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中
【聊聊烦躁】先从"烦"说起,烦有内因和外因: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上攻于头,就是烦躁的内因。烦的外因:一是由于暑热邪气外袭头脑。二是处事繁杂纷乱,搅闹心神。
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肾属水。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像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所谓的水火既济,天地交泰。也就是《易经》中的"泰"卦。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淤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喉咙,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否、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关元,比如奔豚。这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临床表现为:头脑发热疼痛,胸闷,常伴干呕,脸色发红,但没有汗出,但四肢冰凉。这就是《易经》中的"否"卦,中医称之为"痞"。
对于由内因引起的烦。消散郁结,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躁的方法也就达成了成语的否极泰来目的。
对于外因引起的烦,中医诊断要分清楚: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有的人外界事务过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心中焦躁不宁、厌倦,这是外面繁杂导致的内烦,使邪气实。应当适当减少应酬、工作并通过服药清解郁结在心中的毒火,一般用苦寒泻心的药物治疗,比如黄连解毒汤等。
而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儿,但心中总是烦,焦躁不宁,这是心虚不能任物,是心气、心血虚,中医称之为"虚烦"。治疗应当静养,恢复心气心血。 《金匮要略》中讲:"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用酸枣仁补养肝血,让人沉睡安眠,解除辛劳过度导致的烦躁。《伤寒论》中说:"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悔侬,栀子豉汤主之。"说的是如果治疗人们说不清楚,道不明的烦躁、心中发热,胃中泛酸烧心等症状。《伤寒论》载:"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介绍的是心血耗份到极点,舌质干裂,沟壑纵横,舌苔剥脱,根本无法入睡的心阴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当然,人在做不喜欢做的事、不情愿做的事的时候也会容易产生抵触,进而出现烦躁、厌恶的情绪,甚至会毁物伤人。现在的许多孩子玩网络游戏都是不厌其烦,乐此不疲。一旦父母规劝、阻止,说到学习、工作,那烦劲儿就上来了,治疗网络成瘾根本在于开心窍,调心神。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近乎于帮人戒毒。(后面再聊聊"躁")
美化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933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