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主之官:心1)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华丽,华彩)2)心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3)心开窍于舌,汗为心之液;4)心在志为喜,恐胜喜,(水克火)心藏神;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2、将军之官:肝1〉肝主藏血,肝血虚则惊;2)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主升发)3)肝主筋,其华在爪;4)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而能视;手得血而得握,脚得血而能动,泪为肝之液;5〉肝在志为怒,悲胜怒;肝藏魂;6〉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3、后天之本:脾1)脾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2)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外溢3)脾主肌肉、四肢;4)脾主升清,脾主眼泡,脾主五味;5)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涎为脾之液,6)脾在志为思,怒胜思;脾藏意;7)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人体的宰相:肺1)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又是气的唯一载体2)肺主宣发、外合皮毛;3)肺主肃降,通调水道;4)肺开窍于鼻,涕为肺之液;5)肺在志为忧(悲,哭),喜胜忧(火克金);肺藏魄;6)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5、先天之本:肾1)肾藏精(津,液,气血),主生长发育;2)肾主水、为人体水脏,主纳气;入丹田3)肾主骨生髓、髓造血,通于脑,脑为髓之海
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藏血,有血海之称,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4)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唾为肾之液;5)肾在志为恐,思胜恐(土克水),肾藏志;6)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小结1、脏腑的喜好肝恶风;(春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场,空气流动产生风),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心恶热:夏至,太阳最烈,温度最高,
心脏病患者夏天容易犯病脾喜燥勿湿,胃喜润勿燥立秋,阴长阳消的场,空气中的湿气大,(脾容易被湿所困)肺恶寒,肺恶燥,燥易伤肺(肺是娇藏),肺喜润;秋天,阳气越来越少,阴气越来越大,空气由湿变燥,皮肤容易干燥肾恶寒、肾恶燥:燥则耗伤肾阴,导致肾精枯竭。冬至,阴气达到极致,温度最低
与血有关的脏器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脾统血、生血;肺行血、摄血、固血;(血液的运行,靠气的推动)肾造血(主骨生髓,髓造血,通于脑,脑为髓之海)3、与气有关的: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4、与水有关的: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代谢水湿:肾藏精,主全身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凡是与出血有关的配方:007700.03880.20.640(摄血归筋)(血热忘形,出血先凉血,止血)与气有关:2000.650.4440(肺主气,肾主纳气,肝主疏泄,调全身气机)与水有关:2000.650.440.380.(2000,肺主肃降,通调水道,650壮肾阳,增强膀胱经气血功能,44O,肝主疏泄,调全身气机,38O,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8泄三焦的水液)
五脏所主:
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肝主升发。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和四肢、脾主升清、脾主眼泡、主五味。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肾主生长发育;肾主水、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与脑。
6、华(诸内者,必形诸外)外面能看到的,都是看不到的内脏功能是否正能在外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经常说:看不到的,决定看得到的)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外合皮毛;肾:其华在发。
7、开窍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8、在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苦肾在志为恐,肝血虚则惊恐
9、之液泪为肝之液汗为心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
10、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智
11、诸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生于左(左温升)肺藏于右(右凉降)肾水上升,心火下降肺主宣发,肺主肃降
2、五脏之间的五行相生关系木生火,即肝木藏血以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以济心,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运化水谷精微助肺(金)气,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藏精以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配方治疗原则: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多属母病及子,其次为子盗母气。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所谓’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1、补母: 补母即’虚则补其母’,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肝阴不足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其治疗方法,不直接治肝,而补肾之虚。因为肾为肝母,肾水生肝木,所以补肾水以生肝木。又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脾之健运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土生肺金,所以可用补脾气以益肺气的方法治疗。
2、泻子:泻子即“实者泻其子’,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肝木是母,心火是子,这种肝之实火的治疗,可采用泻心法,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除母病及子、子盗母气外,还有单纯子病,均可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治法的运用,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凡母虚累子,应先有母的症状;子盗母气,应先有子的症状;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原的病史。
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640),又称滋养肝肾法,滋补肝肾法、乙(木)癸(水)同源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者肝阳偏亢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目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等。(2)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虚而致脾阳不振之证。表现为畏寒四肢不温,腹胀、泄泻、浮肿等。这里必须说明,就五行生克关系而言,心属火、脾属土。火不生土,应当是心火不生脾土。但是我们所说的’火不生土’一般是指命门之火(肾阳650)不能温煦脾土(380)的脾肾阳虚之证、另一种就是脾阳的关系。常用650/380
(3)培土生金法:用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肺虚脾弱之候。该证表现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粘,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等。(4)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表现为咳嗽气逆,干咳或咳血,音哑,骨蒸潮热,口干,盗汗,遗精,腰酸腿软,身体消瘦,舌红苔少等。
二、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由于相克规律的异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虽有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总的来说,可分强弱两个方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在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一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抑强;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克土,用疏肝、平肝为主。或者木本克土,反为土克,称为反克。如脾胃壅滞,影响肝气条达,当以运牌和胃为主。抑制其强者,则被克者的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虚郁滞,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功能。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必须分清主次,或是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或是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但是又要从矛盾双方来考虑,不得顾此失彼。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抑木扶土法: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属此法范畴,适用于木旺克土之证,临床表现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秘结或溏泄或脘痞腹痛,嗳气等。(2)培土制水法:培土制水法是用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候。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常见于水肿证,这是水反克土。治当温肾为主,兼顾健脾所谓培土制水法,是用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所致的水肿胀满之证。如以脾虚为主,则重在温运脾阳;若以肾虚为主,则重在水,实际上是脾肾同治法。
(3)佐金平木法: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之证,又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中带血、急躁烦闷等。(4) 泻南补北法: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该证表现为腰膝酸痛,心烦失眠,遗精等。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本法为泻南补北,这是水不制火时的治法。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亢,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897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