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诊治各种慢性疼痛或长期反复的顽固性疼痛。治疗手段主要以微创介入为主,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疼痛科的一项常用微创介入技术。
腰交感神经节阻滞及毁损术
一、何为腰交感神经节
腰交感神经干由3-5对腰交感神经节组成,其中腰2神经节起重要作用,腰交感神经分布到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道及盆腔脏器,跟着血管分布到下肢,支配下腹部脏器,下肢,腰和骶推管血管的感觉和运动。
交感神经在疼痛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离断相应的交感神经可导致对应区域的神经性痛觉和缺血性疼痛消失。长时间阻断腰交感神经功能,可达到持续性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消除异感、减轻疼痛的作用。
因此,进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或切断腰交感神经节使其所支配的区域的全部血管保持持续扩张,改善组织血液和营养供应,减轻血管痉挛性或缺血性疼痛,常可以缓解腰腿部血管性或交感性反射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症状。
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或毁损适应证
1.伴有下肢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疼痛,如灼性神经痛,截肢后幻肢痛、残端痛、CRPS等。
2.伴有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所致的疼痛,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雷诺斯病和红斑性肢痛等,经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
3.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4.其他如老寒腿、股骨头坏死等。
三、腰交感神经节毁损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毁损和物理毁损法。手术切除的方法是在直视下于腰大肌内侧沟,腰椎的前外侧找到腰交感神经节,然后切除第2、3腰交感神经节。传统的开放手术显露好,手术准确,效果比较确实、但创伤大并发症多,因此不易推行。化学性腰交感神经毁损术是指在CT或放射线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法将穿刺针穿刺到相应节段腰交感神经上,使用化学性神经破坏药物进行毁损,常用的药物有乙醇、苯酚制剂、阿霉素、甘油、亚甲蓝及丝裂霉素等。化学性药物毁损腰交感神经节疗法,阻滞时间长但因药物的流动性其范围不易控制,易波及生殖股神经、腰大肌或输尿管。
物理毁损法也是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包括射频热凝术、神经冷冻术。射频热凝术是通过电刺激神经定位靶神经,进行选择性神经毁损;神经冷冻术是利用冷冻探头产生极低温度(-80℃~-100℃)使相应节鞘变性而失去传导功能。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术以电刺激神经生理定位,可控性热凝毁损面积,手术并发症相对少。相关的基础研究发现,80℃的局部温度可完全使神经纤维内无髓鞘C类神经纤维轴突溶解、坏死,从而达到长期阻断神经痛觉冲动传导的目的。相关报道腰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的疗效和维持时间等同于外科切除术,明显长于药物破坏阻滞时间,而且不会形成明显疤痕组织,能够反复施行腰交感神经节射颊热凝毁损术,至今没有死亡病例报告。但由于腰交感神经的链型解剖结构及单极射频的点灶状毁损灶,对穿刺技术要求高且可能毁损不完全导致术后效果差。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目前采用CT引导下双极射频腰交感射频毁损术,影像及电生理测试使穿刺靶点更准确,链型毁损范围与交感链吻合毁损更完全,经临床实践效果优于单极射频。
CT引导下双极射频腰交感射频毁损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技术
1、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头痛、头晕、颈椎病、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突发性耳聋、痛经等;
2、经皮穿刺射频疗法治疗头痛、肩周炎、颈腰间盘突出症;
3、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肌肉软组织疼痛及关节痛;
4、精准感觉神经长效阻滞治疗各种顽固性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
5、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截瘫后神经痛、脊髓炎后神经痛等;
6、臭氧疗法治疗关节痛、颈腰间盘突出症、脑血管后遗症、脉管炎、雷诺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7、椎间孔镜、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疾病如颈腰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等。
8、椎管内输注系统(鞘内吗啡泵)治疗癌症疼痛或者顽固性难治性疼痛。
9、关节疼痛及损伤的阶梯治疗:银质针松解、PRP技术、关节镜技术。
治疗特色
可视—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即在超声、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进行。
安全—可视下的选择性毁损或神经阻滞,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微创—经皮穿刺治疗。
局麻—患者保持清醒状态。
术后—第二日即可恢复。
薛朝霞,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脊椎相关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山西省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
从事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工作三十年余年,擅长疑难危重病麻醉与管理及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熟练应用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脊柱内镜技术、鞘内镇痛植入技术,倡导对慢性疼痛性疾病阶梯化个体诊疗。擅长应用微创介入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如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和癌性疼痛等;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主持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科技成果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
来源:疼痛科
责编:杨丽红
校对:张文灿
编辑:鲁慧 吴珂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56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