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武禹襄祖师拳论之“十三势说略”
2024
04-18

武禹襄祖师拳论之“十三势说略”

资料搜集整理:李永章

武禹襄(1812.2-1880.3),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廪贡生,侯选训导,以子侄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曾祖静远以武痒生授卫千总职;祖父大勇,弱冠游武摩;父烈,邑摩生。兄弟三人,学兼文武,赡材亮迹,并声于时。长兄澄清,举人,官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汝清,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广郡三武故居

禹襄性耿直,尚侠义。因祖坟被盗,愤争于庭,得罪地方官吏,累及科考,便绝意仕途,然其才干志行仍为当世所器重。咸丰壬子(1852年),吕贤基奉旨于江右督办团练,肃书币邀赞戎机,以母老辞。至庚申(1860)、辛西(1861),尚书毛永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钻研拳术为事。

武禹襄祖师故居

禹襄自幼文武兼修,习练永年本地洪拳,拳技精湛。时闻西大街“太和堂”药铺之伙计所习拳术与其不同,遂以房东之谊与其习练。道光十三年(1833)始,同郡南关杨某,自河南陈家沟学拳旋里后,市诸同好。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见李亦畬著“五字诀·序”)。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武禹襄因公赴豫,“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过而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见李亦畬著“五字诀·序”)。返里后,放弃科考,精心研究。参照所得不足五百字的《王宗岳拳论》,精益求精。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李亦畬始从母舅武禹襄学习此技,口传身授,融会贯通,一起潜心钻研拳技二十余年。武禹襄结合所得《王宗岳拳论》,比照参悟,由心知,到体悟,大胆创新,经数年研发,创编出一套遵循太极原理,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引导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拳架紧凑、势简技繁、圈小劲捷、术法分明,每势以“起承转合”、“开合隐现”贯穿的全新技击拳势套路,后人称“武氏太极拳”。被尊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

武禹襄祖师故居

武禹襄不求闻达,一生孜孜以求,钻拳不辍,直至临终,犹为侍疾者谈拳论技,娓娓不倦。他重实践、勤钻研、多发悟,总结写成《打手要言》《四字秘诀》《身法》等经典拳论,所创拳派一帜卓树、自成一家,形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完整太极拳学派。

武禹襄祖师故居

武禹襄以文人自居,拳术本为自娱自乐,故不予授人,不以教拳为业。承其传者,有二甥:李亦畲、李启轩。亦畲技艺最精。

武禹襄祖师拳论之“十三势说略”

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唯手先著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禹襄武氏并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