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解析中医理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医理?
2024
04-07

解析中医理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医理?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析中医医理。明代医学家张介滨在他所著的《景岳全书》血证论中,提到了“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一语,明确了补气以止血的法则,至清代,医药学家黄凯钧在《药笼小品》一书中,描述中药黄芪的功效应用,提出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须当急固”这句话,大致思想与景岳全书相同,其含义是人体发生大量出血时,有形的血液不能马上复原,由于气能摄血,重用补无形之气的方法,以固摄血液防止气随血脱。这里的气多指元气,所谓急固就是说明出血问题较危重,需采用紧急的处理方法,固的意思是针对元气阴血脱失而言,气脱多发生在津液血液丢失,气随之外脱,出现了头晕目眩,心悸,严重者大汗淋漓,晕厥昏迷,可危及生命,类似现代医学的失血性休克,晕厥类疾病。

有形气与无形血这句理论名言是建立在气血互根互用的前提,是中医急救的指导思想。

朱大夫曾经就遇到过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大量的出血使患者头晕心悸,并有晕厥的可能,此时,如果采用补血药补益,丢失的血不能马上复原,气也随之耗尽,很可能危及生命,而重用补气的方法就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气能固摄血液,大量的补气类药物可固摄血液起到止血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人体发生出血后,面色苍白,手足冰冷,这是气随血脱的表现,补气的方法可以挽救气的外脱,从而达到急救的效果。可从根本上防止气随血脱的发生,达到急救的效果。接下来朱大夫详细的谈谈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黄芪倍于当归者。盖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须当急固。故重用之也——清《药笼小品》

★有形之血为何不能速生

中医学中的气血是分不开的,气代表着外在精神活动和内在的脏腑功能,例如,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人,感觉它体态中等,声音洪亮,面色红润,双眼有神,总结为这个人特别有精神,这就是“气”的体现。由于摸不着,看不到,也常将气称之为“无形之阳气”;血是气的物质基础,为气的能量提供物质来源,物质部分如人体血脉内流行的血液,它清晰可见,可称为“有形之阴血”。可以滋润濡养皮肤,肌肉,脏腑。请注意,二者的生成运行以及功能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人体的脾胃的气叫做营气,它可将脾胃运化水谷的精微转变为血,《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意思就是中焦脾胃的营气将精微的汁液上奉于心肺,经心阳化赤变为血,营气化血是气能生血的功能体现,同时也说明了气血相互依附,且血液生成并不是一个脏腑完成的,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就是这个意思。

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黄帝内经》

气能生血也可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道引起出血问题,李时珍在《频湖脉学》中说“气如橐龠,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阐述了阴阳气血互根互用,相互依附运行的生理局面,血液在脉道里运行,气与之相随并能起到固摄收敛防止出血的作用,《内经》说“脾统血”,脾的气可统摄血液,与此同时,血液可载于气,共同营养人体,若气虚不能固摄血液,易导致出血,同理,出血时气也将被大量消耗,气血同去将发生亡阴亡阳的危重证候。中医有“气旺则血足,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少,气滞则血淤”就是对气血生理病理联系最好的说明了。

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寿世保元》

★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的含义

血液是肉眼可见的,有形的物质,当多种致病因素刺激人体,发生出血类疾病,这里我讲一下常见的原因,出血原因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血热,二是气虚,当然了也可能是外伤瘀血之类的原因,血热属于热邪迫血旺行,灼伤脉道,导致出血,多见于突然了痔疮出血,或者大量辛辣食物出现的吐血。治疗时辨别血热的部位和性质即可。

不远热则热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矣——《黄帝内经》

气虚就是以前讲到的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导致血液外溢,多见于慢性出血,例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治疗时辨别气虚的脏腑是哪个,常见的就是脾气虚引起的出血,以健脾升阳为主要调治方法。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黄帝内经》

当大量的失血时,古人会采用怎样的急救措施呢?有人说血液不是自身会产生吗?实际上,靠自身生成的血液远远弥补不了丢失的血液,还容易发生气随血脱共同亡失的危重局面,只有一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就是短时间大量的补气,因气是无形的,且人体无处不在,气可生血,补气的作用远胜过靠众多脏腑生成血液的过程,气能摄血,补气可以止血,最重要的是补气可以防止气脱,气脱之后出血将更加凶猛,基本这个人就命悬一线了。明代的医药学家张景岳根据这一气血关系,采用了重用参类补无形之气以止血,而且是大量的用,仅此一味参类,对于各种大失血均有明显挽危救脱的效果。

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温病条辨》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临床实践的指导

气血生成,运行联系密切,依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气血生成源于先天的肾与后天的脾胃,运行上主于心,分配方面是藏于肝。当发生出血问题时,多因上述脏腑失调所导致,如符合气虚问题或者大量出血时均可按照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补无形之气以固摄血液。清代医学家傅青主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时就采用了补气升阳,固本止崩的方法,临床上确实行之有效。朱大夫个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拓展到以下问题。①功能性子宫出血,消化道出血,便血,尿血,具有突发,大量的病证特点,辨别病本时,就可同时结合补充无形之气加以调治,补益全身之气参考独参,补益脾气参考补中益气,补益肾气参考大补元。辨证属具体哪个脏腑,采用针对性论治,注意,出血问题要检查发生的原因,排除肿瘤,血液病等严重疾病,治疗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听取专业医生的指导。

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清《傅青主女科》

②津液与血均属同类,根据这一理论,如发生中暑,大量的出汗,津液丢失过多引起的脱证,即心悸头晕,晕厥。急性胃肠炎大量腹泻,津液亦丢失过多,《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即血汗同源,津血同源,津液亡失亦可导致气随津脱,发生脱证。可参考有形之血液津液不能速生,而采用补气的方法,亦是思路的拓展。

★总结分析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是中医的经典理论,其形成和运用是在明清时期,直至今日,影响力依然很大,了解气血的生理功能,才能更好的理解这句话的理论内涵。血属物质部分为有形之物,气是功能部分是无形之态,气血互根互用,相互依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出血必然散气,气脱就要紧急的补气以固脱。朱大夫提示,无论是多种疾病造成的出血问题,还是津液体液丢失引起的气脱证候,如能掌握这一核心理论就可做到全然应对,中医理论,虽然复杂庞大,但联系紧密,学者应当继承为主,再发扬光大。

备注:文献参考了古代中医著作,同时,结合个人看法和经验,图片来源网络。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