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篇就提到,“夫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意思就是说,当脏腑生病的时候,想要治疗,就要顺着这个脏腑的“脾气”来,才能精准打击。
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明教授也说到,只有让脏腑觉得舒服了,对了它的脾气,才能让它乖乖听话,正常干活。
五脏当中最为重要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君主之官——心脏。那么,心脏的个性是什么?如何顺应它的个性,精准治疗、有效养生呢?
心脏最怕堵
两个经方预防、调理
陈明教授曾接诊过一位有顽固性失眠的女性患者,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又频繁醒,同时还伴有大便秘结等症状,之前尝试了各种镇定安眠的药,还有各种清肝火、清心火的中药效果都不明显。
陈明教授辨证后,认为她是“火”堵心导致的失眠,除了要清心火,还要疏通“心”路,让火出去才行,给开了一个顺应“心”性的药方,患者吃了不到一个月,病情就基本好了。
心是君主之官,主要起两大作用,一是主血脉,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二是主神明,掌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它的个性特点就是最怕堵,其次怕烦、怕累。养心也好,治心病也好,首先就要防它堵。一旦心堵了,它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也就罢工了。
就比如,如果痰热堵于心,就会影响到情志方面,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如果痰瘀堵于心,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状。
“火”堵心:导赤散
因为心脏不像肺那样和外部通着,所以,“火”堵心时,清心火的同时,还要找条路让火出去,这就需要和心脏相表里的小肠来“共苦”,让火从小肠出去。
导赤散
组方:生地、竹叶、通草、生甘草梢。
方解:生地清心火,竹叶、通草清热、利水、通淋,打通小肠的通路,生甘草梢清热。
“瘀”堵心:丹参饮
心脏出现了瘀滞,老是胸闷气短的人,可以喝丹参饮来进行调理。
另外,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肥胖、高血糖的人,也可以隔三差五的喝一回,打扫一下心血管里的“垃圾,预防瘀堵。
陈明教授介绍,血液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丹参饮采用活血的药配合理气的药,脉管就更容易通了。
丹参饮
组方:丹参、檀香、砂仁。
方解:丹参活血化瘀,同时还有补血的效果,主要针对心血管里面的瘀滞。檀香、砂仁可以理胸胃之气。
如果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脏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心脏还怕累和烦
一汤一饮针对调理
除了堵之外,心还怕烦、怕累。
心烦:栀子豉汤
心烦分两种,一种是亢奋性的,会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另一种是抑制性的,会出现没有精神、老是唉声叹气、反应迟钝、健忘等表现。
用只有两味药的栀子豉汤就能辅助调理,栀子清热除烦、豆豉宣发郁热。
先煮栀子,后加豆豉,取汤服用即可。
心累:酸枣仁饮
心累除了会导致失眠、健忘,还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干点什么却没心气去干、口干舌燥等表现。
止心累的酸枣仁饮
组成:酸枣仁、炙甘草、知母、川穹、茯苓。
方解:酸枣仁安神、养心血、养肝血,川穹疏通心脉、疏肝,知母清除烦热,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注意:舌苔厚腻人群不适用。
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只有顺应心脏的个性:怕堵、怕烦、怕累、喜欢疏导抚慰,才能精准治疗、有效防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372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