虚烦不得眠,或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者,为栀豉汤。少气者,为甘豉汤。呕者,为姜豉汤。腹满、卧起不安者,为栀朴汤。微烦者,为栀干汤。此皆少阳也。若表邪入里,不恶寒但恶热者,及蒸蒸发热者,为调胃承气汤。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为大小承气汤。若里热散漫,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为白虎人参汤。若里热壅郁血中如狂,少腹急结者,为桃仁承气汤。若蓄血甚,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为抵当汤丸。以上皆属阳明也,是为脉浮紧进于阳位之极矣。若表证兼湿邪,两邪相合,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为桂枝附子汤。若热少湿多,大便硬,小便自利者,为桂附去桂加术汤。若两邪迫于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者,为甘草附子汤。若既无表证,虚寒昼日烦躁,不得眠者,为干姜附子汤。主恶寒者,为芍甘附子汤。主烦躁者,为茯苓四逆汤。主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以上皆属三阴也,是为脉紧陷于阴位之极矣。

二、阳明

实热充斥于表里内外,故外之发热恶热潮热,内之腹满谵语燥屎,所谓胃家实是也。此病有二,一则胃热散漫未结实。其脉洪大或浮滑,腹满身重,谵语遗尿者,为白虎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为白虎人参汤。一则胃热已结实。若胃气不和,恶热心烦,将结实者,为谓胃承气汤。脉滑而疾,谵语发潮热,大便硬未至燥屎,或腹大满不通者,为小承气汤。脉已实大迟,燥屎搏结,手足濈然汗出,身重短气,腹满而喘,谵语如见鬼状者,为大承气汤。若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者,为胃实已极。其脉弦者,精气尚存,宜下之。若脉微涩者,为精气萎缩之候,难治。此皆太阳少阳之邪,渐陷于胃者,其证属缓下之治。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汗多,或腹满痛者,为剧热迅传,势近危恶,与少阴大承气汤同属急下之列,此阳明之正治也。其他表证未解,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为桂枝汤。脉浮无汗而喘者,为麻黄汤。少阳未解,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或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为小柴胡汤。上焦郁热,心中懊憹,舌上苔,胃中空虚者,为栀豉汤。下焦郁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为猪苓汤。热入血室,下血谵语者,为小柴胡汤。热结膀胱,其人善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者,及脉数,消谷喜饥,不大便者,为抵当汤。瘀热在表身黄者,为麻连小豆汤。瘀热在表里间,身黄发热者,为栀柏汤。瘀热在里,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渴引水浆者,为茵陈蒿汤。此阳明之旁证,而皆属热也。若胃中有寒,食谷欲呕者,为吴萸汤。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此亦阳明之旁证,而皆属寒也。若胃中无邪气,汗出,小便自利,大便硬者,为津液内竭,宜以蜜煎、土瓜、猪胆导之。若但汗多,胃中燥而渴欲饮水,小便数,大便硬,无所苦者,宜少少与水以润之。

三、少阳

邪气屯巡在表里之间,不借物而结,但与正气更互分争,留于胸胁而上熏,故以往来寒热,胸胁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本,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标,脉不数不大而弦紧,皆为邪在于表里之征,汗吐下俱禁,为小柴胡汤。若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又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盖其来路必经太阳,而其归路多入阳明。于是太阳未解,微呕,心下支结者为柴胡桂枝汤。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渴而不呕,心烦者,为柴胡桂干汤。其既及于阳明而少阳未解,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呕而下利者,为大柴胡汤。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者,为柴胡加芒硝汤。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者,为柴胡加龙牡汤。其既服柴胡汤已渴者,为属阳明。无大热而烦躁者,为陷阴位,阳明厥阴篇中论柴胡汤者,随处可见,此少阳之要领也。

四、太阴

阴寒盛于里者,其人若感寒邪,则从里化,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腹痛,以理中四逆温其脏也。若始于太阳误下,胃气生寒,表邪陷里,而腹满时痛者,为桂枝加芍药汤。若壅塞痛甚者,为桂枝加大黄汤。若脉浮兼表证者,为桂枝汤。此太阴之要领也。但太阴脾与阳明胃,为寒热表里。阳明篇曰,不能食名中寒,曰欲作固瘕,曰攻其热必哕,曰食谷欲呕,曰饮水则哕,曰寒湿在里,曰欲作谷疸。此皆转系太阴者,可见太阴阳明几乎同局,而虚实一转,相互变也。若此证误以下之,则胃寒益甚,而胸下结硬等变证并至。不但太阴,三阴皆然,当以戒之。

五、少阴

以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里证未具。若发热者,为麻附辛汤。其轻一等,经二三日,自若者,为麻附草汤。若二三日以上,上焦燥热,心中烦,不得卧者,为黄连阿胶汤。若下焦水热相并,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为猪苓汤。若热壅表里间,咳悸、腹痛、泄利下重者,为四逆散。若里实,口燥咽干,或自利清水,心下必痛,或腹胀,不大便者,为大承气汤。此皆阴寒化热之治法也。一则里证已具。若其始无发热,背恶寒,或身体骨节痛,手足寒者,为附子汤。若至四五日,加腹痛下利等里证者,为真武汤。下利滑脱,便脓血者,为桃花汤。虚寒下利甚者,为白通汤。其重一等,厥逆无脉,呕烦者,为白通猪胆汤。下利反少,脉微涩,呕而汗出,或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为四逆汤。其重一等,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者,为通脉四逆汤。若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吴萸汤。此皆表里纯阴、虚寒之治法也。其他如咽痛咽疮诸方,则不过少阴治标之药。如瓜蒂散亦以其证相似,此乃对比之意也。

六、厥阴

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能食,厥热交替为候也。此病有二,一则脏厥。其脉微而厥,甚则肤冷,躁无暂安时者,为脏厥,治法与少阴之极者无异。故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及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者,为四逆汤。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为通脉四逆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吴萸汤。若烦躁有时,得食则呕吐蛔者,为乌梅丸。一则寒化热。盖厥阴者,三阴之极,无有所传。然物极则必变,于是有阴化阳、寒化热之证。如干姜芩连人参汤之于吐下,则未离虚寒也。如白头汤之于下利,渴欲饮水,已专于热也。小柴胡汤之于呕而发热,则专于少阳也。如栀豉汤之于虚烦,则专于上焦也。如白虎汤之于脉滑而厥,则热盛于里也。如小承气汤之于下利谵语,则热实于里也。此皆阴变阳、寒化热之治法也。其他外寒暴迫,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为当归四逆汤。内有久寒者,为当归四逆吴萸汤。胸中有寒饮,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脉乍紧者,为瓜蒂散。心下有水饮,悸而厥者,为茯苓甘草汤。此其旁证也。

谦斋认为,人谓《伤寒论》最难渗透,以余观之,殊近欺人。从医者之于伤寒,其致力每在杂病未究之先,其得心传在杂病悉通之后耳。此非亲历者不知,故既读《内》《难》《伤寒》《金匮》之后,宜阅《巢氏病源》及《千金》《外台》《本事》等书。《病源》引申经意,分门别类,比《内》《难》为易知。苟能熟玩,可明经络之源,达于望闻问切之故。《伤寒》侧重方法,犹之临病之舟辑。《千金》《外台》《本事》等,均属有方之作。苟能漫淫其间,参互考订,徐俟其悟,殆另有一境矣。《内》《难》《伤寒》《金匮》等,犹之筑室者之栋梁。《病源》《千金》《外台》《本事》等,皆其装饰之物,筑室者必先定其栋梁,而后零星小件,逐次装点,不难美轮美奂也。

(参考《医事导游》)

第三节 病因十四纲辨证

“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法则,它的精神实质是理、法、方、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中医治病有其原则性,也有其灵活性,要了解中医一般诊治方法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并在取得疗效后总结出一套规律,必须掌握辨证论治。

过去,对于这重要的大法,未经系统地整理出来,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我们认为是一个缺陷。因此,为学习中医的需要,编写了“病因十四纲辨证”初稿。

在这初稿里,综合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十四纲。每一个纲里又提出了主证和主治、纲与纲之间的联系,也指出了兼证和治法,除扼要的说明外,还附列了常用方剂和药物分类。总的要求是: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执简驭繁,深入浅出。详见表1-1。

表1-1 十四纲要表

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伤人最易,发病最速,又因其善于和其他病因结合,变化亦最多。

凡风邪引起的疾患,无论轻、重、浅、深之别,都属于外因。正因为自外而入,故腠理不密的最易招致风邪,而风邪的治法当以疏散为主。

风证中有称作内风的,系血虚内生之风,与外风的性质根本不同,治法也完全两样。

(一)伤风

【主证】恶风、发热、自汗、头痛头胀、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哑、舌苔薄白、脉象浮缓(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

【辨】风从外来,首先犯表,病在卫分,多见上焦呼吸系统证状,是为风邪发病之最轻浅者。伤风与感冒寒邪在初期极难分清,主要是伤风见恶风、自汗;伤寒则恶寒、无汗。风邪与温病初起的区别,在于口渴与否,即不渴者为风邪,口渴者为温病。

【治法】

1.宣肺辛散法。

2.调和营卫法。

3.固表祛邪法。

【论】肺主皮毛,宣肺则皮毛开而邪从汗解,方如葱豉汤。伤风发表不离辛散,春夏宜偏辛凉,秋冬当偏辛温,可视时气斟酌,但禁忌大剂发汗。

调和营卫是通过加强本身抗邪能力来达到发散风邪的目的,不同于一般发汗剂,方如桂枝汤。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卫气虚弱易感风邪,或风邪稽留不解,可以一面固表,一面祛邪,如玉屏风散。

【歌诀】伤风寒胀流涕咳,身热头痛汗无可;

    宣肺调和固表祛,葱豉桂枝玉屏和。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根据谦斋在《中医入门》中将伤风分轻重两型而编写的。伤风轻者,证见鼻塞声重、头胀流涕、咳嗽;稍重身热头痛、自汗或无汗。为了压仄,以“汗无可”(既可有汗,也可无汗)代替“自汗或无汗”。歌诀最后一句,“葱豉”为葱豉汤,“桂枝”为桂枝汤,“玉屏”为玉屏风散。

【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夹寒,证见恶风畏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多、脉象浮紧等,治以寒邪为主,宜辛温解表,见“寒”纲。

2.风温:风邪兼夹温热之邪,亦称风热,属于外感温病范围,见“火”纲。

3.风火:亦为风邪夹热之一种,但较之风温不同。除风的证状外有明显的内热,甚至有燎原之势,如咽喉红肿疼痛,牙龈肿胀溃脓,目赤多眵,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等,治宜清疏涤热法,方如黄连上清丸。

4.风湿:分两种,一为伤风夹湿,其证寒热、头痛、四肢酸痛、食欲呆钝、小便少、大便溏;一为骨节疼痛的痹证一类,俗称风湿痛。前者宜疏化如藿香正气散,后者宜蠲痹和络如痛风丸。

5.疠风:是一种风毒疠气,见“疫”纲。

(二)中风

【主证】轻者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重者猝然仆倒、语言謇涩、身热、痰涎拽锯、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更重者仆倒后身热、口噤、神昏志乱、四肢俱废、良久不醒。脉见浮弦或浮大、舌苔厚腻。

【辨】中风分真中和类中。真中属于外风,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中络多见肌肤不仁,中经则体重不胜,中腑则不识人、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口吐涎沫。类中由于内因,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发病之急有如中风,但无六经形证。

【治法】

1.搜风涤邪法。

2.疏表攻里法。

3.逐风除痰法。

【论】治真中风初起亦以搜风为主,分辨六经用药,方如小续命汤;兼有里证者表里双解,如防风通圣散。如果一起痰涎壅盛,则宜三生饮逐风除痰,以急救目的用之。亦可先用开窍法,然后按证治疗。

【歌诀】中风麻歪体重着,昏仆肢废謇涎热;

    搜风双解逐风除,续命防通三生解。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根据中风的轻重顺序编纂而成的。中络则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中经则身体重着,半身不遂;中腑则神昏仆倒、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语言謇涩、口吐涎沫、身热。歌诀最后一句,“续命”为小续命汤,“防通”为防风通圣散,“三生”为三生饮。

(三)内风

【主证】头晕、目眩、肢麻、筋惕、肉[插图]、手足震颤抽搐、足痿无力、脉象细弦或虚数。

【辨】内风多起于血虚,除内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软酸、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症。

【治法】

1.养血息风法。

2.滋阴潜阳法。

3.温养肝肾法。

【论】内风无风可散,应以养血为主,血行则风自灭,方如加减复脉汤,进一步滋阴潜阳,如大定风珠。大概肝为刚脏,用药宜柔不宜刚,宜清不宜燥,宜和不宜伐,但有火不归水,虚风上扰,当温养肝肾,例如风痱证用地黄饮子。

【歌诀】内风仆麻抽震颤,肝肾亏虚足痿见;

    养息滋潜温肝肾,加复大定地黄验。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概括了内风的特征:眩晕欲仆、肢麻、抽搐、震颤;以及由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足痿无力,如风痱证。歌诀最后一句,“加复”为加减复脉汤,“大定”为大定风珠,“地黄”为地黄饮子。

【方剂选要】

1.葱豉汤:豆豉、葱白。

2.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4.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菊花、当归、桔梗、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黄、连翘、大黄、葛根。

5.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甘草、姜、枣。

6.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黄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己。

7.小续命汤:防风、麻黄、杏仁、桂枝、白芍、川芎、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姜、枣。

8.防风通圣散:麻黄、石膏、桔梗、黄芩、山栀、荆芥、滑石、白术、陈皮、甘草、川芎、归身、防风、大黄、芒硝、白芍、薄荷、连翘。

9.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

10.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炙甘草。

11.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鳖甲、炙甘草、鸡子黄。

12.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山萸、苁蓉、附子、肉桂、石斛、麦冬、菖蒲、远志、茯苓、五味子。

【药物分类】

1.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2.宣肺:桔梗、蝉衣、牛蒡、杏仁。

3.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4.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5.潜阳息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二、寒

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

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之外,还须注意通阳和回阳。

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证,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

(一)伤寒

【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

【辨】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

【治法】

1.辛温发汗法。

2.生津解肌法。

【论】风寒在肌表,均以汗出为正治,因寒邪性质属阴,主用辛温,方如麻黄汤,与风邪用辛平,风温用辛凉有别。若见项背强[插图]者,为筋失所养,属刚痉,当佐以生津,如葛根汤。

【歌诀】伤寒寒热无汗痛,项强[插图]为刚痉;

    辛温发汗生解肌,方选麻黄葛根用。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指伤寒多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体痛,以及由于筋脉失养而引起的头项强痛,即刚痉。歌诀最后一句,“麻黄”为麻黄汤,“葛根”为葛根汤。

【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和寒邪合并,多从寒化,与伤寒同一治法。

2.寒湿:大多对湿热而言,病属于里,见“湿”纲。又有寒湿流经,实为痹证,方用蠲痹汤。

3.寒包火:即内热而外感寒邪,证见头痛、口干、咳嗽、咽痛、去衣则凛凛、着衣则烦躁,治宜疏表清里,便闭者可兼下法,方如凉膈散。

(二)中寒

【主证】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

【辨】寒中于里,表现为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证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寒则否。

【治法】

1.辛热祛寒法。

2.逐寒通阳法。

3.蠲阴敛阳法。

【论】寒邪犯内,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作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伤于胃而为呃逆、呕吐清水白沫,寒伤于肠而为下利清谷,腹内剧痛腹壁可见状如头足等,另行分别处理。

【歌诀】中寒寒痛末不温,冷涎腹痛泄肠鸣;

    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

    祛寒逐寒蠲阴敛,四逆白通益元用。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证,证见恶寒、遍体疼痛、手足不温、口有冷涎、腹痛、泄泻、肠鸣等。歌诀中间两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收录了中寒的重证,证见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缩、脉伏等危象。歌诀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白通”为白通汤,“益元”为益元汤。

(三)虚寒

【主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

【辨】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但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则多为虚脱证状。

【治法】

1.温中扶脾法。

2.温暖肾命法。

【论】虚寒证当温补阳气,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如附子汤。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应特别重视。

【歌诀】虚寒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

    温中扶脾暖命力,不冷理中温附子。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涵盖了虚寒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诀的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

【方剂选要】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黄芪、当归、赤芍、甘草、姜、枣。

4.凉膈散:薄荷、黄芩、山栀、连翘、大黄、芒硝、甘草。

5.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

6.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

7.益元汤:附子、干姜、艾叶、人参、黄连、知母、麦冬、五味子、甘草、葱白、姜、枣。

8.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

9.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

【药物分类】

1.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2.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萸、丁香、乌药、荜茇、胡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茴香、艾叶。

三、暑

暑为阳邪,指夏季炎热之气,一般以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热伤人,最易耗散气分,消烁津液。

夏令天地郁蒸,湿气亦重,更兼贪风乘凉,多啖生冷,故暑病往往夹风夹湿,处理时不能单顾一面。

夏令受暑即发者,分伤暑和中暑,发于秋季者为伏暑。在暑病中也有极似伤寒的,称作阴暑,可从寒邪治疗,不必拘泥季节。

(一)伤暑

【主证】身热、自汗、烦渴、面垢、倦怠少气、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或虚大而散。

【辨】暑伤气,伤暑之脉多呈虚弱,与伤寒脉紧,热病脉大不同,其证亦多倦怠无神。

【治法】

1.清凉暑热法。

2.生津益气法。

【论】暑热宜清凉,如玉露散,伤气伤津者当以生津益气为急,方如生脉散。

【歌诀】伤暑热汗烦渴倦,昏胀呕恶虚数散;

    清解暑热津益气,玉露散暑生脉散。

【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伤暑证见身热、自汗、烦渴、倦怠、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而散等。最后一句,“玉露”为玉露散,“生脉”为生脉散。

【兼证和治法】

1.暑湿:暑邪夹湿,证见舌苔白腻或微黄、口不甚渴或渴不思饮、脉象濡数,用清暑利湿法,方如桂苓甘露饮。

2.暑风:此证有二,一为暑令伤风,宜清疏和中,方如香薷饮。一为病暑抽风,昏迷不醒,先予苏合香丸急救,再进清暑之剂。

【按】暑证多夹风夹湿,前人有消暑十全饮,即从风、暑、湿三者结合定方,细加分析,不难体会暑邪兼证的治疗大法。

(二)中暑

【主证】猝然仆倒、昏闷不省人事、汗大泄、面赤、身热、妄言谵语、溺赤。

【辨】须与中风猝倒作鉴别,中风四季皆有,并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中暑得于夏天烈日下,醒后无手足偏废现象。阴虚之人,不耐高热,亦易在夏令晕仆,移时即苏,一如常人。

【治法】

1.辛香宣窍法。

2.甘寒清热法。

【论】中暑昏仆以急救为先,可用紫雪丹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方如白虎汤。此证最忌香薷等暑令常用药发散。

【歌诀】中暑猝倒面赤汗,身热尿赤谵狂言;

    辛香宣窍甘寒清,紫雪丹救白虎选。

【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中暑的主证,证见猝然仆倒、面赤、汗大泄、身热、溺赤、妄言谵语等。后一句,“紫雪”为紫雪丹,“白虎”为白虎汤。

(三)伏暑

【主证】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膈烦闷、有汗或无汗、面垢、倦怠、小便短赤、舌腻、脉濡滑数。

【辨】暑邪内伏而发,多夹湿浊,与湿温证有类似地方,参考“火”纲。

【治法】清化中上法。

【论】此证初起,以清化上中二焦为主,方如甘露消毒丹。宜透泄而不宜大汗,清化而不宜滋润,防止正虚邪恋,神昏液涸。

【歌诀】伏暑往来胸膈烦,苔腻短赤汗可倦;

    清化上中宣透泄,不汗不滋甘露丹。

【歌诀解释】前两句,指伏暑证见寒热往来、胸膈烦闷、苔腻、小便短赤、有汗或无汗、倦怠等。后一句,意思是治伏暑宜透泄而不宜大汗,宜清化而不宜滋润,甘露为甘露消毒丹。

【方剂选要】

1.玉露散:石膏、滑石、寒水石、天花粉、甘草。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3.桂苓甘露饮:肉桂、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石膏、滑石、寒水石。

4.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

5.苏合香丸:苏合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荜茇、香附、诃子、犀角(1)、朱砂、熏陆香、冰片、麝香、安息香。

6.消暑十全饮:香薷、扁豆、厚朴、紫苏、白术、赤苓、藿香、木瓜、檀香。

7.紫雪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木香、丁香、甘草、升麻、玄参、朴硝、硝石、朱砂、麝香。

8.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9.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豆蔻、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

【药物分类】

1.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2.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扁豆、竹叶。

四、湿

湿邪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它的性质阴寒凝滞,能郁遏阳气,并阻碍人体气机的流畅。不但弥漫胸腔令人昏闷、呕恶,或浸润肌肉、经络、关节发生沉重、麻木、酸疼,还会停留内脏,生痰积水。

湿从外来者为外湿,从内生者为内湿,内湿和脾脏关系最为密切,凡湿邪内阻能使脾运不健,脾运不健亦能产生湿邪。同时,湿邪能和风、寒、暑邪结合成风湿、寒湿、暑湿等证;也能和不同性质的热邪相结合,成为缠绵难愈的湿热证。

治法,外湿宜汗,内湿轻者宜化,重者宜化兼渗利,既积成水并可攻逐。

(一)伤湿

【主证】鼻塞、头胀如裹、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烦疼或有低热、脉象浮濡、舌苔薄白或腻。

【辨】伤湿亦属外感,与伤风感冒不同之点,在于发热不高或仅下午微热,头重觉胀,很少剧烈疼痛,缺少咳嗽等肺脏见证,多见肠胃方面的口黏、口淡、舌腻、食呆、胸膈痞满等证状。

【治法】

1.苦温辛散法。

2.疏风胜湿法。

【论】治表湿当微汗,忌大发汗,否则湿不尽而阳气反伤,药取苦温辛散,方如神术散。湿恋经络,亦可用风药祛除,方如羌活胜湿汤。

【歌诀】伤湿寒胀关节疼,苔腻微热闷沉重;

    苦温辛散风胜湿,神术散表羌活胜。

【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伤湿的主证,证见鼻塞、头胀如裹、四肢关节烦疼、苔腻,或有低热、胸闷、全身沉重等。后一句,“神术”为神术散,“羌活”为羌活胜湿汤。

(二)停湿

【主证】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口内黏淡、恶心呕吐、嗳气、腹满、大便濡泻、小溲短少、足肿、肢体困倦、口不渴、渴亦不能多饮且喜热饮、脉象濡缓、舌苔白滑浮腻。

【辨】过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损伤脾阳,最易引起内湿,故多见肠胃功能迟钝及气机郁滞现象。临床证状以舌腻、口不作干、胸闷、泛恶、小便不利等最为多见,因为湿属阴邪,很少热证,倘见热证须留意是否湿热同病。

【治法】

1.芳香化湿法。

2.苦温燥湿法。

3.淡渗利湿法。

【论】内湿轻者用芳香化之,方如不换金正气散;重者宜苦温燥之,如平胃散;燥之不去,可用渗利,使从小便排出,前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渗湿汤。

【歌诀】停湿闷腻恶不利,不渴足肿泻嗳气;

    芳化苦燥淡渗湿,不换平胃渗湿利。

【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停湿的主证,证见胸脘痞闷、苔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口不渴、足肿、大便濡泻、嗳气等。后一句,“不换”为不换金正气散,“平胃”为平胃散,“渗湿”为渗湿汤。

【兼证和治法】

1.风湿:见“风”纲。

2.寒湿:湿本阴邪,与寒邪极易结合,在经络为着痹疼痛;在内脏为胃脘痞痛,腹胀、泄泻等。治法不离温化,前者如除湿蠲痹饮,后者如生附除湿汤。

3.暑湿:伤暑夹湿,发于夏季,见“暑”纲。

4.湿热:湿邪和热邪合并发病,见“火”纲。

5.痰湿:积湿生痰,见“痰”纲。

(三)积水

【主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或腹部独大、气喘、心悸、两胁疼痛、小便不利、脉象浮迟或弦紧或沉细。

【辨】肿与胀类似,肿属于水,胀则属气。肿多先起于头面,或先起于足胫,然后全身皆肿;胀则以腹腔为主。水肿按之如糟囊,下陷不起,气胀叩之[插图]然。水肿皮薄明亮,气胀皮色不变。

【治法】

1.发汗消肿法。

2.分消行水法。

3.利气逐水法。

4.温运逐化法。

【论】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腰以上肿宜发汗,方如麻杏苡甘汤;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如小分清饮。上下皆肿则发汗和利小便同用,《内经》称为开鬼门(指汗孔),洁净府(指膀胱),后人也叫上下分消。

腹内积水,实证当予逐化,方如舟车丸;阳虚者当温运,如真武汤。治腹水须健中,脾健则水自消;须宣上,肺畅则水自行;须补火,肾命旺则水自化。因为肺主气,肾命主火,脾主健运化湿,言气而三焦决渎在内,言肾命而膀胱气化亦包括在内了。

【歌诀】积水面身肢腹肿,喘悸不利两胁痛;

发汗分消利气温,麻苡小分舟真用。

【歌诀解释】前两句,涵概了积水的主证,证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腹部独大、气喘、心悸、小便不利、两胁疼痛等。后一句,“麻苡”为麻杏苡甘汤,“小分”为小分清饮,“舟为”舟车丸,“真”为真武汤。

【方剂选要】

1.神术散:苍术、防风、甘草。

2.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

3.不换金正气散:藿香、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甘草。

4.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5.渗湿汤: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泽泻、猪苓、甘草。

6.除湿蠲痹饮:苍术、白术、茯苓、羌活、泽泻、陈皮、甘草、姜汁、竹沥。

7.生附除湿汤:附子、苍术、白术、厚朴、木瓜。

8.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

9.小分清饮:茯苓、泽泻、猪苓、苡仁、枳壳、厚朴。

10.舟车丸:甘遂、大戟、芫花、大黄、轻粉、黑丑、青皮、陈皮、木香、槟榔。

11.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药物分类】

1.化湿:藿香、砂仁、苡仁、佛手、陈皮。

2.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3.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

4.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5.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五、燥

因季节气候干燥而出现枯燥证状,属于外因的燥;由于津液不足和高热以后产生的燥证,则为内因。前者常见于冬秋,故有“秋燥”的名称。

这两种不同原因的燥证,治法亦有出入,在“燥者濡之”的原则下,秋燥兼用疏表,津液不足等但与滋养。

(一)秋燥

【主证】咳呛无痰、咽喉干燥、口唇皮肤不滋润或脱皮及破裂、脉象右手数大。

【辨】秋燥亦为外感之一,病在上焦,以干咳、唇燥等为主证;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同于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节酸疼等的严重。

【治法】辛凉清润法。

【论】外邪当辛散,辛散多发汗劫液,此证既属于燥,只宜清润中佐入辛凉,方如桑杏汤。

【歌诀】秋燥干咳咽唇燥,鼻干微热头胀扰;

    清润之中佐辛凉,右手数大桑杏疗。

【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秋燥主证多见干咳、咽喉干燥、唇燥皲裂、鼻干、微热、头胀等。后一句,“右手数大”指秋燥的脉象,“桑杏”为桑杏汤。

(二)津液枯燥

【主证】干咳或吐黏沫或带血点、消渴、食难下咽、皮肤皱揭、筋急爪枯、下肢痿弱、大便燥结、脉象微细涩小或虚弱浮芤。

【辨】内伤燥证须分三焦,在上属肺,多干咳口干;在中属胃,多消渴,食下噎膈;在下属肠,多大便艰难,也有因脾不能运行津液而大便难者,称为”脾约”。

燥证多形体消瘦,肌肤少泽,如果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为燥伤血脉,与肝病肾阴有关,不能单顾津液一面。

【治法】

1.清燥润肺法。

2.清胃生津法。

3.润肠通幽法。

4.滋燥养营法。

【论】燥在肺宜清燥润上,方如沙参麦冬汤;燥在胃宜清胃生津,如消渴方;燥在肠宜润肠通幽,如五仁丸,也可佐入泻药,如脾约麻仁丸。血虚生燥,病在血脉者宜滋养肝肾,方如滋燥养营汤。

【歌诀】津燥干咳黏口干,消渴噎膈大便难,

    消瘦皮皲筋拘急,爪枯足痿伤血辨;

    清燥润肺胃生津,润肠通幽滋燥营,

    沙参麦冬消渴方,五仁脾麻滋燥营。

【歌诀解释】前四句,是根据十四纲原文中内燥在肺、胃、肠及燥伤肝血肾阴的顺序编纂而成的。证见干咳、吐黏沫、口干、消渴、噎膈、大便艰难、形体消瘦、皮肤皲揭、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后两句,“沙参麦冬”为沙参麦冬汤,“消渴”为消渴方,“五仁”为五仁丸,“脾麻”为脾约麻仁丸,“滋燥营”为滋燥养营汤。

【方剂选要】

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山栀皮、梨皮。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3.消渴方:黄连、生地汁、天花粉、牛乳。

4.五仁丸:柏子仁、松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

5.脾约麻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6.滋燥养营汤:当归、生她、熟地、白芍、甘草、黄芩、秦艽、防风。

【药物分类】

1.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皮、梨皮、枇杷叶。

2.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3.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

六、火

温之甚为热,热之极为火,三者异名同类,只在程度上有差别。一般以温邪属外感,火气属内因,凡是热性证候都称为热。正因为温、热和火性质一致,治疗大法不外清凉一途,但因轻重、表里分出种种法则,用药也十分细致。

不论火证或温热证,发病比较快,变化也比较多,在很短时间内可以酿成燎原之势。同时,火邪和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动血烁阴,阴血津液损伤则火势必然愈炽。故治疗时宜急不宜缓,并宜随时防止伤阴动血,特别对老年、小儿和体质虚弱的患者更宜注意。

(一)实火

【主证】口燥、口疳、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身热、狂躁、吐衄、溺涩、便闭、脉象沉实滑数,舌苔黄腻黄糙或见灰黑、舌质红绛或尖生红刺。

【辨】实火包括实热在内,都属里证。有的因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憹、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凉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有的起于脏腑之火,如醉饱胃火动,恼怒肝火动,房劳肾火动,忧郁心火动等;若以五脏为主,亦称五志之火,如心火的见证为心烦、掌热,肺火为咳血、咽干,肝火为头胀、多怒,脾火为怠惰、嘈杂,肾火为骨弱、尿赤淋浊等。

人身本有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生理违反正常时亦能为害。常见心火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

【治法】

1.苦寒制火法。

2.甘寒清热法。

3.泻下热积法。

4.釜底抽薪法。

5.升阳散火法。

6.清解内热法。

【论】火性炎热,热则须清,火势上升,升则须降,前人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火用苦寒,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用甘寒,如白虎汤;热盛大便闭结者宜凉下,如大承气汤;因便闭于下而火亢于上及有阴液枯涸趋向者,亦用凉下法,称作“釜底抽薪”,也叫“急下存阴”。

火郁于内可用升散,即“火郁发之”的方法,方如升阳散火汤。

脏腑之火,当分别施治,如心火用导赤散;肺火用泻白散;脾火用泻黄散;肝火用泻青丸;肾火用知柏八味丸。又如君火旺用黄连阿胶汤,相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总称为清解内热法。

【歌诀】壮热口渴痞满硬,头胀懊恼咽肿痛,

    渴喜冷饮胸膈烦,小便赤涩便闭停;

    肝火头胀恼怒焦,心火心烦掌心找,

    脾火怠惰嘈杂见,肺火咳血咽干燥,

    肾火淋浊赤骨弱,心烦失眠舌糜晓,

    头胀狂乱胁苦满,梦遗耳鸣面冷脚;

    甘寒泻下苦寒制,抽薪散火内热清,

    白虎大承黄连解;升阳青赤黄白知,

    黄连阿胶龙胆治。

【歌诀解释】前12句,根据实火分为3种编纂而成的。①表邪传里之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憹、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冷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便赤涩、大便闭结等。②五脏之火,肝火为头胀、恼怒焦灼,心火为心烦、掌心热,脾火为怠惰、嘈杂,肺火为咳血、咽干,肾火为尿赤淋浊、骨弱。③君相之火,心头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后3句,“白虎”为白虎汤,“大承”为大承气汤,“黄连”为黄连解毒汤,“升阳”为升阳散火汤,“青”为泻青丸,“赤”为导赤散,“黄”为泻黄散,“白”为泻白散,“知”为知柏地黄丸,“黄连阿胶”为黄连阿胶汤,“龙胆”为龙胆泻肝汤。

【兼证和治法】

1.风火:见“风”纲。

2.寒包火:内脏有热,又受寒邪外束,见“寒”纲。

3.湿火:亦称湿热,湿郁热伏,证见烦闷,小溲短赤,足胫红肿疼痛等,治宜清利,方如胜湿清火汤。

(二)虚火

【主证】潮热、手足心热、面赤足冷、烦渴、盗汗、倦怠、脉象细数或浮数无力。

【辨】虚热、虚火多为血虚、阴虚引起,常发于劳倦困顿之后。虚热发热多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面热、咽痛、齿痛、下肢反冷。

浮阳上越,似火非火,或阴盛格阳,躁热自汗,与一般所说虚火有别。

【治法】

1.滋阴降火法。

2.甘温除热法。

3.引火归原法。

【论】治虚热、虚火均以滋补为基础,

阴虚有热用滋阴降火,方如大补阴丸;气虚有热用甘温除热,如补中益气汤;火浮于上用引火归原,如七味都气丸。

【歌诀】潮热掌心两颧红,咽齿目赤面足冷;

    滋阴甘温火归原,大补益气七味明。

【歌诀解释】前两句,虚热发热多为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咽痛、齿痛、目赤、面热、足冷等。后一句,“大补”为大补阴丸,“益气”为补中益气汤,“七味”为七味都气丸。

(一)温邪

【主证】身热午后热盛、自汗或无汗、头痛、口干、咳嗽、红疹、红斑、神昏、痉厥、便闭或热利。

【辨】诊断温病,必须分清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外感温邪从上焦传中焦再传下焦,并自卫分入气分入营分再入血分,称为“顺传”。在上焦卫分,证见寒热、自汗、咳嗽、口干,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由气入营为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在下焦血分为痉厥抽风等。

也有不循次序,在上焦,即见神昏证状者,称作“逆传”,或一起即见中焦里证,多属“伏气”温病。

【治法】

1.辛凉轻解法。

2.清气透邪法。

3.凉营清心法。

4.清热开窍法。

5.两清气营法。

6.补液息风法。

【论】叶天士曾指出治疗温病的大法:“邪在卫汗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初期在上焦卫分宜辛凉轻解,方如银翘散;入中焦气分宜清凉透邪,如白虎汤;气血两燔则两者兼顾,如玉女煎。

热入营分亦称邪陷心包,轻者凉营清心,方如清营汤;重者清热开窍,如安宫牛黄丸。倘伤血劫液动风,当用滋补镇静,方如大定风珠,温病至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急急填阴塞隙,实质上是一种虚证治法。

【歌诀】寒热自汗口干咳,壮热渴饮二便别,

    红绛烦昏斑疹血,光干抽风又痉厥;

    辛凉清透两清营,凉营开窍滋息风,

    银翘白虎玉女煎,清营安宫大定风。

【歌诀解释】前4句,根据温病分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编串而成的。在上焦卫分为寒热、自汗、口干、咳嗽;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入营为舌质红绛、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口鼻出血;伤阴为舌光干绛、抽风、痉厥等。后两句,“银翘”为银翘散,“白虎”为白虎汤,“玉女”为玉女煎,“清营”为清营汤,“安宫”为安宫牛黄丸,“大定”为大定风珠。

【兼证和治法】

1.风温:亦称风热,温邪之夹风者,证治同外感温病初期。

2.湿温:指温邪夹湿。除一般温热证外,兼见胸闷、恶心、身重疼痛、两足不温,小溲短少、便溏、舌苔厚腻,甚则神识似明似昧、发出白[插图]等。治法宜清热化湿,斟酌孰轻孰重,双方兼顾,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3.温毒:指温邪时毒,证见面赤斑斑如锦纹或头面红肿、目不能开、咽痛、身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治宜清温解毒,方如普济消毒饮。

4.温疫:疫病之热性者,见纲七“疫”。

【方剂选要】

1.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2.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3.大承气汤:大黄、玄明粉、厚朴、枳实。

4.升阳散火汤:柴胡、防风、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生炙甘草。

5.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

6.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7.泻黄散:藿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8.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9.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10.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

1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生地、柴胡、车前、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12.胜湿清火汤:苍白术、茯苓、苡仁、石斛、石膏、知母、猪苓、泽泻、荷叶。

13.大补阴丸: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

14.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15.七味都气丸: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16.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荆芥、豆豉、薄荷、牛蒡、甘草、竹叶。

17.玉女煎: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

18.清营汤:玄参心、莲子心、卷心竹叶、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

19.安宫牛黄丸:牛黄、犀角、郁金、黄连、朱砂、冰片、麝香、珍珠、山栀、黄芩、雄黄、金箔。

20.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鳖甲、牡蛎、麦冬、五味子、甘草、鸡子黄。

21.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蔻仁、竹叶、厚朴、苡仁、半夏。

22.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川贝、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23.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升麻、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

【药物分类】

1.清实火: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芦荟、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丹皮。

2.清虚热: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茅根、瓜蒌皮。

3.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

4.解热毒: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黄、山豆根。

七、疫

疫指秽浊不正之气,四时皆有,夏秋为多,感受后迅速发病。疫证与一般感冒特异的地方,一为疫邪不分老幼,延门阖户互相传染,势急严重,一为感冒由表传里,疫邪由口鼻吸受直入中焦。所以治疗疫证不是单纯的汗法能解,必须从中透泄,表里分消。

疠是毒风,瘴是山岚毒气,虽不同于疫邪,亦为传染病一类,故附于此。

(一)瘟疫

【主证】身热背微恶寒、头晕作胀、呕恶、烦闷、手指酸麻、足胫逆冷、口臭、咽痛、发狂、发疹、发黄、舌苔白腻或黄垢、脉象右盛于左。

【辨】疫分温疫、寒疫、湿疫等,一般以温疫为多,因夹秽浊之气,常见湿热郁伏现象,一起即有表证和里证。但也有传变,吴又可曾辨别与伤寒证相反者十一项,显然易见的如瘟疫脉不沉不伏,中取乃见;舌必有苔,初起白后转黄,甚则焦黑起芒刺。

【治法】

1.辛香透邪法。

2.清热解毒法。

3.表里双解法。

4.透达募原法。

【论】表重于里者宜辛香透邪,方如清热解毒饮;里重于表者宜清毒降火,如清瘟败毒饮,表里俱盛者当兼顾,如双解散。湿浊极重者宜募原透达,募原指上焦膈膜,通于少阳肌腠,方如达原饮。

治疫邪不能一发便尽,有的得汗热除,一二日复热,有的得下里和,二三天再见表热,也有表和又见里证的,总之邪气内伏,屡夺屡发。尤其传变迅速如疫疹一类,应参阅温热治法,善于掌握清散、下夺、救液等法则。

【歌诀】寒热头胀呕闷麻,足冷咽痛狂疹发;

    香透清解双解原,清解败毒双解达。

【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瘟疫的主证,证见身热背微恶寒、头晕作胀、呕恶烦闷、手指酸麻、足胫逆冷、咽痛、发狂、发疹等。后一句,“清解”为清热解毒饮,“败毒”为清瘟败毒饮,“双解”为双解散,“达”为达原饮。

(二)疠风

【主证】颜面紫泡、眉毛脱落、肌肤麻木、遍体如癣,严重的鼻坏、指脱、声哑、目盲。

【辨】疠风乃一种风毒厉气,浸淫在脏腑、骨髓、经络、肢节,能使恶血凝滞,组织破坏。前人以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足底痛者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害者毒在心。

【治法】

1.活血追风法。

2.发汗消风法。

3.上下排毒法。

【论】此证必须内通脏腑,外达经络,养营益卫,补正逐邪,一般以活血追风为主,方如换肌散;体弱者照顾本元,如补气养营汤。

初起亦可用汗法,方如磨风散。

治疠风还当分上下,病在上身者如醉仙丹,在下身者如再造散。同时,燥热之药不宜多用,防止耗伤肝血。

【歌诀】紫泡目盲癣眉足,鼻坏指脱声哑木;

    活追汗消上下排,换肌磨风仙造服。

【歌诀解释】前两句,根据疠风的表现分属于五脏而编写的。面发紫泡毒在肝,目盲者毒在心,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眉毛脱落者毒在肺,足底痛者毒在肾,甚则鼻坏、指脱、声哑、肌麻。后一句,“换肌”为换肌散,“磨风”为磨风散,“仙”为醉仙丹,“造”为再造散。

(三)瘴毒

【主证】头晕昏闷、胸膈饱满、烦躁、痰涎壅塞。

【辨】山岚瘴雾毒气,触犯后骤然发病。受湿易汗,与伤寒大异。

【治法】辟秽化浊法。

【论】此证亦口鼻吸受,直犯中焦,宜着重脾胃清化湿热,方如藿香正气散。

【歌诀】瘴毒头晕昏闷见,胸满烦躁壅痰涎;

    直犯中焦辟化浊,方选藿香正气散。

【歌诀解释】前两句,指瘴毒之昏热迷闷、胸膈饱满、烦躁、痰涎壅塞等,方用藿香正气散。

【方剂选要】

1.清热解毒散:羌活、白芍、人参、石膏、黄芩、知母、升麻、葛根、甘草、黄连、生地。

2.清瘟败毒饮:石膏、生地、犀角、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

3.双解散:荆芥、防风、山栀、黄芩、当归、白芍、桔梗、甘草、麻黄、薄荷、川芎、连翘、石膏、滑石、白术。

4.达原饮:黄芩、白芍、厚朴、草果、知母、甘草、槟榔、姜、枣。

5.换肌散:乌梢蛇、白花蛇、地龙、细辛、木鳖子、白芷、当归、赤芍、蔓荆子、天麻、威灵仙、荆芥、不灰木、丹参、沙参、苦参、川芎、天冬、木贼草、首乌、菖蒲、苍术、白蒺藜、甘草、麻仁、草乌、菊花。

6.补气养营汤:升麻、桔梗、连翘、生地、黄连、黄芩、地龙、黄芪、当归、人参、豆蔻、苏木、全蝎、甘草。

7.磨风散:豨莶草、麻黄、荆芥、牛蒡、苍耳子、当归、川芎、蔓荆子、防风、车前子、威灵仙、羌活、独活、天麻、首乌、细辛。

8.醉仙丹:苦参、牛蒡、枸杞子、麻仁、蔓荆子、防风、白蒺藜、天花粉。

9.再造散:大黄、皂角、郁金、白丑。

10.藿香正气散:藿香、厚朴、大腹皮、茯苓、白芷、紫苏、陈皮、桔梗、苍术、半夏曲、甘草。

【药物分类】

1.辟疫:雄黄、苍术、槟榔、朱砂。

2.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七、痰

痰和饮都为水湿所化,痰浓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但已经化为痰和饮后,性质皆不同于水湿。能浸润脏腑,流窜经络,不仅局部发病,亦能使全身发生病变,不仅是新病,亦能成为痼疾。

痰和饮与肺脾关系最密切,并对气分影响最大,所以治痰大法,不离宣肺、健脾、温脾。因为肺主气,脾主湿,气行则痰自去,湿化则痰自不生,前人所说“见痰休治痰”,便是指行气、化湿等根本治疗。

(一)痰浊

【主证】咳嗽吐痰、呕恶、胸膈痞闷、头眩晕仆、四肢麻痹、癫痫痴呆、脉象或弦或滑。

【辨】肺有痰则气不降而咳嗽,胃有痰则清阳不升而眩晕,痰注经络则麻痹,痰阻胸膈则痞闷、呕恶,痴痫。由于痰的形成为水湿,故部分证状与水湿证相近。

【治法】

1.温化湿痰法。

2.宣肺化痰法。

3.清化痰热法。

4.化痰活络法。

5.涤痰开窍法。

6.攻泻顽痰法。

【论】单纯化痰,以温化中焦为主,方如二陈汤。如果外感咳嗽则注重在肺,用宣肺化痰法,方如杏苏散。燥热或肺阴不充者宜清肺化痰,如清气化痰丸。

痰在经络用化痰活络法,方如指迷茯苓丸。因痰成痫用涤痰开窍法,如牛黄丸。一切顽痰水饮内积,可用攻下,如控涎丹、礞石滚痰丸,但体弱者当谨慎。

【歌诀】肺咳胃眩经麻痹,胸膈痞闷呕恶痴;

    温湿宣化清化痰,活络涤痰泻顽痰;

    二陈杏苏清化痰,指迷牛黄控礞丸。

【歌诀解释】前两句,根据痰在肺、胃、经络、胸膈的顺序编纂而成的。其证见咳嗽、眩晕、麻痹、胸膈痞闷、呕恶、痴痫等。后一句,“二陈”为二陈汤,“杏苏”为杏苏散,“清化”为清气化痰丸,“指迷”为指迷茯苓丸,“牛黄”为牛黄丸,“控”为控涎丹,“礞”为礞石滚痰丸。

【兼证和治法】

1.风痰:痰多薄白夹有泡沫,多系风邪引起,治同伤风。也有内风夹痰者多见眩晕证状,宜息风化痰,方如防风丸。

2.寒痰:因寒邪引起者属外感,宜宣肺。若阳虚而多痰者常见于老年人,宜温中,方如温胃化痰丸。

3.湿痰:湿浊不化,蕴积成痰,痰和湿俱重,常伴胸闷、泛恶、食呆、小便短少等,治宜和胃化浊,方如二术二陈汤。

4.热痰:痰浊夹热,亦称痰火,痰经火炼,黏稠咯吐不爽,治宜清化,方如清气化痰丸。

(二)痰核

【主证】皮里膜外结核,皮色不变,坚硬不痛或按之微痛,多生颈侧,亦生腋下或鼠蹊部。

【辨】多由肝经气火夹痰凝结,或一枚或数枚联缀,其部位不离肝胆两经,亦能破溃,并可延成虚劳,与肿疡完全不同。

【治法】软坚消痰法。

【论】初起宜内消法,方如海带丸、夏枯草膏。延成虚损当从虚劳治疗。此证亦属外科范围,可结合敷贴等外治法。疗。此证亦属外科范围,可结合敷贴等外治法。

【歌诀】痰核颈腋腹股沟,软消海带夏膏投。

【歌诀解释】前一句,痰核多生颈侧、腋下或腹股沟;后一句,“海带”为海带丸,“夏膏”为夏枯草膏。

(三)痰饮

【主证】咳嗽、气喘、痰多稀薄或吐白沫、咯出较舒、恶寒背部尤甚、目眩、不能平卧、胁痛、浮肿。

【辨】平时多痰,春夏较轻,秋冬加剧,常见于老年阳虚之体,不同于一般咳嗽和哮喘。主要是痰饮多宿疾,一般咳嗽为新病,痰饮为本虚标实,哮喘则多实证。

【治法】

1.温化痰饮法。

2.泻下水饮法。

【论】痰饮为阴邪,治以温化脾肾为主,方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痰多壅塞者可结合三子养亲汤治标。倘因外邪引起宿饮,表里同病,参入温散法,方如小青龙汤。必要时亦可用泻剂,方如葶苈大枣汤、十枣汤。但本病的治疗重在脾肾而不在肺,重在温化而不在攻逐,虽有泻法,不宜常用,用后仍仗温化调养。

【歌诀】痰饮咳喘痰稀泡,背寒眩胁浮肿晓;

    温化蠲饮泻下水,苓金三青葶十枣。

【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痰饮的主证,证见咳嗽、气喘、痰多稀薄、兼夹泡沫、背部恶寒、目眩、胁痛、浮肿等。后一句,“苓”为苓桂术甘汤,“金”为金匮肾气丸,“三”为三子养亲汤,“青”为小青龙汤,“葶”为葶苈大枣汤,“十枣”为十枣汤。

【方剂选要】

1.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2.杏苏散:杏仁、紫苏、桔梗、枳壳、前胡、半夏、陈皮、甘草、茯苓。

3.清气化痰丸:杏仁、瓜蒌、枳实、半夏、胆星、陈皮、黄芩、茯苓、姜汁。

4.指迷茯苓丸:半夏曲、茯苓、枳壳、风硝。

5.牛黄丸:胆星、全蝎、蝉衣、牛黄、白附子、僵蚕、防风、天麻、麝香。

6.控涎丹:甘逐、大戟、白芥子。

7.礞石滚痰丸: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

8.防风丸,:防风、川芎、天麻、甘草。

9.温胃化痰丸:白术、干姜、半夏、陈皮。

10.二术二陈汤:苍术、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11.清气化痰丸:蒌仁、陈皮、半夏、杏仁、黄芩、枳壳、茯苓、胆南星。

12.海带丸:海带、青皮、陈皮、贝母。

13.夏枯草膏:夏枯草、当归、白芍、玄参、乌药、象贝、僵蚕、昆布、桔梗、陈皮、川芎、甘草、香附、红花。

14.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5.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茯苓、丹皮、泽泻。

16.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17.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

18.葶苈大枣汤:葶苈子、大枣。

19.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大枣。

【药物分类】

1.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海浮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2.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3.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八、食

饮食为营养的根本。这里所说的食是以饮食不节而引起的以胃肠病为主的证候,也包括了食欲不振和不正常的食欲亢进等证候。

伤食多属于暂时性的,一般用消导和胃法,但也有因内脏虚弱而消化不良者,应当从根本解决,不能专用消导一法,尤其因此而引起的虚弱证候,更不能固执伤食一面着想。

(一)伤食

【主证】见食厌恶、呕恶、嗳噫腐败气味、胸脘饱闷、腹胀或痛、便秘或泄泻,重者引起发热、舌苔厚腻。

【论】这是伤食的一般证状,与饱食辄嗳、多食即胀或能食便溏、不饥、不食等属于脾胃阴阳偏虚者有别。因伤食引起的发热,亦无外感寒热的头痛不休,一身疼痛等现象。

【治法】

1.消导和胃法。

2.攻下食积法。

3.消补兼施法。

4.分消酒湿法。

【论】伤食即吐者,吐后便觉爽朗,不吐而停留中脘,痞满不舒,宜用和胃消导,方如保和丸。在肠而泻利臭秽,仍用消化导滞。倘便闭,腹胀作痛,便当攻下,如小承气汤。所以消导食滞,必须分辨中下二焦,消导是原则,当下不当下又当视病情决定。

消化力薄弱,食后积滞,宜消补兼施法,方如枳术丸、健脾丸。

有饮酒过度、呕吐、头痛、小便不利,宜分消湿热,方如葛花解酲汤。

【歌诀】伤食厌呕嗳腐闷,厚腻秘泻腹胀痛;

    消和攻积兼施分,保和小承术健酲。

【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伤食的主证,证见厌食、呕恶、嗳腐、胸脘饱闷、苔厚腻、便秘或泄泻、腹胀或痛等。后一句,“保和”为保和丸,“小承”为小承气汤,“术”为枳术丸,“健”为健脾丸,“酲”为葛花解酲汤。

【兼证和治法】

1.食夹痰:多由消化不良引起,以小儿为多见,治宜消食化痰佐以润下,防止厥逆,方如栝蒌丸。

2.寒夹食:即寒食交阻,可于消导法中加入疏散之品。

(二)不食

【主证】不饥、不思食、口淡无味或食后痞结嗳气,或稍进油腻即泻、精神困倦、脉象濡缓。

【辨】食欲不振,见食厌恶,常见于一般疾病。倘然单纯由于脾胃薄弱引起,当分脾阳虚和胃阴虚,胃阴虚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饱嗳,多食不化。还要分脾强胃弱或胃强脾弱,前者知饥而食少,后者能食而艰化,

【治法】

1.温中健运法。

2.养胃和中法。

【论】脾胃薄弱,不能再用消导克伐。脾阳不足当温中健运,方如八味理中丸,胃阴伤者宜养胃和中,如安胃饮。

【歌诀】胃阴口干饮食呆,胃痛多胀消噎辨;

    脾阳虚食少溏艰,食后嗳频稀薄便;

    养胃和中温中健,安胃八味理中丸。

【歌诀解释】前4句,根据脾阳虚和胃阴虚的证候编写的。胃阴虚多见口干、饮食呆钝、胃痛、小食则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脾阳虚则食少、便溏、食后艰化、食后嗳气频作、大便稀薄等。后一句,“安胃”为安胃饮,“八味理中”为八味理中丸。

(三)消食

【主证】口渴、能食善饥、形体消瘦、便秘、溺赤。

【辨】消食为三消中的中消证,虽有口渴证状,无饮一溲二等特殊情况。

【治法】

1.清胃泻火法。

2.滋养胃津法。

【论】中消证皆从火治,特别是消食属于中焦,胃火亢盛宜泻,方如泻黄汤。兼见津液不足者宜滋,如黄连猪肚丸。

【歌诀】消食渴瘦便秘赤,中消饮一无二知;

    清胃泻火养胃津,泻黄黄连猪肚治。

【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消食多见口渴、能食善饥、形瘦、便秘、溺赤,虽有口渴证状,无饮一溲二情况。后一句,“泻黄”为泻黄散,“黄连猪肚”为黄连猪肚丸。

【方剂选要】

1.保和丸: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茯苓、连翘、半夏。

2.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3.枳术丸:白术、枳实。

4.健脾丸:人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枳实、神曲。

5.葛花解酲汤:葛花、豆蔻、砂仁、木香、青皮、陈皮、人参、白术、茯苓、神曲、干姜、猪苓、泽泻。

6.栝蒌丸:蒌仁、半夏、山楂、神曲。

7.八味理中丸:,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茯苓、麦芽、神曲、砂仁。

8.安胃饮:石斛、黄芩、泽泻、木通、陈皮、山楂、麦芽。

9.泻黄汤:防风、藿香、山栀、石膏、甘草。

10.黄连猪肚丸:黄连、天花粉、麦冬、知母、茯神、米粉、猪肚。

【药物分类】

1.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芽、稻芽、莱菔子、枳实。

2.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3.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4.醒酒:枳椇子、葛花。

九、虫

虫病多见于小儿,以饮食肥甘不节,生冷失宜,中气虚弱,湿热不化为其主要原因。

虫的种类甚多,一般多指肠寄生虫中的蛔虫、蛲虫、绦虫等。治疗以杀虫为主,但除直接杀虫外还可用间接杀虫剂。

痨瘵由于肺脏有虫,称为痨虫,证治均不相同。

(一)虫痛

【主证】腹痛、心嘈、呕吐涎沫、唇内有红白点、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或嗜食泥、炭、纸、米、茶叶、姜、椒等物,形瘦、梦中咬牙、肛门瘙痒、大便内有虫排出。

【辨】虫腹痛的特征,其痛阵作,痛时剧烈,兼见面色或青或红,脉来忽大忽小,痛止便能进食。

【治法】

1.杀虫清肠法。

2.引诱杀虫法。

3.酸苦制虫法。

4.理中安蛔法。

5.消磨虫积法。

【论】一般虫痛均用杀虫剂直接消灭,并使虫体排出体外,方如化虫丸。或于杀虫剂内投其所好,诱而杀之,如使君子丸。

虫性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得酸则伏,得辛则止,故亦可用酸苦辛味杂合来治,便是制伏法,方如乌梅丸。

脾胃虚弱者,用理中安蛔法,方如安蛔汤。虫积日久,腹坚胀满,用消磨虫积法,如追虫丸。虫病可以引起贫血等证候,有时要预先改善证状然后杀虫,或杀虫后继续调养,随证斟酌。

【歌诀】虫痛阵剧肛唇牙,杀引酸苦理磨法;

    化虫使君乌梅丸,安蛔汤选追虫下。

【歌诀解释】前一句,虫腹痛的特征,呈阵发性剧痛,兼见肛门瘙痒,唇内有红白点,梦中咬牙等。后两句,“化虫”为化虫丸,“使君”为使君子丸,“乌梅”为乌梅丸,“安蛔”为安蛔汤,“追虫”为追虫丸。

(二)痨虫

【主证】咳嗽、咯血、失音、气促、骨蒸、盗汗、大便不实,形成痨瘵。

【辨】前人称作传尸痨,死后能传染,与虚劳相似。其特征为干咳失音,日晡潮热,两颧如妆,阴虚多,阳虚现象少。

【治法】补虚杀虫法。

【论】精血内伤,必须补虚以复其真元,同时用杀虫以绝其本,方如月华丸。

【歌诀】干咳失音潮颧红,补虚杀虫月华用。

【歌诀解释】前一句,痨虫的特征为干咳失音,日晡潮热,两颧如妆等。后一句,“月华”为月华丸。

【方剂选要】

1.化虫丸:鹤虱、苦楝根、槟榔、芜荑、使君子、枯矾。

2.使君子丸:使君子、南星、槟榔,喜食生米用麦芽炒,喜食茶叶用茶叶炒,喜食炭土用炭土炒,取药为末,蜜丸砂糖汤下。

3.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人参、附子、黄柏、黄连、干姜、川椒、当归。

4.安蛔汤:党参、白术、茯苓、炮姜、川椒、乌梅。

5.追虫丸:黑丑、槟榔、雷丸、木香、茵陈、皂角、苦楝根。

6.月华丸:天麦冬、生熟地、沙参、川贝、阿胶、山药、百部、茯苓、獭肝、三七。

【药物分类】

1.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黄、獭肝。

2.制虫:黄连、黄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十一、精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属于阴,与血并称,与骨髓和脑力有密切关系,精虚者气亦衰,故精和气又互相结合。

精虚之证,多由性欲不节或长期遗泄所致,治宜厚味滋补,佐以固摄。前人所谓“肾主蛰,封藏之本”,又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一)精不足

【主证】眩晕、耳鸣、齿浮动摇、腰酸、足胫无力、阳痿、早泄、脉象虚弱或见微涩。

【辨】与血虚证类似,但血虚重在肝,此则主要在肾,肾司藏精,为水火之窟,故性欲特别衰退,兼见形寒和气短等阳虚及肾不纳气现象。

【治法】

1.滋填肾阴法。

2.温养壮阳法。

【论】补精多取厚味滋填,方如斑龙二至百补丸。精虚连及阳气亦衰者,宜温养壮阳,如鹿茸大补汤。壮阳必须建立在滋阴的基础上,否则火旺烁阴,精气更伤。

【歌诀】精亏眩鸣齿腰足,阳早形寒气短促;

    滋填肾精养壮阳,斑龙二百鹿大补。

【歌诀解释】前两句,概括了肾精不足的主证,证见眩晕、耳鸣、齿浮动摇、腰酸、足胫无力、阳痿、早泄,兼见形寒、气短喘促等阳虚及肾不纳气现象。最后一句,“斑龙二百”为斑龙二至百补丸,“鹿大补”为鹿茸大补丸。

(二)精关不固

【主证】梦遗、滑泄、早泄、见色流精或尿后流出精液。

【辨】精关不固多指遗精而言,但其原因不尽属虚,君相火旺亦能扰动精关,当据脉证诊断。大概有梦遗泄,脉象弦数,多为火旺属实;无梦自遗,脉象细弱,多为阴亏属虚。

【治法】

1.固涩精关法。

2.滋肾固摄法。

3.清降相火法。

【论】治遗泄以固涩为主,方如金锁固精丸,亦应顾及真阴,故应以滋肾固摄为正治,如加减六味丸。相火偏旺者清火为要,同样不离开滋阴,如知柏八味丸。

【歌诀】遗滑早泄尿后流,弦数细弱梦无有;

    固关滋固清降相,金锁加六知柏求。

【歌诀解释】前两句,指精关不固的主证多见梦遗、滑精、早泄、尿后夹精,有梦遗泄,脉多弦数,无梦自遗,脉象细弱等。后一句,“金锁”为金锁固精丸,“加六”为加减六味丸,“知柏”为知柏地黄丸。

【方剂选要】

1.斑龙二至百补丸:鹿角胶、黄精、枸杞子、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天麦冬、牛膝、楮实、龙眼肉、鹿角霜、人参、黄芪、茯苓、生地、山萸、五味子、知母、山药、芡实。

2.鹿茸大补汤:鹿茸、苁蓉、杜仲、人参、白术、肉桂、附子、白芍、半夏、五味子、当归、熟地、黄芪、茯苓、甘草。

3.金锁固精丸:芡实、莲须、沙苑子、龙骨、牡蛎、莲肉。

4.加减六味丸:地黄、茯苓、丹皮、山萸、山药、莲须、芡实、菟丝子、牡蛎、泽泻、五味子。

5.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药、山萸、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

【药物分类】

1.益精:黄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子、鱼鳔胶、紫河车、补骨脂。

2.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3.壮阳:鹿茸、枸杞子、阳起石、韭子、海狗肾、淫羊藿、巴戟天、蛇床子。

 十二、神

人身思虑、行动,都由神主宰。疲劳过度,七情刺激,及外邪的侵袭,均能影响神的正常活动,甚至昏乱狂妄。神藏于心,凡神识病无不涉及心脏。但欲使神能镇静,必须除去所以激动神志的因素,并从整体出发调养心脏,不是专靠安神剂所能奏效。

(一)神虚

【主证】惊惕、心悸怔忡、恍惚慌乱、夜不安寐、郑声、健忘、思考力衰退、脉象沉细或见结代。

【辨】心生血而藏神,神虚之证,其血必虚。内心先存恐惧,不待外来刺激便有惊惕,并且不同于昏乱,相反地感觉特别灵敏。

【治法】

1.养血安神法。

2.镇静心神法。

3.交通心肾法。

【论】血虚则神不安,神不安则心火易亢,故安神多兼养血,佐以清火,方如天王补心丹。也有专取镇静的,如镇心丹。或取水火既济,如交泰丸。

【歌诀】惊悸怔恍失眠健,郑声结代思考减;

    养血镇心通心肾,天王镇心交泰丸。

【歌诀解释】前两句,归纳了神虚的主证,证见惊惕、心悸、怔忡、恍惚、失眠、健忘、郑声、思考力衰退、脉结代等。后一句,“天王”为天王补心丹,“镇心”为镇心丹,“交泰”为交泰丸。

(二)神乱

【主证】癫痫、神志香迷、妄狂谵语、不避亲疏、歌哭无常、失其常态。

【辨】此症多由风痰或邪热促使神识不清,与本身虚弱有别,故为昏乱迷糊,或狂妄暴动,除癫、狂和痫证外,常见于伤寒、温病化火,热入心包。

【治法】

1.化痰宁神法。

2.泄浊开窍法。

3.泻火镇心法。

4.清营泄热法。

【论】神志昏乱的表现,有阳证和阴证,阳证多火邪,阴证多痰湿蒙蔽。化痰法常用于中风昏仆,方如追风祛痰丸。化浊法常用于中恶昏迷,如玉枢丹。心肝火旺,发狂躁乱,用泻火法,方如牛黄泻心汤。

急性热性病传变中,往往发生神昏证状,多系热陷心包,宜紫雪丹等急救。

【歌诀】神乱痰热分阴阳,神昏谵语癫痫狂;

    化 痰清营泄浊火,追痰紫雪枢牛黄。

【歌诀解释】前两句,将神乱分为阳证和阴证。阳证多火邪,阴证多痰湿蒙蔽,证见神志昏迷、狂妄谵语、癫、痫和狂证等。后一句,“追痰”为追风祛痰丸,“紫雪”为紫雪丹,“枢”为玉枢丹,“牛黄”为牛黄泻心汤。

【方剂选要】

1.天王补心丹:党参、茯神、柏子仁、远志、天冬、麦冬、丹参、桔梗、五味子、玄参、生地、枣仁、当归、朱砂。

2.镇心丹:辰砂、龙齿。

3.交泰丸:黄连、肉桂。

4.追风祛痰丸:半夏、南星、防风、天麻、僵蚕、白附子、皂角、全蝎、枯矾、木香、姜汁。

5.玉枢丹:麝香、朱砂、雄黄、大戟、千金子、五倍子、山慈菇。

6.牛黄泻心汤:牛黄、大黄、冰片、朱砂、姜汁。

7.紫雪丹:犀角、寒水石、麝香、滑石、芒硝、磁石、木香、银硝、丁香、朱砂、石膏、升麻、沉香、玄参、甘草、羚羊角。

【药物分类】

1.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种、朱砂、金箔、灯心、铁粉。

2.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十三、气

人体内气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根本在肾而统于肺脾,在表则护卫皮毛,充实腠理,使人具有抗邪能力;在内则导行血脉,升降阴阳,周流一身。脏腑的相生相养,正常的生理活动,均靠气的运行不息。

凡是七情和冷热等刺激,均能影响到气而发生病变,故不论外感、内伤都有气的病理现象;因而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说法。主要是:气充则强,气少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病。为此,治疗上有补气、升气、行气、降气等多种法则,又因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气分不和可以影响血分,尤其是气机障碍能引起水湿痰浊等疾患,故治血病、水湿痰疾,常与气分药结合使用。

(一)气虚

【主证】言语音低、呼吸短促或微弱、神疲肢倦、懒于行动、自汗、胸闷、脱肛、滑泄不止、易于感冒及失血。

【辨】气虚即少气,卫气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宗气不足常见胸闷气促音低,中气下陷多为脱肛久泻不止,也有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慎勿误作实证。

气属阳,故气虚亦称阳虚。但一般所说气虚以肺脾为主,阳虚着重在命门,多神衰形寒,四肢清冷,二便不禁,阳痿精冷等,与气虚有别。

【治法】

1.益气固表法。

2.培养中气法。

3.升举气陷法。

4.温养命火法。

5.峻补下元法。

【论】虚则补之,补卫气、祛外邪,方如玉屏风散。补中气,助健运,方如四君子汤。升提中气下陷,方如补中益气汤。肺主卫气,脾主中气,凡固表补中,不离肺脾。阳虚以温补命门为主,方如参附汤,精血俱虚当峻补,如参茸卫生丸。

【歌诀】宗闷气促音低冒,脱肛久泻痞胀劳;

    固表培中举气陷,玉屏四君补中晓。

    阳虚形寒肢冷清,神衰不禁痿精冷;

    温养命火补下元,参附参茸卫生用。

【歌诀解释】前两句,根据气虚分为宗气虚、卫气虚、中气下陷的顺序编纂而成的。宗气虚常见胸闷气促音低,卫气虚易于感冒,中气下陷多为脱肛、久泻不止及痞满胀滞、精神疲劳等。第4句,“玉屏”为玉屏风散,“四君”为四君子汤,“补中”为补中益气汤。第5句,指命门阳虚,证见形寒、四肢清冷、神衰、二便不禁、阳痿精冷等。最后一句,“参附”为参附汤,“参茸卫生”为参茸卫生丸。

【兼证和治法】

气血两虚:证见气虚又兼血虚,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等,两者并治,方如八珍汤。

(二)郁气

【主证】忧郁寡欢、不思饮食、咽喉堵塞、呼吸困难、胸部痞满、胁痛腹胀、得嗳气或矢气较舒、脉象沉弦或细弦紧。

【辨】气郁即气滞,亦即气分不能流畅,最易引起脏腑功能障碍。但须视其部位而定。膹郁咳喘多滞于肺,脘痞食呆滞于胃,腹胀致痛,频转矢气,多滞于肠,又如滞于肝则胁痛滞于肾则腰痛。

【治法】

1.宽胸舒气法。

2.理气和中法。

3.通畅三焦法。

4.疏肝调气法。

【论】气不流畅,治宜疏利。利喉头气结,方如半夏厚朴汤。利胸膈气郁,如四磨饮。利脘腹气胀,如越鞠丸。统治三焦气滞,如木香顺气汤。

气郁证以肝气最为多见,因肝藏血而其用为气,肝属木易于克土,故疏肝多兼顾血分或脾胃,方如解肝煎、逍遥散。但疏气之药大半香燥,久用能耗气伤血,阴虚证尤当留意。

【歌诀】胸闷咳喘嗳痞少,腹胀矢气胁痛腰;

    宽胸舒气理和中,通畅三焦疏肝调;

    半厚四磨越鞠丸,木香顺气解肝遥。

【歌诀解释】前两句,根据气郁于肺、胃、肠、肝、肾的顺序编纂而成的。如胸闷咳喘多滞于肺,嗳气脘痞食少多滞于胃,腹胀攻痛、频转矢气,多滞于肠,滞于肝则胁痛,滞于肾则腰痛。后两句,“半夏”为半夏厚朴汤,“四磨”为四磨饮子,“越鞠”为越鞠丸,“木香顺气”为木香顺气汤,“解肝”为解肝煎,“遥”为逍遥散。

(三)气逆

【主证】咳喘上气、呼多吸少、噎膈食不能下或觉有气自腹上冲。

【辨】肺气不降则咳喘吸少,胃气不降则噎膈反胃,肝气上逆则有气自腹上升,胸闷欲绝。气逆各有其因,或由痰阻,或由胃寒积饮,多为实证,也有肾不纳气,喘息汗出,小便不禁,须防虚脱。

【治法】

1.肃肺顺气法。

2.调气宽膈法。

3.平肝降逆法。

4.益肾纳气法。

【论】咳喘以痰为主,痰去则气自顺,方如苏子降气汤。在胃则宜调气化湿,方如香砂宽中丸。因肝气上逆者,方如奔豚汤。肾虚不能纳气者如七味都气丸。

【歌诀】噎膈反胃咳喘少,腹冲喘汗不禁尿;

    肃肺顺气调宽膈,平肝降逆纳气晓;

    苏降香砂宽中丸,奔豚七味都气疗。

【歌诀解释】前两句,根据气逆于胃、肺、肝、肾的顺序编纂而成的。胃气不降则噎膈反胃,肺气不降则咳喘吸少,肝气上逆则自觉有气自腹上冲、胸闷欲绝,肾不纳气则喘息汗出,小便不禁。后两句,“苏降”为苏子降气汤,“香砂宽中”为香砂宽中丸,“奔豚”为奔豚汤,“七味都气”为七味都气丸。

【方剂选要】

1.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3.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4.参附汤:人参、附子。

5.参茸卫生丸:人参、鹿茸、肉桂、茯苓、山药、首乌、苁蓉、鹿角胶、甘草、远志、沉香、杜仲、巴戟、枸杞子、虎鞭、附子、黄狗肾。

6.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7.半夏厚朴汤:苏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

8.四磨饮:沉香、槟榔、乌药、人参。

9.越鞠丸:苍术、川芎、香附、山栀、神曲。

10.木香顺气汤:木香、蔻仁、益智仁、苍术、厚朴、陈皮、青皮、半夏、吴萸、干姜、茯苓、泽泻、升麻、柴胡、当归。

11.解肝煎:白芍、苏叶、砂仁、陈皮、半夏、茯苓、厚朴。

12.逍遥散: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柴胡、薄荷。

13.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姜。

14.香砂宽中丸:蔻仁、砂仁、木香、厚朴、半夏、甘草、青皮、陈皮、香附、茯苓、白术、槟榔、姜。

15.奔豚汤:白芍、川芎、黄芩、当归、甘草、半夏、葛根、李根白皮、姜。

16.七味都气丸:五味子、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药物分类】

1.补气: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2.降气:苏子、旋覆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3.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4.提气:升麻、柴胡。

5.纳气:五味子、蛤蚧。

十四、血

血液循行体内,营养周身,不容亏乏,不容凝滞,也不容妄行外溢,一有发现,即为病证。

造成血病的原因,或由冷热刺激,或由思虑和疲劳过度,或久病耗损,或跌仆刀伤流血太多,不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均能产生,及其为病,又不论表里,上下都能出现。因此,临床上有养血、和血、活血、清血、止血和祛瘀等,再结合具体情况,治法相当复杂。

(一)血虚

【主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发脱、面色[插图]白、爪甲不华、肌肤干涩皱裂、形体消瘦、大便艰难、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

【辨】血虚证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进一步即为血枯。血属阴,故血虚亦属阴虚范围,但真阴虚者,为心烦、盗汗、手足心热、骨蒸潮热、遗精、腰酸、膝胫无力等,当加区别。

【治法】

1.滋养营血法。

2.壮水潜阳法。

3.调养心脾法。

4.气血双补法。

【论】一般养血、和血多从肝治,以四物汤为主方。心脾两亏者,方如归脾汤。脾肾虚而阳不潜藏者,宜滋肾潜阳,如加减还少丹。

血虚证与阴分气分均有密切关系,处方不能单纯治血,如人参养营汤、天真丸、七宝美髯丹等方都治血虚,多与补气益阴结合。

【歌诀】眩发爪甲经少闭,心悸失眠大便秘,

    头晕形瘦肌肤燥,舌质淡白芤小细;

    滋养营血壮潜阳,调养心脾气血双,

    四物归脾加还少,参营天真美髯方。

【歌诀解释】前4句,概括了血虚的主证。肝血虚多见目眩、发脱、爪甲不华、妇女经少,心血虚多见心悸、失眠;进一步为血枯,证见经闭、头晕、面色[插图]白、消瘦、肌肤皱裂、大便艰难、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后两句,“四物”为四物汤,“归脾”为归脾汤,“加还少”为加减还少丹,“参营”为人参养营汤,“天真”为天真丸,“美髯”为七宝美髯丹。

(二)血热

【主证】目赤、鼻衄、潮热、艰寐、发疹、发斑、妇女月经先期及量多崩漏、脉细滑数、舌质红或尖绛生刺。

【辨】血热证有从外传入者,有因肝火偏旺等引起者,与一般实热证不同,主要是热在血中,不在气分,故白天安静,入夜烦剧,唇口干燥,不欲多饮。

【治法】

1.清营透热法。

2.凉血解毒法。

3.清肝散火法。

4.清泄伏热法。

【论】热邪初传营分,当予透泄,方如加减银翘散,热甚神昏或口鼻出血不止,急予凉血,如犀角地黄汤。肝经郁热,多惊多怒,方如泻青丸。热伏不解,多见骨蒸,如清骨散。

【歌诀】目赤鼻衄斑疹见,潮热艰寐崩多先,

    邪传肝旺实热异,夜剧少饮口唇干;

    清营透热凉血解,清肝散火泄伏热,

    加减银翘犀地黄,泻青散郁清骨可。

【歌诀解释】前4句,归纳了血热的主证。血热多由外邪传入或肝火偏旺引起,与一般实热有别。其证见目赤、鼻衄、发斑发疹、潮热、艰寐、妇女崩漏及先期、入夜烦剧、不欲多饮、口唇干燥等。后2句,“加减银翘”为加减银翘散,“犀地黄”为犀角地黄汤,“泻青”为泻青丸,“清骨”为清骨散。

(三)血滞

【主证】身痛、拘挛、胸胁腰腹刺痛、瘀块内阻、瘀积有形、妇女月经涩少紫黯。

【辨】此证多由血分受寒,气滞瘀阻,或在经络,或停内脏,与风寒湿痹的偏重外邪,及瘕聚之属于气结者有别。

【治法】

1.和血活络法。

2.行血祛瘀法。

【论】病在肢体,宜和血以通利经络,方如舒筋汤。瘀血及癥积内停,当予攻逐,如当归活血汤。气为血之帅,又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活血行血均宜佐用气药,并以温和为主。

【歌诀】身痛拘胁腰腹刺,癥积经涩少暗紫;

    和血活络行祛瘀,舒筋当归活血治。

【歌诀解释】前两句,意思是血滞多见身痛、拘挛、胸胁腰腹刺痛、癥积、妇女月经涩少紫暗等。后一句,“舒筋”为舒筋汤,“当归活血”为当归活血汤。

(四)失血

【主证】吐血、呕血、齿衄、鼻衄、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淋沥不断。

【辨】失血证皆属血液妄行,有寒热、虚实、上下之分,必须辨别血之鲜瘀、浓淡、多少及结合其他兼证,作出决定。

【治法】

1.清热止血法。

2.收涩止血法。

3.温补摄血法。

4.血脱益气法。

5.导火归原法。

【论】血得热则妄行,故一般止血多用清凉,方如生地黄饮子,又因急则治标,多用收涩,如十灰丸。但失血原因并不简单,不是凉血涩血所能包括,因而有用温补法,如黄土汤治便后下血。有用益气法,如当归补血汤治崩漏不止。虚火上浮的吐血,还可用引火归原法,方如肉桂七味丸。

【歌诀】吐呕鼻便尿经多,寒虚上下色量别,

    清止收涩温补摄,血脱益气归原火,

    生饮十灰黄土汤,当归补血肉七解。

【歌诀解释】前2句,概括了失血的主证,证见吐血、呕血、鼻衄、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并指出失血的原因有寒热、虚实、上下之分,血之鲜瘀、浓淡、多少之别。后2句,“生饮“为生地黄饮子,“十灰”为十灰丸,“当归补血”为当归补血汤,“肉七”为肉桂七味丸。

【方剂选要】

1.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2.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神、枣仁、当归、远志、木香、甘草、龙眼肉。

3.加减还少丹:生地、山药、山萸、茯苓、杞子、牛膝、五味子、苁蓉、桑叶、芝麻、菊花、牡蛎。

4.人参养营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陈皮、桂心、当归、熟地、五味子、白芍、远志、茯苓。

5.天真丸:苁蓉、山药、羊肉、当归、天冬、黄芪、人参、白术。

6.七宝美髯丹:首乌、当归、杞子、菟丝子、茯苓、破故纸、牛膝。

7.加减银翘散:银花、连翘、牛蒡、荆芥、薄荷、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桔梗、竹叶、甘草。

8.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白芍、丹皮。

9.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10.清骨散:青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知母、地骨皮、秦艽、甘草。

11.舒筋汤:当归、赤芍、白术、姜黄、羌活、海桐皮、生姜。

12.当归活血汤:赤芍、归尾、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川芎、丹皮、延胡、莪术、三棱、青皮。

13.生地黄饮子:生地、阿胶、白芍、天冬、杞子、侧柏叶、地骨皮、黄芩。

14.十灰丸:大蓟、小蓟、侧柏叶、薄荷、茜草根、茅根、山栀、大黄、丹皮、棕榈皮。

15.黄土汤:灶心黄土、生地、白术、附子、阿胶、甘草、黄芩。

1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17.肉桂七味丸:肉桂、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药物分类】

1.补血:熟地、生地、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2.凉血:鲜生地、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3.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旱莲草、蒲黄炭、茅花、炮姜炭。

4.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5.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虫、泽兰、王不留行。

第四节 脏腑辨证

一、肝辨证

(一)肝血虚

常见特征:目眩、不耐烦劳、筋惕肉[插图](2)、妇女经少、经淡、经闭(3)。

偶见特征:目干涩、视物模糊、雀盲(4)、头痛自眉梢上攻(5)、拘挛、膝屈伸不利、指甲少泽(6)。

共征:形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等血虚证。

【编按】肝血虚=特征+共征(血虚)。

由于肝血虚牵扯面广,证状又比较复杂,如全盘托出,常令人感到头绪纷繁,难于掌握,故笔者将谦斋反复谈到的证状归于常见证,偶尔提及的证状,纳入偶见证,但偶见证不等于不重要。关于不耐烦劳,谦斋表述的形式有4种:不耐烦劳、不耐操劳、易疲劳和疲乏,它们意思相近。关于疲乏,多以为中气虚。谦斋往往以肝血虚辨,这常使初学者迷惑不解。把疲乏归于中气虚,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由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故肝血虚多见疲乏、不耐烦劳。关于中气虚,谦斋常换一种提法称“四肢无力”,这与脾在生理上“主肌肉、四肢”有关。疲乏和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疲乏多见肢体酸、沉、胀,尤其下肢比较明显,多在小劳后或午后出现,不为休息所缓解,俗称不解乏。四肢无力多起于食少、便溏,早晨醒来没干活就累。而疲乏是早晨起来有劲,只是不耐操劳而已,“不耐”就是工作不能耐久,真可谓画龙点睛。故疲乏多从肝治,轻则偏重补血,重则气血双补;无力则从脾治,培补中焦。

(二)肝血虚内热

特征:小有烦劳即能引起低热,缺乏规律;轻者身不发热,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出汗(7)。

共征:胸中烦热、舌质红、脉细数等虚热证。

基础证:目眩、消瘦、面色不华等肝血虚证。

【编按】肝血虚内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肝血虚)。

血虚内热多起于血虚,故肝血虚是其基础证。肝血虚内热与肾阴虚内热相近,其特征为小有烦劳即热,缺乏规律,有时亦下午发热;轻者身不发热,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热。阴虚发热有规律,以下午为多,入夜逐渐降低,五心烦热,骨蒸盗汗等。

(三)肝气虚

特征:意志萧索、懈怠胆怯、卧不安(8)、极度疲劳(9)、倏时头晕眼花无所见(10)、胁下一点痛不止(11)、遗尿(12)。

共征:气短、无力等气虚证。

基础证:多疑善虑、忧郁不欢、胸胁苦满等肝郁证;目眩、筋惕肉[插图]、指甲少泽等肝血虚证。

【编按】肝气虚=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肝郁或肝血虚)。

血液循行脉内全身受其营养,气能改善血液的功能和帮助血液的正常运行,二者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假如气受到心理上、环境上的刺激,无论情志方面的喜怒哀乐,气候方面的冷热,都会影响到血。肝气虚多起于肝郁,肝郁不舒,久则发热,热郁于内,不易发泄,耗气烁血,逐渐体力衰退成为气虚。肝以血为体,气为用。肝血虚生气不强,肝气亦虚。故肝郁和肝血虚是肝气虚的基础证。肝气虚的特征,在精神方面意志萧索、懈怠胆怯、卧不安;体态方面极度疲劳、下肢酸软;见于局部,突然头晕眼花无所见,或胁下一点痛不止,或气虚疏泄不禁而遗尿。肝气虚与肝血虚均有目眩、疲乏等症,但肝气虚的证状就表现得严重,如头晕眼花无所见、极度疲乏等,这是由于肝气虚是在肝血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决定的。

(四)肝阳虚 

特征:头痛麻木、并不剧烈、得温轻减(13)。

共征: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逐渐形成等阳虚证。

基础证:懈怠不耐劳、忧郁胆怯等肝气虚;腰冷酸痛、畏寒、小便频数等肾阳虚证。

【编按】肝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肝气虚或肾阳虚)。

肝阳虚多起于肝气虚,当辨认肝气虚本证。肝阳虚还起于肾阳虚,因肾阳虚常累及肝,导致肝阳亦虚,如骨髓痨即是。笔者注意到谦斋在论及肝阳虚与肝阳证时,均有头痛麻木。初步分析,肝阳头痛起于血液不充,肝阳循经上扰,头痛偏重两侧、畏光,重则巅顶如有物重压,兼有麻木感。肝阳虚头痛,是相火不能温养头目而头顶冷痛麻木,但不剧烈,得温轻减。前者肝阳相对亢盛,其性质近于热,治以清滋柔镇;后者肝阳本身虚弱,属于虚寒,必须在补体之中加入温养。头痛麻木,虽为肝阳虚的特征,但在肝阳虚初起或证状不典型时,也可以暂时不出现,这时就必须抓住肝阳虚的共征,再结合其基础证的特征(肝气虚懈怠胆怯)等,即可诊断。这样看来,特征的意义,不仅在于能确定它所在的证型,还能判定与之有关的证型。

(五)肝寒

特征:头痛脑冷(14)、少腹痛、经行小腹急痛(15)。

共征:四肢厥冷、指甲青紫、脉沉紧、病来急骤等实寒证。

兼证:呕吐清涎黏沫或吐酸水等胃气上逆证。

【编按】肝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胃气上逆)。

谦斋指出,四末不温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肝寒须与肝证状结合(16)。厥阴头痛,由肝经寒气上逆,头痛脑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面容惨淡忧郁,微带青晦,夹胃气上逆而呕吐清涎黏沫等。寒邪直中少腹,多见少腹拘急疼痛,吐酸水清水等。胃气上逆虽属兼证,但从侧面反映了该证的特点,也应重视。

(六)肝郁

常见特征:意志消沉、忧郁寡欢、多疑善感(17)、胸胁痞满、妇女月经不调(18)。

偶见特征:头昏(19)、痴呆(20)、妇人小便频数、量少窘急,甚则遗尿(21)。

兼证:胸痞腹满、大便不调等脾虚证。

【编按】肝郁=特征+兼证(脾虚)。

肝郁的成因,多由于性格内向,忧郁寡欢,沉默少言,不善于感情沟通。还与思维方式有关,如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正确对待。肝气郁结,多表现为忧郁寡言、多疑善感,觉得全身哪都不舒服,头脑不清,胸胁不畅,脘痞不舒,常常作一次深呼吸才觉得痛快。肝郁还见于妇人小便频急、量少、小腹坠胀窘迫、尿道不适,甚至自遗,反复发作,所以患者不敢出门逛街。西医化验无异常所见,此证多见于尿道综合征。谦斋临床经验:因肝气郁结不能疏泄,宜舒气微利,不可止涩,用逍遥散加车前子,效果良好(22)。临床所说的肝郁,多指气分病,兼见血虚,近于本虚标实。肝郁脾必郁,多影响中焦,出现胸痞腹满,大便不调等脾虚证。

(七)肝气

特征:头胀、两胁胀满作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23)、睾丸胀痛(24)。

共征:先胀后痛、时痛时止、来势急骤等气滞之症。

兼证:胸闷嗳气、腹胀矢气等胃肠不和证。

【编按】肝气=特征+共征(气滞)+兼证(胃肠不和)。

肝气的形成,多因精神上受到刺激,肝脏气机不和,出现横逆现象。为什么同样受到精神刺激,会有肝郁、肝气之别,谦斋早年说过,性柔多肝郁,性刚多肝气。肝气以作胀为特征,先因气机胀滞,然后作痛。故肝气病有胀而不痛的,没有痛而不胀的。肝气发病,多从本脏本经部位开始,以两胁至少腹最为明显,然后循经扩散,上逆于头部,下及前阴等处,再影响胃肠。

(八)肝血瘀结

特征:胁痛如刺、胁下痞块(25)、少腹痛如刺如绞、妇女痛经(26)。

共征:疼痛如刺、痛处不移、舌有紫斑等血瘀。

基础证:忧郁寡欢、胸胁痞满等肝气郁结证。

【编按】肝血瘀结=特征+共征(血瘀)+基础证(肝气郁结)。

肝血瘀结多起于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久而不愈,血随气滞,所谓初痛在气,久必及血,瘀阻经络,胁痛如刺,甚则胁下痞块,为肝脏积聚。妇女痛经,临床上主要分经前痛、经行痛和经后痛。这3种痛经的部位,都以小腹为主,区别是经前痛多连少腹,痛时作胀;经行痛集中在小腹,如绞如刺;经后疼痛不剧烈、感觉下坠。其病因病机,经前痛和经行痛均由瘀血内结,经前痛夹有气滞,经行痛夹有寒阻;经后痛系气血两亏,冲任不能固摄,与瘀血无关。

(九)肝热

特征:寒热往来、目赤红肿流泪、口苦(27)、手足发热(28)、胁痛有热感(29)。

共征:烦闷、小便黄赤、脉弦数等实热证。

基础证:肝气郁结。

【编按】肝热=特征+共征(实热)+基础证(肝气郁结)。

引起肝热的原因,有外感温病传变和气郁化热的,当其化热内伏,而没有冲激上逆现象的时候,称为肝热。肝热多见寒热往来、手足发热、目赤红肿、胁痛而痛处有热感等。

(十)肝火

特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耳鸣(30)、耳聋、梦遗、恼怒、发狂(31)。

共征:烦闷、大便秘结、脉弦数、来势急骤等实火证。

基础证:肝气或肝热。

兼证:吞酸、嘈杂等胃气不和证。

【编按】肝火=特征+共征(实火)+基础证(肝气或肝热)+兼证(胃不和)。

引起肝火的原因有肝脏蕴热或肝气转化,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故肝热和肝气为其基础证。由于火性炎上,其证状多集中在头面,表现为头胀痛、耳鸣、耳聋、面红等。肝火冲逆无制可引动胃失和降,兼见吞酸、嘈杂等。肝气与肝火,均可引起急躁、恼怒等精神不安现象。那二者有何不同?肝气多因情志刺激而生气,证见胸胁少腹胀痛等,由于气机阻滞还可以出现急躁、恼怒等。肝火是火性炎上,冲逆无制,证见头痛昏胀、急躁、恼怒、耳鸣等。生气不等于恼怒,生气是不快在内心,属于气滞;恼怒是发泄于外,属于火逆。肝气出现恼怒,是因气机阻滞而继发的,它也可以不出现。肝火之恼怒,是火性上逆而直接引发的头面证状。这样看来,恼怒是肝火的常见症,而是肝气的或然证,故不在肝气的主证之列。

(十一)肝阳

特征:轻者头晕偏头痛、目眶痛(32),严重的头痛如裂(33)、巅顶如有物重压,兼有麻木感(34)。

共征:喜静恶烦、畏光畏火等阳热证。

基础证:肝热和肝血虚。

兼证:泛漾呕恶等胃失和降证。

【编按】肝阳=特征+共征(阳盛)+基础证(肝热和肝血虚)+兼证(胃失和降)。

引起肝阳浮动的原因,一是肝热而阳升于上,一为血虚而阳不潜藏,故肝热和肝血虚是其基础证。肝热引起的肝阳可兼血虚,血虚引起的肝阳亦多内热,两者不能绝对分开。所以分别来说,前者偏于实,后者属于虚;总的来说,肝阳的性质偏于热,接近于火,基本上是一个虚证。肝阳上逆的主要表现为头痛,但这种头痛通常具有如下特点:①头痛的部位:一般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重,或偏在一边,所说偏头痛即属此类。②头痛的性质与程度:暴裂痛或隐隐作痛,于生气着急后更为严重。③头痛的时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不同于肝火、肝气头痛,来势急骤,存在短暂,很快消失。④头痛的突出兼证:肝阳头痛常同时伴有头胀和眩晕,肝热引起的肝阳头痛偏于实,实则多兼胀(头胀);血虚引起的肝阳头痛偏于虚,虚则多兼晕(眩晕)。以上均为谦斋临床经验。肝阳是临床辨证上的棘手问题,只要把握了病因病理,认清其证型结构中的逻辑关系,即使遇到了复杂的证候,也能理出头绪来。

(十二)肝风

特征:轻者眩晕欲仆(35)、耳鸣、肢麻、手指蠕动,重者头、舌颤抖,全身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36)。

共征:多动善变、时作时止等风证。

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

兼证:泛漾呕恶等胃失和降证。

【编按】肝风=特征+共征(风证)+基础证(阴血极虚)+兼证(胃失和降)。

肝风多起于血虚,除肝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证,如疲乏、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习惯上肝风多由肝阳所化,那么,肝阳是不是肝风的基础证呢?肝风不仅为肝阳所化,还见于热盛动风、血虚生风和肾虚动风等。肝风的基础证,决不是肝阳、热盛、血虚和肾虚等几个证候的简单相加,而是从这些证候中找出共同的病理变化。如肝阳转变为肝风,其病理由血虚内热而阳浮,变为阴血极虚而风动。阴血极虚不仅是肝阳化风的病理基础,也是血虚生风、热盛动风和肾虚动风的病理基础,这一共性的东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笔者注意到谦斋在《谦斋医学讲稿》中3次提到肝风的阴血极虚(37),这决非偶然。临床上肝血虚和肾阴虚的病人很常见,其中多数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肝风,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阴血极虚的程度。阴血极虚的“极”字很有意义,它点明了肝血虚和肾阴虚的病变程度,故笔者在肝风证候结构公式的基础证中,直接引用了谦斋这一观点,望学者留意。肝阳是血虚内热而阳浮的一种证候,仅见头晕目眩等视觉浮动的现象;肝风纯粹是一种虚象,不仅肝血虚而且肾阴亦虚,由于阴血极虚而不能濡养空窍和肢体,出现震动不定现象。前者浮动,后者震动,谦斋仅以“浮、震”二字,就化解了风阳混淆的局面,不愧为医林高手。

肝风是病理名词,亦为病名,而中风是病名。肝风作为病理名词,它是中风的原因之一;肝风作为病名,谦斋认为它可以是中风的前期证(38)。这句话曾使笔者一度费解,后因一件亲身经历而有所感悟。我早年患有高血压,一天夜里突然被惊醒,醒时就发现自己右半身的上下肢在不停地抖动,大约抖动了十几下就停下来。间隔半分钟又抖动,如此反复了3次,随后右半身瘫痪,确诊为脑血栓。这前后的3次抖动,当属肝风,它恰恰就是中风的前期证。肝风一旦出现了中风证状,疾病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化,应从中风立论,所以在肝风证候中不应含有中风证状。谦斋在《病因十四纲辨证》中,将“中风”与“内风”分别论述,便是这个道理。

(十三)肝阴虚

特征:头晕(39)、目眩、视力减退(40)、目干涩(41)、下肢软弱(42)、足跟痛(43)。

共征:舌红无苔、脉虚数。

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

【编按】肝肾阴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

谦斋在《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中,有11处提到肝阴,均是肝肾并提,其表述的形式有4种:肝肾阴虚、肝肾阴血不足、肾阴肝血不足和肝肾阴血极虚等。他在《谦斋医学讲稿》中,系统论述了肝病的9种证候,唯独没有肝阴虚。谦斋在这两部著作中从不单独提肝阴虚,这在中医书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其倾向也是不言而喻的。笔者理解,没有单纯的肝阴虚,即使有肝阴虚,也是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它见于肾阴虚不能养肝,肝血亦虚;或肝血虚累及到肾,肾阴亦虚。肝肾阴虚这种惯用提法比较模糊,因其中的肝仍然是肝血虚。所以,谦斋常常换个提法,肾阴肝血不足或肝肾阴血不足。在此单列肝阴虚证型,有失谦斋的本意,也欠妥当。这实际是变相讨论肝肾阴虚证型,其证候结构公式应为:肝肾阴虚=特征+共征+基础证(肝血虚和肾阴虚),望初学者不要因此而误解。

二、心辨证

(一)心血虚

特征:心悸易惊、少气、健忘、失眠(44)。

共征:形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等血虚证。

【编按】心血虚=特征+共征(血虚)。

心生血而藏神,血虚而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内心常有恐惧,易于惊觉,闻响声或见异物即感心悸不定。谦斋明确指出,心血虚为面色不华、心悸、少气(45)。少气是自觉呼吸气短,临床多以为是气虚见证,谦斋却从心血虚辨,笔者为此困惑了10多年。后来查阅了他的有关著作,将收集到的心病条文进行前后对照、反复考证,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谜。谦斋认为,心血虚为心悸少气,心气虚为心慌气短,心脉瘀阻为左胸痛、不得息,心阳虚为心痛、胸闷,真心痛为大痛不止、气闷窒塞等。笔者分析:心主血脉,肺司呼吸,二者密切相关。这样看来,由于心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肺脏证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兼证,而是心脏特征的组成部分,这是谦斋关于心病辨证的关键所在。如心源性喘息常在夜间发作,西医治疗都从心脏入手,为什么中医就不可以呢?中医不但可以,而且早在西医没认识这病之前,中医就称心肺为君相之官,认为肺对于心脏的血液循环有调节作用。所以,谦斋反复提示我们,要注意因心病而同时出现少气、气短、胸闷等肺脏证状的特点。健忘,亦为心血虚的特征。前人说,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故健忘轻者,责之于心;重者,迷惑善忘,多见老人糊涂忘事,归之于肾。

(二)心血虚内热

特征:心悸而烦、惊惕不安、虚汗、烘热(46)、手心热(47)。

共征:舌质红、脉细数、逐渐形成等虚热证。

基础证:失眠、健忘、形瘦等心血虚证。

【编按】心血虚内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心血虚)。

汗为心之液,血虚而内热扰,心液不能敛藏则心烦虚汗,其特点是动作或闻响声即感心跳加速,并有烘热、头汗或手汗寐短易醒等,脉多细数,或呈不规律现象。由于心跳加速、烘热,表现为心悸而烦跳,如欲向上跃出之势,病人常说像跳到嗓子眼似的。总之,心血虚内热的心悸与烘热、虚汗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了解了这一特点,与之相类似的潮热、盗汗、自汗等就不难识别。谦斋常说,心脏以血为体,以阳为用,心血和心阳偏衰,均能发生病变。笔者也注意到,谦斋不提心阴虚,其倾向是不言而喻的。

(三)心气不足

特征:脉象细弱结代(48)、心慌心悸、气短(49)或胸闷(50)或太息(51)、多汗,甚则胸汗(52)。

共征:倦怠、无力、逐渐形成等气虚证。

基础证:形瘦、失眠、健忘等心血虚证。

【编按】心气不足=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心血虚)

心以血为体,血虚而生气不强,鼓动血脉无力,脉呈细弱结代。气虚而血运不畅,神不安藏,故心慌心悸,表现为空虚而悸,病人常说像坐电梯似的,有如向下滑坠之感,这与血虚内热之烦悸上跃正相反。笔者认为,心气不足的心慌气短,是稍有活动即心慌气促,气短是客观的;心血虚的心悸少气,气短是自觉的、主观的。二者均有心悸气短,但心气虚就表现严重,这是由于心气虚是在心血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所决定的。再有,心气不足的气短,或表现为胸闷,或表现为太息,三者意思相近,只是叙述证状的角度不同罢了,均应引起重视。多汗与自汗有别,自汗是无其他刺激因素而自然汗出,主要是由于卫气不固,津液外泄。心气不足的多汗是气虚不能敛汗,常由于活动、心慌所致,甚则胸部多汗,名为心汗,多见心气衰弱。

(四)心脉瘀阻

特征:胸痛偏左如针刺、胸闷窒塞不得息(53)、重则牵及左肩臂内侧作痛(54)。

共征:疼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有紫斑等血瘀证。

基础证:心气不足或心阳衰弱等。

【编按】心脉瘀阻=特征+共征(血瘀)+基础证(心气虚或心阳虚)。

心脉瘀阻多起于心气不足或心阳虚弱。气为血之帅,心气不足则血循不利,心脉不通则痛。心阳鼓动有力,血循脉内而周流不息。如果心阳衰弱,便会使心脏功能出现障碍,血液循行不利而心脉瘀阻。由于内脏的相互关系,如心与肝有相生关系,以及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等,说明肝、胃有病,均能使心气不和而血行不畅,出现心痛胸闷等。在临床上,心痛患者往往因精神刺激或饮食不节等引起发病,便是这个道理。

(五)心火旺

特征:心烦、失眠、掌热、口舌糜腐(55)、舌尖红刺(56)。

共征:大便秘结、脉滑数、来势急骤等实火证。

兼证:小便赤涩、尿血等小肠热证。

【编按】心火旺=特征+共征(实火)+兼证(小肠热)。

精神怫郁则心火动,扰及神明,多见心烦、失眠多梦。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还见面红、舌尖红刺、口舌糜腐生疮。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尿血等。火邪易伤津烁血,营血津液损伤则火热必然愈炽,往往伴见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等。

(六)心阳衰弱

特征:轻者心慌心悸、重者心痛胸闷(57);甚则心阳衰竭、左胸大痛不止、气闷窒塞、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58)。

共征:四末清冷,每逢阴雨、夜间和冬天发作、逐渐形成等阳虚证。

基础证:脉象细弱结代、倦怠、无力等心气不足证。

【编按】心阳衰弱=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心气不足)。

心阳衰弱多起于心气虚。心生血而主血脉,血液循行脉内周流不息,须赖心阳之鼓动。如果心阳衰弱,便会使心脏功能出现障碍,气血循行不利,轻者心慌心悸,重者心痛胸闷,甚则心阳衰竭,左胸大痛不止,气闷窒塞,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心气不足亦见心慌心悸,与心阳衰弱之心慌心悸有何不同?心气不足的心慌心悸,每与活动有关;心阳衰弱的心慌心悸,多于阴雨、夜间及冬季发作,便是心阳不足之明证。

(七)心寒

特征:心脏剧痛、面色苍白、气窒欲绝、手足厥冷(59)。

共征:四末不温、脉微细、病来急骤等实寒证。

兼征:胸闷、气窒欲绝等肺气滞证。

【编按】心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肺气滞)。

伤寒有三阴直中证,而心脏受寒在临床也比较多见。由于寒邪直中,使心脏气血凝滞,表现为四末不温、心脏剧痛、气窒欲绝、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象微细,病来急骤。四末不温常见于肾阳虚和一般寒证,确诊为心寒须结合心脏剧痛、气窒欲绝等心证状的特征。凡“真心痛”,乃猝然受寒,邪气直犯心脏,大痛不止,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至节,多属危重。

(八)热入心包

特征:初见烦躁不安、舌尖红绛,渐至舌质俱绛、狂妄谵语(60)、撮空引线、循衣摸床等神昏证(61)。

基础证:壮热、汗出、口渴等中焦阳明证。

【编按】热入心包=特征+基础证(阳明经证)。

外感证出现神昏,多在伤寒或温病化热,邪传心包。热入心包亦称热入营分,初入营分,舌尖红绛、烦躁不安、夜不安寐;深入营分,舌质俱绛、狂妄谵语、渐至撮空引线、循衣摸床等神昏证。虽然邪传心包,但病邪的根据地没有完全脱离中焦,还兼见壮热、汗出、口渴等,所以阳明经证是其基础证,其清营汤内清营和清气并重,而玉女煎、化斑汤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减,就是这个道理。必须懂得热入心包病理机制的来龙去脉,才不会见到营分病就只用凉血滋腻药;同时也可体会到神昏用紫雪、至宝等开窍急救是一回事;如何运用汤剂气营两清治本又是一回事,应当标本密切配合。

(九)心气不畅

特征:舌强语謇(62)、耳鸣怔忡(63)、胸闷太息(64)、两臂挛急(65)。

基础证:心血虚或心气虚等。

【编按】心气不畅=特征+基础证(心血虚或心气虚)。

心气不畅类似于肝气不舒,虚证、实证都可以引起。在清窍者,舌强语謇,是风痰入络而心气不畅,多见于中风证。怔忡患者,其耳鸣与心脏跳动相应,入夜更为清晰,妨碍睡眠,为血虚而心气不畅。在胸膈者,气虚而心气不畅,亦多胸闷太息。《内经》上说:“思忧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在肢体者,两臂挛急,多见于心脏虚弱者,发作时先心慌气短,胸闷窒塞,继而两臂挛急,必俟心气渐畅,始渐舒展,治宜养血通脉。谦斋治疗心气不畅,一方面以菖蒲、远志等宣通心气;一方面针对病因病机,补心气或养心血,或通阳复脉,或化痰通络等。

(十)水气凌心

特征:心悸、胸闷(66),甚则心慌汗出、胸膈窒塞、手臂挛急(67)。

基础证:头眩、心下悸、口渴等水气停聚中焦证;脐下跳动、气从小腹上至心等水气停聚下焦证。

【编按】水气凌心=特征+基础证(水停中焦或下焦)。

由于脾肾阳气不足,气化障碍,水气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寒浊上犯胸膈而阻碍心阳,出现心悸、胸闷,甚至胸膈窒塞、心慌汗出、筋脉拘急等,主要由于心阳不振,宜通阳、下气、利水,不须安神。水气停聚中焦而脾阳不足的,兼有心下悸,头眩,口渴不饮,小便短少等;肾脏寒水上逆,证见脐下跳动,气从小腹上冲心,奔脉证即属此类。

三、脾辨证

(一)脾虚

特征:不知饥饿、食少(68)、食后困倦思睡(69)、食后有胀滞感即欲便(70)、平时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71)。

基础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胃气不和证。

【编按】脾虚=特征+基础证(胃气不和)。

脾虚,多指脾胃薄弱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退现象,表现为食少、便溏,或饮食不慎即大便不成形。饮食不节,先伤及胃,胃伤而后脾病,故胃气不和为其基础证,多见食呆,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

(二)脾血虚

特征:面色萎黄(72),甚则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而小便利(73)。

共征:消瘦、舌质淡、脉细等血虚证。

基础证:脾虚或过度劳倦。

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

【编按】脾血虚=特征+共征(血虚)+基础证(脾虚或劳倦)+兼证(肝血虚或心血虚)。

谦斋指出,血虚证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74)。他在这里已明确提出脾血虚,对此应当深入研究。谦斋认为,脾虚初起,先见食少、便溏;从而营养缺乏、面色萎黄(75);进一步小便利而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目不发黄,系营养缺乏的脾虚血少证,常伴困倦、眩晕、心悸等(76)。脾血虚与心、肝血虚比较,由于它的特征不多,诊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脾血虚病史:多有食少、便溏等脾虚病史,或苦力劳倦病史。特别是食少、便溏之脾虚,与面色萎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可把它(脾虚)看成是脾血虚的组成部分。②脾血虚特殊色诊: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③脾血虚鉴别诊断:黄疸是一身俱黄,脾血虚则目不发黄而小便利。④脾血虚兼证:脾血虚而见心悸头晕,多先有脾虚、脾血虚,后见心肝血虚,说明心肝受累。⑤现代医学提示:脾血虚的黄色病色,是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色诊。总的来说,脾血虚者,病因是脾虚,病理为营养缺乏而生血减少,其特殊色诊为面色萎黄,甚则一身肤色黄,黄色淡白不泽,但目不发黄而小便利。

(三)中气虚弱

特征:中气不足为胸闷(77)、自觉气短(78)、大便频(79),或大便先干后溏(80)、老人脱肛(81)、小便黄浊、有粉样沉淀(82);中气虚弱为神疲困倦、懒言声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83)。

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证。

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

【编按】中气虚=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脾虚和脾血虚)。

中气虚多起于脾虚,故脾虚为其基础。脾虚是运化功能低下,表现为食少、便溏等;而中气虚是不能升清、全身营养亏乏而导致的气分不足,精神与体能均无法奋起,表现为精神疲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内经》明示:“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故见大便频,或先干后溏、小便混浊、有粉样沉淀等。笔者还注意到,谦斋关于中气不足和中气虚弱的提法也是有区别的。中气不足是只见中气某一方面的功能异常,初见虚象;中气虚弱为特定的证候群,已是虚证。

(四)清阳不升

特征:眩晕欲仆(84)、头痛昏重(85)、身重(86)。

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

【编按】清阳不升=特征+基础证(中气虚或痰湿中阻)。

清阳不升多起于中气虚或痰湿中阻。疲劳过度,中气损伤,清阳不升,头痛沉重,悠悠忽忽,有空洞感,伴有少气无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痰湿阻胃,亦使头重胀痛,天旋地转,眩晕欲仆,身重,常伴胸膈满闷、呕恶痰涎、苔白厚腻等。这种头重头痛,虽亦为清阳不升,但与中气虚的头重头痛不同,彼因中气不足而清阳不升,气虚多兼空洞感;此为痰湿阻遏而清阳被抑,痰实多兼头胀。故彼用升补,此用健中、化痰、利湿为主。

(五)中气下陷

特征:行动喘促、久泻不止(87)、小腹坠胀、脱肛(88),及妇科崩漏、白带不断(89)、子宫脱垂(90)。

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证。

【编按】中气下陷=特征+基础证(中气虚)。

谦斋指出,中气虚弱,多为神疲困倦,懒言音低,四肢无力,自觉气短,甚则行动喘促(91),进一步发展出现行动喘促、久泻不止,方可认作中气下陷(92)。从中可看出,行动喘促是中气下陷的特征,也是中气虚弱的或然证,轻者可以不出现。脱肛,前面提到老人脱肛是中气不足,这里又说脱肛属于中气下陷,有何根据?谦斋指出,老人脱肛,往往因大便困难。便后下坠,属于中气不足;久泻久痢,亦能脱肛,见于中气下陷(93)。前者因老人大便困难,后者为久泻所致,病机不同,不可不知。关于中气下陷,笔者归纳为:①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②大便、妇科异常:久泻不止、崩漏白带不断等;③气短行动喘促:自觉气短,行动喘促;④小腹坠胀:轻者小腹坠胀,重则少腹鼓凸。具备前两项之一者,诊断为中气下陷比较容易;只具备后两项之一者,诊断比较棘手,应与肾不纳气之喘,实证之腹胀相鉴别,详见张锡纯之“大气下陷证”。

(六)脾不统血

特征:便血久不止、血色暗黑(94),及妇科崩漏不断(95)。

基础证:少气无力等中气虚证。

兼证:面色不华,舌质淡等血虚证。

【编按】脾不统血=特征+基础证(中气虚)+兼证(血虚)。

中气有提摄能力,因气虚而血出不止,称为脾不统血,多见便血经久不止,及妇科崩漏等。气不摄血,根本由于中气不足,常见神疲困倦,少气无力等。血出不止,亦兼见面色不华、眩晕、心悸等血虚证。

(七)气虚发热

特征:上午潮热、下午热退、身热气怯(96)、面色白、懒言体困、脉虚大而数(97)。

共征:身热、心烦、脉数等虚热证。

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证。

兼证:外邪。

【编按】气虚发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中气虚和血虚)+兼证(外邪)。

谦斋关于气虚发热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气血有不可分割关系:虚证发热,虽分为气虚和血虚,但气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98)。因气虚引起的发热,大多血分亦虚,相对地,血虚发热亦能促使气分亦弱(99)。②气虚发热特征:由于气血亏损之体不耐烦劳,往往在动作之后即有发热,这种发热用一般退热法均不能控制,是较长期断续发热,上午明显(100)。③气虚发热基础证:面色[插图]白,气怯无力,懒言体困,脉大无力等中气虚弱证(101)。④气虚发热易感外邪:气虚发热有两种热型,一种是单纯的气虚发热(指不夹外感),热度往往不高;一种是在气虚发热基础上加有外感发热(理由是卫气不固,易感外邪),产生更高和不规则的复杂热型,属于本虚标实证(102)。这样看来,谦斋倾向用二元论来解释气虚发热,不但血虚是发热的原因,气虚亦是发热的原因,且气虚占居着主导地位。

(八)脾阳虚 

特征:主脏在胃,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103)、食后饱嗳(104);主脏在肠,大便稀薄、完谷不化、腹痛绵绵(105);痰饮,咳嗽痰多、恶寒背部尤甚(106)、水湿、肢体浮肿、腹满(107)、足背肿(108)、舌苔白滑黏腻(109)。

共征:天冷易发、喜温喜按、舌质淡等阳虚证。

基础证:神疲困倦、气短无力等中气虚证。

【编按】脾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中气虚)。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中医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归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这是脾胃病的划分原则。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科学分类,伴随脾胃病划分原则也出现了负面影响,诸如脾胃肠概念不清、证状不分,甚至出现指鹿为马的现象。谦斋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辨主脏的方法:先从局部着手,分辨主脏;然后从整体考虑,再次定位定性,作出总的诊断(110)。如空腹胃痛,得食或温按缓解,首先从局部入手,分辨主脏在胃;然后根据脾胃病划分原则,从整体考虑,空腹胃痛不仅属于胃,而着重在脾,属于脾阳虚。泄泻、腹痛绵绵,应该属于肠病;然从虚实来分,可以看到虚证多关于脾,其病机属于脾阳虚弱。笔者认为,提出辨主脏的方法是谦斋脾胃理论的一个特色,它避免了脾胃肠概念不清的混乱局面。脾主运化水湿,阳气亏乏,水湿停留,还可出现痰饮、水湿等本虚标实证。

(九)中气滞

特征:胸闷(111)、脘痞、腹满(112)或脘腹胀满(113)。

共征:来势急骤、时作时止等气滞证。

基础证:食少、便溏等脾虚证;食呆、大便不调、舌苔白滑黏腻等脾湿证。

【编按】中气滞=特征+共征(气滞)+基础证(脾虚或脾湿)。

中气滞多起于脾虚或脾湿。中虚生满者,因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多见于食少、便溏等脾虚,治宜补中为主,少佐理气。脾有寒湿,湿易凝滞,阻碍气机,在上则胸闷,在中则脘痞,在下则腹满,治宜温脾燥湿,佐以理气。中气滞与胃肠气滞的关系,类似于肝郁与肝气,一为不及,一为太过,中气滞为气机郁结,偏于虚;胃肠气滞为气机横逆,偏于实。中气滞以痞满为主,须在补脾或温脾燥湿的基础上佐以调气;胃肠气滞以胀为主;甚则胀痛,治宜理气为主。谦斋关于中气滞辨证,关键就在虚、寒二字,因脾虚属于虚,脾湿偏于寒。他还归纳出相应的治则和常用药,如调中药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等。这些精细之处,不可轻易放过。

(十)轻度湿阻(胃湿)

特征:口淡、胸闷、泛漾欲恶、舌苔白腻(114)。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证。

兼证:饮食呆减,无味、厌油腻等消化不良证。

【编按】轻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兼证(消化不良)。

由于内湿多自饮食不节得来,与胃有直接关系,并且湿证初起,往往先见胃的证状。微湿停胃,口淡、苔白腻、恶心。湿性黏滞,阻碍气机而胸闷,影响消化机能,出现饮食呆减、无味、厌油腻。不论外感和杂病,经常伴见这些湿证,必须兼顾,不能视为轻描淡写。轻浅的湿邪,既不需燥,又不能利。比如桌上微尘,只要拂而去之,治宜芳香化湿。

(十一)中度湿阻(胃湿)

特征:口腻不爽(115)、胸脘痞闷、呕恶、身体困倦、舌苔厚腻(116)。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证。

兼证:饮食呆减、食后饱闷、嗳气等消化不良之症。

【编按】中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兼证(消化不良)。

湿阻轻证进一步发展,湿浊停胃的证状表现明显,胸闷扩展为胸脘痞闷,泛漾欲恶转为呕吐,白腻变为厚腻。湿阻气机,清阳不升,多见身体困倦,起卧沉重。轻度湿阻是病位偏上,在胸膈及胃,治宜芳香化湿;中度湿阻是病位在中,在胃脘,治宜香燥化湿。

(十二)重度湿阻(脾湿)

特征:脘痞、腹满(117)、大便不实、舌苔白滑黏腻(118)。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证。

基础证:恶寒、口多清水等脾阳虚证。

兼证:食呆、嗳噫吞酸等消化不良证。

【编按】重度湿阻=特征+共征(内湿)+基础证(脾阳虚)+兼证(消化不良)。

因脾和胃的性质不同,胃湿多由湿浊暂时郁遏,芳香宣通,郁滞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不能健运,必须温化。所以必须明确脾湿多偏于寒,与单纯的胃湿有所不同。如脾湿的大便不实、苔白滑等,便是脾阳不足之明证。谦斋关于湿阻的3个层次论述,也是很精彩的。

(十三)胃阴虚

特征:饮食呆钝(119)、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也胀、饮水也胀(120),甚则消渴、噎膈(121)。

共征:口舌干燥、舌苔干等津亏证。

基础证:胃热或热病。

【编按】胃阴虚=特征+共征(津亏)+基础证(胃热或热病)。

胃为燥土,易化热伤津,故胃热或热病为其基础证。胃阴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艰化(122);由于胃之津液有濡润水谷、分解食物的作用,即初步的消化功能。当胃津亏乏而不能濡降,受纳机能迟钝时,即表现为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则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脾之阳气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的作用。当阳虚不能健运,食后消化艰难时,证见食少、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食后嗳气频作,甚则大便稀薄等。

关于胃阴虚与脾阴虚、胃阳虚与脾阳虚,也是争论已久的。谦斋对这一问题的倾向,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脾与胃的作用是统一的:中医以脾与胃为表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性质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并且惯常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变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123)。②胃阴虚与脾阳虚相互对应: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124);脾脏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125)。由于脾胃薄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当分脾阳虚和胃阴虚,胃阴虚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艰化(126)。③只列温脾阳养胃阴常用药:谦斋在他归纳的脏腑用药法则中,只列温脾阳和养胃阴的常用药,而无养脾阴和温胃阳的药物(127)。中医认为,胃主纳,脾主运,脾主升,胃主降,并把肠胃病中热性、实性的病亦属于胃,虚性、寒性的归于脾。这已把脾与胃的分工讲得再明白不过了,阴与阳都只能有一个。如果有两个阴阳,那脾胃作用能对立统一吗?所谓“胃阴虚者饮食呆钝”,是指胃津亏乏而不能濡降,受纳机能迟钝时,即表现为口干、舌干、胃脘作胀或胃痛、小食则胀、饮水也胀,甚则消渴、噎膈;而“脾阳虚者食后艰化”,是指阳虚不能健运,食后消化艰难时,证见食少、便溏或稍进油腻即大便不成形、食后嗳气频作,甚则大便稀薄等。其分工可谓泾渭分明,这对澄清脾胃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十四)胃气滞

特征:胸膈胀闷(128)、嗳气(129)、胃脘胀痛(130)。

共征:先胀后痛、来势急骤、时痛时止等气滞证。

基础证:食呆、呕恶、苔白腻等痰湿中阻证;胁满胀痛、时有太息等肝气郁结证。

【编按】胃气滞=特征+共征(气滞)+基础证(胃痰或肝气)。

胃气易受痰湿阻滞而发生胸腹胀满现象,胃气亦多因肝气引起,故胃痰或肝气为其基础证。痰湿中阻,气机郁滞,胃失和降,多见食欲不振、胸闷痞塞、胃脘胀痛、得嗳气稍舒。肝气引起者,多发于精神刺激之后,伴有胁满胀痛、时有太息等,所谓肝胃气痛。

(十五)胃气上逆

特征:呃逆不止、噫气频作(131)、呕吐(132)、噎膈反胃(133)。

共征:自觉有气上冲、胸闷等气逆证。

基础证:胃寒或痰湿中阻。

【编按】胃气上逆=特征+共征(气逆)+基础证(胃寒或胃痰)。

胃气上逆,多起于胃寒或痰湿。呃逆连声不止,以胃寒为多。此证最易损伤中气,久病及年老患者须防胃气垂败。噫气频作,常觉胸膈痞结,亦属胃气上逆。痰湿中阻,胃失和降而上逆,常见呕吐、恶心、胸闷、痰多等。饮食入胃,经过一天半日后吐出,吐出物又多不消化,称为反胃,由于胃寒脾弱、升降失常所致。

(十六)胃火

特征: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牙龈肿痛(134)。

共征:胸闷、口苦、尿赤等实火证。

【编按】胃火=特征+共征(实火)。

胃火包括胃热,由外邪引起,为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胃肠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杂证出现,多因过食辛辣或饮酒过度,证见嘈杂、口渴引饮、口臭、消谷善饥、牙龈肿痛,甚则鼻衄、齿衄等。胃热夹湿,为湿热,多兼见胸闷、呕恶、苔腻等。

(十七)胃寒

特征:口多清水(135)、呃逆、呕吐清水白沫(136)、胸痹(137)、胃暴痛不止(138)。

共征:喜温喜按、苔白腻、脉沉迟、病来急骤等实寒证。

兼证:食呆、嗳噫等消化不良证。

【编按】胃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消化不良)。

胃寒,常见口多清水。寒中于胃,胃失和降作呃不止,甚则心背彻痛,骤然胃痛不止,伴见呕吐清水白沫,手足不温,脉象沉迟等。寒凝气滞,影响消化机能,多见食呆、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证。

(十八)肠气滞

特征:腹胀、绕脐痛、肠鸣、矢气(139)。

共征:先胀后痛、来势急骤、时痛时止等气滞证。

兼证: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消化不良证。不良证。

【编按】肠气滞=特征+共征(气滞)+兼证(消化不良)。

气滞于肠,多因饮食所伤,气机阻滞,证见腹胀、绕脐痛、肠鸣、矢气,伴有食欲不振、嗳气频作、大便不调等消化

(十九)肠热

特征:便秘腹痛(140)、便秘口臭、口糜(141)。

共征:烦闷、口苦、尿赤等实热证。

基础证:壮热、口渴、脉滑数等阳明经证。

【编按】肠热=特征+共征(实热)+基础证(阳明经证)。

在伤寒、温热病过程中出现者,多为邪热入胃,内热燥结于肠,大便不能润下,常见便秘、腹满胀痛,伴有壮热、自汗、口渴、脉滑数等。杂证多见于热秘,表现为便秘、口臭、溲赤等。

(二十)肠寒

特征:脐腹暴痛不止(142)、肠鸣、泄泻,甚则腹壁可见状如头足(143)。

共征:喜温喜按、苔白腻、脉沉迟、病来急骤等实寒证。

兼证:食欲不振、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证。

【编按】肠寒=特征+共征(实寒)+兼证(消化不良)。

寒中于肠,肠鸣、泄泻、脐腹切痛不止,腹壁可见状如头足,伴有食欲不振、嗳噫、脘痞等消化不良证。

(二十一)肠湿

特征:腹满(144)、肠鸣作水声、泄泻、小便短少不黄,甚则肠鸣如雷、泻下如水(145)。

共征:口不渴、舌苔白腻等内湿证。

基础证:胸脘痞闷、呕恶等胃湿证。

【编按】肠湿=特征+共征(内湿)+基础证(胃湿)。

肠湿多起于胃湿。小肠有泌别清浊功能,使精华归于五脏贮藏,糟粕归于六腑排泄,并将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渣子归于大肠。过食生冷瓜果,胃肠积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不能将水湿归于膀胱,夹糟粕并趋于大肠。其特征为大便泄泻,小便短少不黄,湿重者肠鸣如雷,泻下多水。胃湿和肠湿均由湿邪暂时郁遏,芳化渗利,湿浊即解。脾湿多由中阳虚弱引起,病程较长,宜在健脾温阳的基础上,加强燥湿的力量,其治疗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四、肺辨证

(一)肺气虚

特征: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闷(146)、喘促(147)、咳嗽声微(148)、言语音低(149)、自汗恶风、易感冒(150)。

共征:气短、无力、逐渐形成等气虚证。

【编按】肺气虚=特征+共征(气虚)。

气虚,均有气短、无力。但中气虚是自觉气短、四肢无力;而肺气虚是呼吸气短(即呼吸短促)、声音无力。其声音无力表现有三:呼吸微弱、咳嗽声微、言语音低。谦斋关于肺气虚的辨证简单明了,与之相反,有的辨证只要是气虚,不管是肺还是脾,常常是一套相类似的证状,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二)肺阴虚

特征:气短、干咳或吐黏痰、痰内带血(151)、咳声不扬(152)、咽干、音哑(153)。

共征:口舌干燥、舌苔干等津亏证。

基础证:邪热恋肺证。

【编按】肺阴虚=特征+共征(津亏)+基础证(邪热恋肺)。

邪热久恋,易伤津液,故邪热恋肺为其基础证。肺阴不足,多气短、咳声不扬、干咳或吐黏痰、痰内带血、咽干、音哑等。咳声不扬,俗称“咳半声嗽”。气短,多从气虚辨,谦斋为什么从肺阴虚辨,还把它放在了首位?这乍看起来有些费解,但仔细揣摩颇有道理。笔者理解,肺病的气短与心病的心悸相类似,心悸是心病的特征,不仅见于心血虚,心气虚也可见;气短是肺病的特征,不仅见于肺气虚,肺阴虚也常见。因为肺主气的功能与布津液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肺气虚则主气的功能失职,可引起呼吸气短;肺阴虚则津液不布,肺叶枯燥而肃降受阻,也可导致呼吸气短。从中可以看出,谦斋辨证常常不落俗套,关键在于能紧紧抓住脏腑功能的特点,辨证就显得相当活泼。

(三)肺阳虚 

特征:吐涎沫而不咳不渴、小便频数或遗尿(154);恶风、自汗、易感冒(155)。

共征:形寒畏风,舌质淡、苔薄白、逐渐形成等阳虚证。

基础证:呼吸短促、声音无力等肺气虚证。

【编按】肺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肺气虚)。

肺脏虚寒而津液不布,多见吐涎沫而不咳不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虚寒则上虚不能制下,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表阳虚则恶风畏寒、多汗、易感冒。

(四)肺气不宣

特征:喉痒、音哑、咳嗽、痰多薄白(156)、胸闷、喘促(157)。

基础证: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表证。

【编按】肺气不宣=特征+基础证(外感表证)。

肺气不宣多起于外感表证,风寒、风热均可见,故外感表证为其基础证。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这三方面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袭,皮毛闭塞,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证状。故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实际上,宣肺可用于多种证候,如宣肺疏表用于外感表证;宣肺发汗用于风水;宣肺利痰用于痰浊,取其宣肺而促进排痰,如常用杏仁、桔梗便是这个道理;宣肺利尿用于水肿,取其宣开肺气而促进利尿,也没有解表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单纯的宣肺是指治疗喉痒、咳嗽、痰多、气喘等肺脏的本身证状;广义的宣肺,不局限于宣肺疏表,还包括宣肺发汗、宣肺利痰、宣肺利尿等。本应从肺气不宣谈起,现在却倒过来从宣肺谈到它的适应证,这主要是便于理解和密切结合临床。

(五)肺气上逆

特征:咳嗽、喘促(158)、呼多吸少(159)、胸闷声粗(160),甚至喉如拽锯、窒塞欲绝(161)。

共征:自觉有气上冲、胸闷等气逆证。

基础证:湿痰或痰饮。

【编按】肺气逆=特征+共征(气逆)+基础证(湿痰或痰饮)。

肺主肃降,若有痰浊,逆气阻滞于肺,就会出现咳喘吸少等证。肺气上逆根源在于脾胃运化不及,不能化湿,积湿成痰。湿痰偏重在胃,痰饮则重在脾,二者的共同特征为痰多,易于壅塞上焦,引发胸膈满闷、气急、喉如拽锯,甚至窒塞欲绝,多用降气消痰以期缓解。

(六)肺气闭塞

特征:呼吸短促、鼻扇、面色苍白(162)、小便不利(163)。

基础证:外感表证。

【编按】肺气闭塞=特征+基础证(外感表证)。

肺气闭塞多见于小儿“肺风”和“麻疹”之逆证。小儿肺风,多因感受风寒或热邪郁于肺脏,寒热,咳嗽短促,严重的出现鼻扇,同时涕泪俱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因肺开窍于鼻,邪郁于肺,肺气闭塞,则清窍不通。治宜开肺为急,不可肃降,以麻黄为主药。若属于风寒者用华盖散,属于热邪者用麻杏石甘汤。肺为水之上源,肺闭则小便不利。

(七)肺热

特征:咽干、咽喉肿痛(164)、咳喘痰黏不爽、胸痛(165)、咳血(166)、口辣(167)。

共征:口渴、苔薄黄、脉滑数等实热证。

基础证:外感温邪或肝火。

【编按】肺热=特征+共征(实热)+基础证(温邪或肝火)。

肺热多起于外感温邪;或肝火旺,影响肺气清肃,易使肺脏亦热,表现为咳嗽、痰黏、痰内带血、咽喉不利等。温病初起,大多稍稍恶风,并很快消失,这时必须区别开始化热和已经化热。开始化热病仍在肺,为咳嗽加剧,口渴引饮,身热增高;已经化热病在胃,为反恶热,午后热势增高,渴喜冷饮,脉转洪大。邪热在肺,可在桑菊饮内加石膏;如果传里入胃,便用白虎汤清中焦为主,不再用肺经药了。

(八)痰热阻肺

特征:咳嗽、痰黏不爽(168)或咯吐黄痰(169)、喘促、胸痛(170)。

共征:口燥咽干、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热证。

基础证:温邪。

【编按】痰热阻肺=特征+共征(痰热)+基础证(肺热)。

痰热阻肺,多起于外感,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热互结,壅阻肺络,肺失清肃,为咳嗽、痰黏不爽等,进一步气喘、胸痛、高热。宜在清热化痰基础上,结合泻肺。倘若纯粹属于痰热恋肺,咳嗽不已,咯痰不利,则只须清肺化痰。

(九)痰湿阻肺

特征:咳嗽、痰多易出(171)、喘促、胸闷、胃呆恶心(172)。

共征:舌苔白腻、脉象弦滑等痰湿证。

基础证:胃湿。

【编按】痰湿阻肺=特征+共征(痰湿)+基础证(胃湿)。

痰湿阻肺与痰饮伏肺,均属内伤咳嗽。一般化痰药重在肺,而痰湿阻肺偏在胃,痰饮伏肺重在脾,因为痰湿的根源在于脾胃运化不及。前者多由湿浊暂时郁遏,病情较轻、较浅;后者多由中阳虚弱,病情较重、较久。痰湿阻肺者,胸满,咳嗽时作,痰多黏腻稠厚、色白,苔白厚腻。痰饮伏肺者,咳喘时作,痰多稀薄起沫、色白,苔白滑,怕冷,遇寒易发等。

(十)风寒束肺

特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咳嗽、痰白、咯吐痰利、喉痒、鼻塞流涕(173)。

共征:寒热、头痛、脉浮数等外感表证。

【编按】风寒束肺=特征+共征(外感表证)。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职司治节。外感表证,初起均有恶风恶寒,但风热犯肺初起恶寒不严重,大多稍稍恶风,并很快消失。而风寒束肺就表现明显,见风后怕冷更剧,即使在暖屋内没有寒气侵袭,也是全身觉冷。风寒束肺由风寒袭表与肺气不宣两组证候组成,证见寒热、头痛、无汗、咳嗽、喉痒、鼻塞流涕等。

(十一)风热犯肺

特征:发热、恶风、自汗出、头胀、口干、咳嗽、痰黏不爽、咽喉痛、鼻塞流涕(174)。

共征:发热、恶风、头胀、脉浮数等外感表证。

【编按】风热犯肺=特征+共征(外感表证)。

风热初起恶风不严重,大多稍稍恶风。因外感表证与肺脏有密切关系,故不论风寒或风热之邪,均有喉痒、咳嗽和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证状,但风温不似风寒严重,且鼻孔常有热感,咯痰不爽利,咽喉梗痛。而风寒之呼吸道感染证状比较严重,这可能与风寒无汗而肺气不得宣畅有关。

(十二)燥邪犯肺

特征:干咳无痰或痰黏不爽、咳甚胸痛、咽痛、鼻干、唇燥或微寒微热(175)。

共征:微寒微热、头胀等外感表证。

【编按】燥邪犯肺=特征+共征(外感表证)。

秋燥多发于秋初燥气流行季节,病在上焦,以刺激性干咳、呛咳无痰、鼻干、唇燥等为主证;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同于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酸痛等严重。谦斋认为,虽名为燥,但与外感温病有相近之处,治以风温剂中加入一两味甘寒滋润轻药即可,这不失为一个简捷思路。

参考文献:

⑥吴伯平.忆秦伯未老师的治学精神.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1):4.

五、肾辨证

(一)肾精不足

特征:眩晕、脑鸣(176)、耳鸣、耳聋(177)、迷惑善忘、齿浮动摇(178)、腰酸、脊背痛(179)、腿弱、足软、阳痿、早泄(180)、小儿五迟(181)。

基础证:咽干、五心烦热、遗精等肾阴虚证。

兼证:喘促、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证。

【编按】肾精不足=特征+基础证(肾阴虚)+兼证(肾不纳气)。

谦斋认为,肾精亏虚多因先天不足、用脑过度、性欲不节或长期遗泄所致。而患有遗精的人,肾阴往往亦虚,故肾阴虚为其基础证。从谦斋归纳的精虚证状来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①脑力不足,为头眩脑鸣、耳鸣、迷惑善忘、思维迟钝;②主骨、作强的作用低下,为齿浮动摇、腰酸、背痛、腿弱、足软;③性功能衰退,为阳痿、早泄等。一般认为,阳痿多见于肾阳虚,而谦斋则从肾精虚辨(亦从肾阳虚辨,详见“肾阳虚”条文),其机理何在?笔者认为,阳痿之证,阳虚不能亢奋实为重要原因,是临床常见证候之一;但肾精亏乏而精液减少,亦可导致阳痿,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根据《内经》人年四十阴气自然衰退的说法,50岁的男子多见阳痿,但他们大多肾阳不虚,其道理就在于自然衰退很少有偏寒偏热的现象,只是精气衰退而已。从中可以看出,谦斋辨证常常角度新颖,乍看起来有些费解,但仔细品味,却有拨云开雾之感。对于肾精虚的辨证技巧,笔者有两点体会:一是肾主骨的作用方面出现了两个异常证状者,便可认定为肾精虚;一是肾精在脑力、主骨和性功能上,出现了两方面异常证状者,也可认定为肾精虚。为什么要强调但见其二呢?因为一般认为,腰酸是肾精虚的特征,但肾阴虚、肾阳虚也可见。这样看来,单凭一个腰酸证状就判断为肾精虚,显得不充分,只有“但见其二”判断起来才比较有力度。总之,辨证是要有一定客观指标的,同时又是灵活的。

(二)肾阴虚

特征:眩晕、耳鸣、夜间咽干(182)、腰酸膝软、足胫无力、遗精(183)、头面烘热(184)、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骨蒸潮热(185)、舌光无苔(186)。

基础证:温邪恋肺或肝血虚内热。

【编按】肾阴虚=特征+基础证(温邪恋肺或血虚内热)。

温邪久恋,肺阴亏乏,常常累及肾阴;或肝血虚内热,日久亦能损及阴分。故温邪恋肺和血虚内热为其基础证。肾阴虚,堪称中医的难解之题。一般认为,肾阴虚者肾精亦虚,可是肾阴虚多见遗精,而肾精虚反见阳痿,这又如何解释?肾阴虚与肾精虚到底是什么关系?对此,笔者试作如下探讨:①肾阴虚证候结构:肾阴虚,往往先见眩晕、咽干、腰酸;进一步头面烘热、颧红、骨蒸潮热;兼见遗精、盗汗等阴虚热扰之象。所以,肾阴虚作为一个完整的证候,应由单纯的肾阴虚(无明显内热现象)、内热及阴虚热扰等三组证候组成。②肾阴虚与肾精虚之相同证状:肾阴虚,多见眩晕、耳鸣、腰酸等,肾精虚亦见这些证状。于是,一般多以为肾阴虚包含肾精虚,即肾阴虚者肾精亦虚。这样看来,肾阴虚与肾精虚尽管这些证状相同,但病理却各异。一为肾脏阴液亏乏,脑与筋骨失其滋润;一为精亏脑髓空虚,脑与筋骨失其奉养。③肾阴虚与肾精虚之矛盾证状:遗精与阳痿,是截然相反的证状。可是,肾阴虚多见遗精,而肾精虚反见阳痿。前者由于阴虚热扰精室,属于性功能亢奋;后者肾精亏乏而精液减少,亦可导致阳痿,属于性功能低下。④肾阴虚与肾精虚之寒热属性:肾阴虚由单纯的肾阴虚阶段,进一步演变为阴虚内热,多从热化。肾精虚,主要表现为主骨、脑力和性功能异常。谦斋又进一步指出,肾司藏精,为水火之窟,精虚则性欲特别衰退,兼见气短、形寒等肾不纳气和阳虚现象(187)。从中可以看出,肾精虚者多从寒化。⑤肾阴虚与肾精虚方药对比:治肾阴多用滋液养阴,治肾精多用厚味填补。前者偏于清补,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常用药为生地、龟板、鳖甲、天冬、女贞子、旱莲草、石斛等;后者偏于温补,方如河车大造丸、七宝美髯丹,常用药为熟地、黄精、桑螵蛸、菟丝子、沙苑蒺藜、紫河车、补骨脂等(188)。但必须指出,“肾阴虚者肾精亦虚”的习惯思维,是应当反思的。

(三)阴虚发热

特征:头面烘热(189)、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骨蒸潮热(190)、舌光无苔(191)。

共征:心烦、舌红、脉细数、逐渐形成等虚热证。

基础证:肾阴虚。

【编按】阴虚发热=特征+共征(虚热)+基础证(肾阴虚)。

阴虚发热亦称虚热,多起于肾阴虚,由于体内阴液亏乏,难以秘阳,则虚热内生。虚热,是在阴虚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也可把虚热看成是肾阴虚的继发证。而单纯的肾阴虚,往往不具有明显的内热表现,这是肾阴虚病理演变的两个不同阶段。阴虚发热与血虚发热相似,血虚发热则小有烦劳即热,有时亦下午发热,缺乏规律,轻者身不发热,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汗出;阴虚发热多在下午,自觉热在肌骨之间蒸发而出,并有五心烦热,盗汗等。

(四)虚火上炎

特征:头痛(192)、面热(193)、面赤(194)、耳鸣、鼻衄(195)、咽痛(196)、口疮(197)、齿痛(198)、齿衄(199)、目赤(200)、下肢反冷(201)或足冷(202)。

共征:上热下寒证。

基础证:肾阴虚。

【编按】虚火上炎=特征+共征(上热下寒)+基础证(肾阴虚)。

虚火,多起于肾阴亏乏,水浅不养龙,火性炎上,出现面热、咽痛、齿痛、目赤、咯血等冲逆现象。虚火与实火有些相似,均见面红、咽疼、齿痛、目赤、齿衄、足冷等头面五官及下肢寒冷现象。但实火其势急,多为红、肿、疼痛,出血较多;虚火其势缓,多微红、微肿、微痛,出血较少。如虚火之咽喉证状,多微痛、微有红肿;口疮有白斑,但色淡红;齿衄为睡时牙缝渗血,牙龈不肿;咯血为偶有血丝,或痰带血块等。谦斋指出,虚火犯上,病位在肝肾,尤以肾为主,证见面红、目赤、咽痛、不眠头痛、下肢反冷。治宜一方面滋养下元,药用生地、白芍、玄参;一方面潜降虚火,药用石决明、牡蛎、龟板;虚火甚时,以少量肉桂引火归原(203)。虚火上炎,还包括水寒不藏龙。谦斋在“咽喉”辨证中指出,由于阳虚,而无根之火上扰,证见咽喉微痛、不红不肿、手足不温、脉象微弱,亦属虚火上炎,即阴损及阳,治宜附桂八味丸引火归原(204)。

(五)浮阳上越

特征:面红如妆(205)、鼻衄、咽痛、齿浮(206),甚则喘逆头汗(207)、不烦而躁、水饮不思、舌尖红(208)、足胫寒冷(209)。

共征:上热下寒证。

基础证:肾阳虚和阴寒内盛。

【编按】浮阳上越=特征+共征(上热下寒)+基础证(肾阳虚和阴盛)。

浮阳上越,多起于肾阳虚。由于肾阳衰弱,阴盛于下,使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那么,浮阳上越的主因究竟是肾阳衰弱呢?还是阴寒内盛?阴寒内盛是从肾阳虚而来,转而成为致病的因素,应以阴寒内盛为主因。很明显,如果单是肾阳虚,不会有上热下寒的证候。浮阳上越的证状比较复杂,这一方面由于病因不是一个,主次不易分清;另一方面寒热错杂,真假难辨。在剖析寒热真假时,应细心辨别:①假象的部位、比例:假象多在头面五官,热象仅占其证之一二;真寒充斥于内外,寒象约占其证之七八。虚火上炎与此证相反,上热约占其证之七八,而下寒仅占其证之一二。②假象自相矛盾:如面红似酣,却浅红娇嫩;齿虽痛,却不红不肿;虽躁动不宁,却神疲不烦;口虽干,却不渴,或喜热饮;舌尖红,却苔白滑等自相矛盾的证状。

(六)相火偏旺

特征:耳鸣、梦遗(210)、早泄、咽干、喉痛、腰酸、小便黄赤(211)、面热足冷(212)。

共征:上热下寒证。

基础证:肾阴虚或心火旺证。

【编按】相火偏旺=特征+共征(上热下寒)+基础证(肾阴虚或心火旺)。

谦斋指出,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生理违反正常时亦能为害。常见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213)。从中可以看出,相火(即命门火逆)不同于肝胆之火,肝胆之火是实火,而相火是“部分实火”,即虚实夹杂。一般说来,相火有两种表达方式,一为相火偏旺(因火旺引起阴虚),一为水亏火旺(因阴虚引起火旺)。前者实火比阴虚突出,后者阴虚比实火明显,或二者并重。相火之实火见证为耳鸣、梦遗、喉痛、小便黄赤等。其中“喉痛”一证,由于肾脉循喉咙,系舌本。当相火循经上扰于咽喉要道时,多见喉痛,这与肾阴虚而见咽干之特征是相通的,均应予以重视。相火与肾精虚、肾阴虚均见耳鸣,这如何鉴别?相火之耳鸣近于实,肾精虚、肾阴虚之耳鸣属于虚。谦斋鉴别耳鸣的经验:无论耳鸣如蝉、如潮、如风等,用手按压之,鸣减者属虚,按之如故者属实。相火亦见面热足冷,其机理何在?笔者为此思考良久,仍有所惑。初步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命门之火处于机体的中心位置(即两肾之间),故温煦可达四末,即全身温暖。当相火偏旺而循经上扰时,生理性命门之火也随之上逆,则全身之热源重心上移,故足不得温养而冷。虚火上炎,也是类似的道理,由于离位之龙火上僭而重心上移,故下肢也冷。相火偏旺、虚火上炎和浮阳上越,同为上热下寒,但相火旺、虚火上炎是病机的真实反映,寒热俱真,而浮阳上越是上假热下真寒。前者为阴阳盛衰所为(相火偏旺为阳盛阴虚,虚火上炎为阴虚阳盛),后者为阴阳格拒而致。“上热下寒”如同“腰酸”,是肾病的特征,不仅见于相火旺,还见于虚火上炎、浮阳上越等多种证候。这些临床的特殊性规律,都是前人的经验结晶,应当细心领会。

(七)肾气不固

特征:小便频数(214)、夜间多尿(215)、小便余沥(216)、小便失禁(217)、小便夹精(218)、滑精(219)。

共征:倦怠、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证。

基础证:肾精不足证。

【编按】肾气不固=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肾精虚)。

肾气不固多起于肾精不足。肾气不固则膀胱失约,多见小便频数,小便后滴沥不禁,甚则小便失禁。肾气虚则精关不固,小便后流出精液,不觉疼痛,或滑精。

(八)肾不纳气

特征:气逆喘促、呼多吸少(220)、汗出(221)、小便频数(222)或小便不禁(223)。

共征:气短、乏力、逐渐形成等气虚证。

基础证:肾精不足或肺气虚证。

【编按】肾不纳气=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肾精虚或肺气虚)。

肾不纳气,常见于咳喘经久之肺气虚患者,又因肾精虚者气亦衰,故肺气虚和肾精不足为其基础证。一般医书多认为,肾不纳气为气短喘促,而肺气虚亦见气短喘促,二者有何区别?肺气虚是呼吸短促,呼气、吸气均短,频率加快;肾不纳气则呼气延长,吸气缩短,频率往往不快,也就是说,肾不纳气之呼吸,既短又长,所谓“气短”是不确切的。

(九)肾气虚

特征:喘促、呼多吸少(224),汗出(225)、小便频数(226)、小便余 沥(227)、小便不禁(228)、小便夹精、滑精(229)。

共征:气短、乏力等气虚之证。

基础证:肾精不足或肺气虚证。

【编按】肾气虚=特征+共征(气虚)+基础证(肾精不足或肺气虚)。

五脏气虚辨证,唯独肾气虚分为两个证候,即肾不纳气和肾气不固。笔者注意到,关于肾不纳气辨证,谦斋有个明显的特点,认为肾不纳气和肾气不固往往并见,多表现为气逆喘促、呼多呼少,同时又兼见小便频数、小便不禁等肾气不固(230)之证。这就提示我们,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当统一。根据谦斋的临床经验,统一后的肾气虚应包括肾不纳气、膀胱失约和精关不固等三方面证候,使得五脏气虚辨证趋于规范。

(十)肾阳虚 

特征:畏寒、神疲欲寐(231)、手足清冷、四肢厥逆(232);腰冷(233)、背冷(234)、腰背冷(235)、腰背酸痛(236)、下肢畏寒(237)、足冷(238);小便清长(239)或小便不利(240)、泄泻或便秘、二便不禁或二便不通(241);阳痿、阴囊冷、精冷无子(242)。

共征:畏寒、四末不温等阳虚证。

基础证:脾阳虚证或肾气虚证。

【编按】肾阳虚=特征+共征(阳虚)+基础证(脾阳虚或肾气虚)。

肾阳虚,常见于脾虚水肿、痰饮经久之患者,肾阳虚亦多起于肾气虚,故脾阳虚和肾气虚为其基础证。肾阳虚牵扯面广,证状又矛盾复杂,如全盘托出,常令初学者发懵。笔者思考多年,终有所悟。现将肾阳虚的证状,简要分为4类:①全身证状:畏寒、神疲欲寐、四末不温;②肾经证状:腰冷、背痛、下肢畏寒、足冷;③二便异常: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泄泻、或便秘、二便不禁或二便不通;④性功能衰弱:阳痿、阴囊冷、精冷无子。但欲寐,见于少阴病提纲。谦斋在表述“但欲寐”一证时,常在前面加上“神疲”二字,如他在“嗜睡”一节中指出:“阳虚证见神疲欲寐、畏寒踡卧,宜温少阴,用附子理中汤。”其用意何在?笔者分析,因为“但欲寐”即“失眠”,“但欲寐”是指没有精神,连眼皮都不想睁,总想睡觉,可又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由于心肾不交,这样的患者内心有种说不出来的冷,让你无法入眠,其身体处于“踡卧”状,便是有利之明证。笔者注意到,谦斋称肾阳虚轻证为“神疲欲寐”,重则为神衰恍惚(243)。所以,“但欲寐”一症,最宜深究。关于肾阳虚的腰背证状,谦斋有4种表述:腰冷、背冷、腰背冷、腰背酸痛。腰部的表现,有腰酸而不痛的,没有痛而不酸的。故轻则腰酸,重则腰痛。腰冷,有时往往与酸、痛同时出现,如腰冷痛、腰冷酸痛。腰酸、腰痛,多见于肾精虚、肾阴虚和肾阳虚,是肾病的特征,而腰冷是肾阳虚的特征。对于肾阳虚来说,腰酸、腰痛虽不如腰冷的特异性程度高,但在没有腰冷证状情况下,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笔者还注意到,谦斋在肾阳虚辨证时,常常提及脊背证状,俗称背冷、背痛、腰背冷、腰背酸痛,这是为什么?初步分析,督脉主一身之阳,循于脊内,部分与肾经会合,与肾命有密切关系。故谦斋特别看重脊背证状,即使脊背不冷,仅见脊背酸痛,也可认定为肾阳不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腰背的背,实际上是背部的脊。当脊背与腰连在一起表述时,习惯说成是腰背冷、腰背酸痛。肾阳虚有多方面的证状,它们之间并非有主次之别,有时临床但见其一,便可认证。肾阳虚还可以出现完全相反的证状,如小便清长与小便不利,泄泻与便秘,二便不禁与二便不通等。然而同出肾阳虚之病理,其病机不同,证状亦不同。如肾阳虚不能约束二便,则二便不禁;相反地肾气虚寒则气化不及,亦能使二便不通。

(十一)阳虚水泛

特征:全身浮肿、下半身明显、小便短少(244)、腰冷、腰背酸痛(245);痰饮咳嗽、气喘,甚则汗出、足冷、小便频数不禁(246)。

共征: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紧等阴寒证。

基础证:脾阳虚证。

【编按】阳虚水泛=特征+共征(阴盛)+基础证(脾阳虚)。

阳虚水泛,多见于脾阳虚水肿、痰饮经久之患者,故脾阳虚为其基础证。命门之火,有协助脾阳温运和司膀胱气化的作用。水湿停留,本应从燥湿和通利小便来直接治疗,但由于命门衰弱而影响脾和膀胱功能,导致水湿停留,溢于肌肤,出现全身浮肿、下半身明显、小便不利、腰酸等。痰饮病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怕冷,精神疲惫,活动后即觉气促。痰饮轻者咳嗽、气喘,甚则气急喘促、汗出、足冷、小便频数等。阳虚水泛引起的水肿是本虚标实,水泛为痰所致的痰饮是上实下虚。由于病机不一样,治法有所出入。

第五节 五行生克辨证十六型

五行生克辨证法则:一个条件: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本身之气有余则相克相侮;两个前提:必须以内脏为基础,必须依据具体病情来辨证论治;三个要领:必须双方考虑,必须分清主次,必须根据具体病情是否需求来决定;四个原则:补母、泻子、抑强、扶弱。

一、水不生木(肾阴肝血不足)

【主证】肾阴不足,为头晕、耳鸣、夜间咽干、腰酸;阴虚生内热则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肝血不足,为目眩、不耐烦劳、筋惕肉[插图]、妇女经少、经淡、经闭;血虚生内热为小有烦劳即能引起低热,轻则但觉头面烘热,手足心烦热汗出。

【辨】水不生木,即肾阴虚不能养肝,临床惯称肝肾阴虚,但确切提法为肾阴肝血不足;水不生木,初起先见单纯的肾阴肝血不足,进一步可出现阴虚内热证和血虚内热证,且易引起肝阳上扰化风,兼见偏头痛、肢麻颤抖等。

【治法】

1.滋水涵木法。

2.滋肾养肝法。

3.滋补肝肾法(即平衡的补法,以下从略)。

【论】滋肾养肝法,即以滋肾为主佐以养肝,方如归芍地黄汤;如风阳鼓动,应以滋阴养血为主,佐以潜阳息风治标,方如三甲复脉汤和大定风珠之类。滋肾阴:生熟地、山茱萸、龟板、鳖甲、天冬、女贞子、桑椹;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潼沙苑、阿胶、黑芝麻;息风潜阳:龟板、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珍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二、木不生火(肝心虚弱)

【主证】肝血不足,为目眩、不耐烦劳、筋惕肉[插图];心血不足,为心悸、少气、健忘、失眠,进一步出现心慌、脉象细弱结代等心气虚证。

【辨】木不生火有三种情况:①肝心血虚,即肝血虚不养心,心血亦虚;②肝血心气不足,先有肝血虚,继而出现心气虚;③肝心虚弱,先有肝脏气血虚,而后心血、心阳虚弱。

【治法】

1.补肝养心法。

2.温养心肝法。

【论】治疗肝心血虚,方如加减复脉汤,其中白芍、阿胶补肝,生地、麦冬养心;进一步温养心肝,方如养心汤,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且肉桂既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潼沙苑、阿胶、黑芝麻;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三、火不生土(肾脾阳虚)

【主证】肾阳虚为腰背冷、下肢畏寒;脾阳虚为食后艰化,大便稀薄,或水湿积聚,肢体浮肿。

【辨】五行分配以火属心,但在临床上多指命火,即肾阳衰弱,不能温脾。故先有肾阳虚,继而出现脾不健运证。

【治法】

1.益火补土法。

2.温肾健脾法。

3.温补脾肾法。

【论】肾脾阳虚证候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就不能忽视健脾。如真武汤就用了白术、茯苓、生姜健中温中,四神丸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的如《伤寒论》以理中汤治太阴病,加入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常法。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胡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四、火不生土(心脾阳虚)

【主证】心阳虚弱,每逢阴雨、夜间感觉心慌心悸,重则心痛胸闷;脾阳虚,为眩晕、胸脘痞满、咳嗽痰多等痰饮水气证。

【辨】临床上多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如忽视了心火与脾阳的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规律来讲,就很难说通了。心火衰微不能温脾,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于痰饮证或水气凌心证。

【治法】

1.益火补土法。

2.通阳健中法。

【论】张仲景治痰饮用苓桂术甘汤,治水气上凌之心悸用桂苓草枣汤,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健运。脾肾阳虚与心脾阳虚同属火不生土,但温命火用附子,而温心阳用桂枝。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五、土不生金(脾虚肺脏气津两虚)

【主证】脾虚为食少、便溏;肺脏气津两虚,为气短、干咳或吐黏痰、咯血、口干、多汗、畏风。

【辨】土不生金,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脾虚为食少、便溏,后天化源不足,使得肺脏不得滋养而气津两虚。至于一般所说的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言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生金有区别。

【治法】

1.培土生金法。

2.补养肺脾法。

【论】土不生金,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滋养。方如参苓白术散用山药、扁豆、薏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入肺脾两经。治肺脾气虚证,与土不生金有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即补中益气汤加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补脾胃中气: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六、金不生水(肺津肾阴不足)

【主证】肺津亏,为气短、干咳、口渴;肾阴虚,为头晕、夜间咽干、腰酸,进一步出现颧红、潮热、盗汗等阴虚内热证。

【辨】金不生水,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先有肺津亏,继而出现肾阴不足证。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而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但与金不生水有别,此则肾阴虚在先,而后出现肺津不足证。

【治法】

1.补肺滋肾法。

2.滋养肺肾法。

3.金水相生法。

【论】金不生水,治宜百合固金汤补肺滋肾。如果肾阴亏耗,虚火上炎消烁肺津,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麦味地黄丸。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法。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滋肾阴:生熟地、山茱萸、龟板、鳖甲、天冬、女贞子、桑椹。

七、木克土(肝气犯胃扰肠)

【主证】肝气,为头胀、胁痛、少腹胀;胃气滞,为食呆、脘腹胀痛、频作嗳气;肠气滞,为肠鸣、腹胀脐痛、频作矢气。

【辨】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肝旺指肝气,脾弱包括胃肠气滞。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出现腹痛、肠鸣、泄泻等。

【治法】

1.抑木扶土法。

2.疏肝和胃法。

【论】治疗肝气犯胃,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调气汤。肝气犯胃扰肠,为泻时腹痛肠鸣,治宜敛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方如痛泻要方。疏肝气:如柴胡、芍药、枳壳、枳实、青皮、陈皮;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

八、木不疏土(肝郁脾虚)

【主证】肝郁,为多疑善感、忧郁沉闷、胸胁痞满、妇科月经不调;脾虚,为食少艰化、腹满便溏。

【辨】木不疏土,即肝郁脾虚。肝郁与肝气恰恰相反,肝气是作用太强,疏泄太过,故其性横逆;肝郁是作用不及,疏泄无能,故其性消沉。木不疏土,是肝不能疏泄条达,脾不能健运生化,因而是肝郁脾虚。

【治法】舒肝健脾法。

【论】治疗肝郁与肝气,虽同用理气,柴胡也通用,但细析之,治肝气横逆,应泄其有余,药性可偏于克伐之品,方如柴胡疏肝散。舒肝:如川楝子、青橘叶、玫瑰花、柴胡、白芍;健脾:白术、茯苓、煨姜、砂仁。

九、土反克木(脾湿肝郁)

【主证】脾胃湿阻,为食呆、呕恶、脘痞腹满、大便不实、舌苔厚腻;肝郁,为忧郁、胸胁痞痛。

【辨】土反侮木,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即木不疏土的后果。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脾胃湿阻,影响肝气条达,出现土壅木郁之证候。

【治法】和中化湿法。

【论】土反克木,治宜和中化湿为主,佐以舒肝。方如解肝煎,此方名为解肝煎,实际上除白芍养肝、苏叶兼能芳香舒气外,均为化湿行滞、调理脾胃之品,适用于土壅木郁的证候。这里解肝的意义是在于解肝之围,而不是直接治肝,用于肝脾证候而脾胃湿阻证状明显的,常以此方和中化湿为先。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香橼、柴胡、苏罗子、荔枝核;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皮。

十、土不克水(脾虚水泛、肾阳不振)

【主证】脾阳虚,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肢体浮肿,伴见中气不足;肾阳不振,为腰酸、形寒、足冷。

【辨】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滥,成为水肿胀满,其特征为大便通利、小便不长。脾不制水,亦能影响肾脏功能,出现腰酸、形寒、足冷。

【治法】

1.敦土利水法。

2.温脾利水法。

【论】土不克水,当温运脾阳,方如实脾饮,名为实脾,不同于一般补脾,含有水去则脾自实的意思,以温运中焦为主,佐以行气、利尿,兼顾温肾。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胡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通草。

十一、水反克土(肾虚水泛、寒湿困脾)

【主证】肾虚水泛,为腰酸、腰痛、畏寒、肢冷、全身浮肿;寒湿困脾,为食欲不振、腹满、身重、大便不实。

【辨】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土不克水与水反克土证类似,但土不克水是其本在脾,其标在肾,而水反克土则与之相反。

【治法】温肾健脾法。

【论】水反克土,当温肾阳,用金匮肾气丸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以治标。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胡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通草。

十二、水克火(肾阴郁遏心阳)

【主证】肾脏寒水之气上逆,脐下跳动,有气从小腹上至心;心阳不振,为胸闷心悸,甚则胸膈窒塞,心慌汗出。

【辨】水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

【治法】

1.通阳制水法。

2.扶阳逐阴法。

【论】水克火,治宜桂枝加桂汤通阳制水。如果水气内停,命门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证状,当用真武汤扶阳逐阴。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胡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通草。

十三、水不克火(肾阴虚心火旺)

【主证】肾阴不足,为头晕、咽干、腰酸、遗精;心火旺,为心烦、失眠、舌尖红刺。

【辨】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酸、心烦失眠。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治法】

1.补北泻南法。

2.滋肾清心法。

【论】水不克火,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因本方重在治心血虚而君火旺)加生地滋肾。至于一脏本身水不制火的肾阴虚而相火旺,当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滋肾阴:生熟地、山茱萸、龟板、鳖甲、天冬、女贞子、桑椹;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心、灯心;清命火:黄柏、知母。

十四、火克金(心火灼肺、肺热津伤)

【主证】心火旺,为心烦、失眠、舌尖红刺;肺热,为咳嗽痰黏不爽、咽喉肿痛。

【辨】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津。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黏、咽喉不利等。

【治法】

1.泻火清金法。

2.清心润肺法。

【论】火旺克金,治宜泻心清金,方如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栀、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心、灯心;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

十五、火不克金(心肺阳虚)

【主证】心阳虚弱,每逢阴雨、夜间感觉心慌心悸,重则心痛胸闷;肺阳虚,为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频数而遗尿,恶风、自汗、易感冒。

【辨】火不生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脏虚寒证。由于“心移寒于肺”,肺气萧索,证见吐涎沫而不咳不渴,小便频数而遗尿。

【治法】养心温肺法。

【论】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为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炙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十六、木反克金(肝火偏盛、肺失清肃)

【主证】肝火偏盛,为头胀、口苦、急躁恼怒、胁痛;肺失清肃,为咳嗽、胸闷、喘促。

【辨】木反克金,即肝火偏盛,气火上逆犯肺,影响肺气清肃,此时肺脏亦热,惯称木火刑金,证见胸胁满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弦数等。

【治法】泻肝清肺法。

【论】木反克金,治宜泻肝清肺,方如化肝煎,酌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加龙胆草、芦荟以泻火。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第六节 辨证格式

为了临床上便于掌握运用“辨证论治”这一法则,试拟辨证格式图1-1如下,愿意提供商讨:

图1-1 辨证格式

使用这图表的方法是,每一个病都有主证,在听取病人主诉和了解一般病情之后,首先抓住主证进行询问。问的时候心中要有打算,就是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把得到的材料进行全面研究,作出初步印象。当然这不是肯定的,可能还会否定。其次,将病人所述和所要了解的兼证包括脉、舌、气色等进行辨别,辨别兼证应与主证同样地细致询问,作出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再把两方面的初步印象结合起来,作出总的诊断,即是证候。这两方面的初步印象,可能有些是统一的,有些是不能统一的,但那些是主,那些是次,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第一步。根据诊断定出治疗方针,就是治法。这里所确定的治法,仅仅是一个原则,依据它来处方,还需要从病的轻重、禁忌和患者体质及服药经过等加以考虑,便是论治的阶段了。这是第二步。从论治的结果选方用药,分别君、臣、佐、使拟出处方,这是第三步。到此,已完成了辨证论治,也就是从诊断到治疗一个疾病的全部过程。这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理,第二步是法,第三步是方药,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以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的。

有了这样一个格式,遇到复杂疑难的病证,可以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至于简单的病证,虽然在辨证程序上不必如此复杂,但是心中盘算的方法还是一样的。因为只有通过全面的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处方,并能看到别人的处方是否正确。

【注释】

(1)犀角:现用水牛角代,下同。

(2)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7)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7,19.

(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0)唐宗海著.秦伯未批校.医学见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8.

(1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1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1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1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2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2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2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2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2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2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2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2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2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2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3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3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3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6)李英麟.中医肝病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江苏中医,1965,(5):4.

(3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98,3,3,93,4,4,94,69,97,174,185,3,4,98,202,94,3,4,96,95,4,175,97,175,97,97,175,97,97,175.

(38)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7,19.

(3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4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4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4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4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31,116,214,192,211,211,167,225,115,31,31,37,34,45,50,145,160.

(4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4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46)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3.

(4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4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4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5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5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52)秦伯未.心绞痛诊治一得.浙江中医杂志,1981,(9):387,387,389.

(5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5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55)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14.

(5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57)秦伯未.心绞痛诊治一得.浙江中医杂志,1981,(9):387,387,389.

(58)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59)秦伯未.心绞痛诊治一得.浙江中医杂志,1981,(9):387,387,389.

(6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6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6,113,180,112,112,157,184,94,54,180,146.

(6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6,6,6,6,179,6,64,34.

(68)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6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7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71)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4,24,30.

(72)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7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74)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7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7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7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78)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7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80)秦伯未.中医入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4.

(8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8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8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84)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8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8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87)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4,24,30.

(8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8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9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9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92)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4,24,30.

(9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9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9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9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97)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98)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9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00)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101)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102)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10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0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0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0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0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0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0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1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1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1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1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19)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20)李英麟.谈淡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辨证与治疗.江苏中医,1963,(11):9,9,9,9,9.

(12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22)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2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2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2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2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2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28)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2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3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3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3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33)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3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3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3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37)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4,24,30.

(13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39)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4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4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42)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43)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3,214,225,212,229,229,240,203,203.

(14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00,186,19,19,113,180,204,171,215,34,10,170,171,4,128,196,202,160,113,133,65,133,66,113,196,127,197,67,205,133.

(14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62,28,28,28,7,35,28,39,35,69,69,48,44,163,7,8,44,44,44,184,200,13,8,8,33,12,182,12,13,185,161.

(14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4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4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49)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5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5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52)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6.

(15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5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5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56)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5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5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59)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6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61)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6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6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64)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6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6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6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6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69)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7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7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78,94,176,178,178,61,65,176.

(172)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7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7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29,29,20,29,49,9,9,50,75,50,50,50,56,56.

(175)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9,239,240,85,214,214,480,480.

(176)秦伯未.中医入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2,42,31.

(17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7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179)秦伯未.中医入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2,42,31.

(18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18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8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83)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18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8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18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87)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188)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18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9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19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92)王凤岐,吴大真,吴伯平.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8,3(6):50,50,50,50.

(19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94)王凤岐,吴大真,吴伯平.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8,3(6):50,50,50,50.

(195)朱云达.秦伯未治疗虚劳和头痛的经验述要.浙江中医杂志,1985,(6):244.

(19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19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198)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199)朱云达.秦伯未治疗虚劳和头痛的经验述要.浙江中医杂志,1985,(6):244.

(200)王凤岐,吴大真,吴伯平.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8,3(6):50,50,50,50.

(20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0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03)王凤岐,吴大真,吴伯平.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8,3(6):50,50,50,50.

(20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0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06)朱云达.秦伯未治疗虚劳和头痛的经验述要.浙江中医杂志,1985,(6):244.

(20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08)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0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11)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12)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13)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1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5)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8)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1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20)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21)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22)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23)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2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25)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26)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27)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28)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2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30)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3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32)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3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3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35)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36)杜怀棠.简述糖尿病的证治.江苏中医,1965,(4):7.

(237)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0,18,68,68,155,155,24,202,10,10,11,163.

(238)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239)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40)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41)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42)秦伯未.金匮要略简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4,25.

(243)杜怀棠.简述糖尿病的证治.江苏中医,1965,(4):7.

(244)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55,25,94,37,76,37,76,8,54,69,84,8,88,8,177,8,211,215,212,214,216,211,212,186,148,125,107,210,213,204,186,20.

(245)武泽民.对于慢性肾炎辨证施治的初步探讨.江苏中医,1965,(6):7.

(246)秦伯未著,吴大真,王凤岐辑.秦伯未医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34,235,216,216,216,202,214,214,240,83,240,240,240,240,83,239,240.

—— 2023.09.16.xz.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