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肩周炎困扰着许多中老年朋友,由于本病最常在50岁左右发病,故又称“五十肩”。发作时,肩部往往疼痛难忍,并伴有活动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基于同源点的外治疗法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症状,下面就请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肩周炎相当于中医学“肩痹”。五旬之人,阳气已衰,筋失温煦、濡养,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袭肩,肩部气血凝滞,阳气不布,经络闭阻,不通而痛,病程缠绵,筋肌粘连,导致肩部活动受限。
经络辨证
①手太阴型:肩前部疼痛、压痛,肩关节活动以后伸障碍为主。夹脊穴切诊,在肺夹脊往往可探查到阳性反应点;循肺经皮部提捏可发现皮肤疼痛敏感带及皮下粘连带(沿肺经,云门至天府间及以列缺为中心的皮部区为皮肤捏痛敏感及皮下粘连高发带),深部触诊可触及压痛、结节或条索(中府、云门、天府、尺泽、列缺、鱼际为临床压痛、结节或条索高发点)。
②手阳明型:肩前外侧疼痛、压痛,肩关节活动以后伸障碍为主。夹脊穴切诊,在大肠夹脊往往可探查到阳性反应点;循大肠经皮部提捏可发现皮肤疼痛敏感带及皮下粘连带(沿大肠经,阳溪至偏历间及以肩髃为中心的皮部区为皮肤捏痛敏感及皮下粘连高发带),深部触诊可触及压痛、结节或条索(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为临床压痛、结节或条索高发点)。③手少阳型:肩外侧疼痛、压痛,肩关节活动以外展障碍为主。夹脊穴切诊,在三焦夹脊处往往可探查到阳性反应点;循三焦经皮部提捏可发现皮肤疼痛敏感带及皮下粘连带(沿三焦经,外关至支沟间及以肩髎为中心的皮部区为皮肤捏痛敏感及皮下粘连高发带),深部触诊可触及压痛、结节或条索(中渚、外关、臑会、肩髎、天髎、耳和髎为临床压痛、结节或条索高发点)。④手太阳型:肩后侧部及肩胛区疼痛、压痛,肩关节活动以内收障碍为主。夹脊穴切诊,在小肠夹脊往往可探查到阳性反应点;循小肠经皮部提捏可发现皮肤疼痛敏感带及皮下粘连带(沿小肠经,养老至支正间、肩贞至臑俞间及以天宗为中心的皮部区为皮肤捏痛敏感及皮下粘连高发带),深部触诊可触及压痛、结节或条索(后溪、养老、肩贞、臑俞、天宗为临床压痛、结节或条索高发点)。
同源点探查
确定疾病归经后进行同源点循经探查。肩周炎高发同源点如下。
(1)手太阴型:中枢同源点为肺夹脊。外周高发同源点为循肺经云门至天府间及以列缺为中心的皮部区,中府、云门、天府、尺泽、列缺、鱼际。肺经同名经为脾经,高发同源点为脾夹脊、太白、阴陵泉;表里经为大肠经,高发同源点为大肠夹脊、阳溪至偏历间及以肩髃为中心的皮部区,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
(2)手阳明型:中枢同源点为大肠夹脊。外周高发同源点为循大肠经阳溪至偏历间及以肩髃为中心的皮部区,三间、合谷、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大肠经同名经为胃经,高发同源点为胃夹脊、滑肉门、足三里、条口、冲阳、内庭;表里经为肺经,高发同源点为肺夹脊、云门至天府间及以列缺为中心的皮部区,中府、云门、天府、尺泽、列缺、鱼际。
(3)手少阳型:中枢同源点为三焦夹脊。外周高发同源点为循三焦经外关至支沟间及以肩髎为中心的皮部区,中渚、外关、臑会、肩髎、天髎、耳和髎。三焦经同名经为胆经,高发同源点为胆夹脊、悬颅、肩井、阳陵泉、足临泣;表里经为心包经,高发同源点为厥阴夹脊、天泉、曲泽、内关。
(4)手太阳型:中枢同源点为小肠夹脊。外周高发同源点为循小肠经养老至支正间、肩贞至臑俞间及以天宗为中心的皮部区,后溪、养老、肩贞、臑俞、天宗。小肠经同名经为膀胱经,高发同源点为膀胱夹脊、肝俞、脾俞、大肠俞、合阳;表里经为心经,高发同源点为心夹脊、极泉、灵道。
验案举例
王某,男,61岁。初诊日期:2019年9月8日。
主诉:左肩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年余,加重2个月。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间断疼痛,伴屈伸、外展、旋转活动受限,近两月症状持续加重,夜间疼痛明显,影响睡眠。肩部受凉及运动后疼痛加重,遇热疼痛可短时缓解。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可,大、小便正常。在外未经特殊治疗,今来就诊。
体征:左肩周广泛压痛,尤以肩髃、肩髎、肩贞穴处为甚,无放射性疼痛,左肩活动受限(前屈110°,外展70°,后伸、内旋拇指达裤带上5cm)。
舌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
诊断:左肩周炎。
诊经络:左肩、肩髎、肩贞压痛明显,左肩上举、侧举及后伸、内旋活动受限,考虑为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病变。经络探查发现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胃经、胆经异常。
同源点探查:中枢同源点胆夹脊、胃夹脊、三焦夹脊、大肠夹脊、小肠夹脊异常;外周同源点大肠经(左侧)肩髃、曲池、合谷压痛,三焦经肩髎压痛、外关皮部捏痛,小肠经天宗、肩贞、后溪压痛,胃经(右侧)头维压痛、足三里压痛且弹拨有条索,胆经阳陵泉压痛、阳陵泉下方皮下脉络明显。
治疗:中枢同源点点刺,外周同源点外关皮部捏痛区平刺,阳陵泉下方皮下脉络刺络放血,肩周穴位天宗、肩髎、肩髃、肩贞点刺,其他同源点直刺。留针30分钟,1周治疗3次。
中枢同源点点刺后患者即感肩痛减轻,针刺结束后患者肩痛基本消失。
第二次复诊,诉首次针刺治疗后,当天肩部基本不痛,第二天肩部依然疼痛,但程度有所缓解。停止阳陵泉下方刺络放血,其余治疗同前。治疗4次后患者肩痛明显减轻,夜间能安然入睡。治疗8次后,肩痛基本消失,但天气变化以及劳累后肩痛易反复。巩固治疗4次,肩痛完全消失。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903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