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腰痛(加吴萸生姜汤45)——曾辅民医案
患者,男,43岁。患者诉晨起腰痛3年余,近日加重,每日清晨腰痛难忍,起床下地活动后则逐渐减轻,平素怕冷,神情倦怠,且口干口苦,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脉沉迟。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血虚寒凝,肝脉不通。治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处方:当归30g,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大枣30g,炙甘草20g,细辛20g,吴茱萸20g,白酒70m1。服用4剂后,患者感腰痛大减,且口干口苦亦明显减轻。因其病情迁延,久病及肾,遂予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老鹿角等温肾壮阳、填精补髓之品,3剂收功。《经方治痹》
154腰痛(加吴萸生姜汤46)——张荒生医案
患者,女,64岁。因腰痛伴呕吐清水半月就诊。患者半月前出现腰部酸胀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下肢无明显牵掣疼痛。患者畏寒,腰部冷痛,自行予以热敷后,疼痛可以缓解。肢体畏寒,手足不温,冬季常发生冻疮。脘腹胀满,时呕吐涎沫清水,嗳气连连,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滑细。诊断:腰痹(血虚寒凝,饮停中脘),处方: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6g,通草6g,吴茱萸6g,大枣10个,炙甘草6g,生姜5片。服用1周后,患者腹胀呕吐涎沫明显好转,半月后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不受影响。《经方治痹》
155腰痛(加吴萸生姜汤47)——曾辅民医案
胡某,男,48岁。4年来腰痛时轻时重,终日腰酸软痛,午后至入暮逐渐加重,有时又以后半夜至天明间胀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被迫起床,稍活动后短时间胀痛消失。疲倦,眠差,有梦,便秘或便溏,心烦,头昏眼干涩,食可,常感背心冷,屡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之类补肾治疗而效不显著,舌淡边有齿痕,脉细弦,尺脉细弱。此肝肾俱病之肝寒兼肾虚腰痛,当温肝补血佐以补肾填精,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桂枝30g,白芍20g,生姜30g,炙甘草20g,大枣35g,当归30g,细辛15g,吴茱萸20g,附子30g(先煎),补骨脂20g,淫羊藿15g,白酒25mL。8剂。
二诊:腰胀痛基本消失,心烦好转,腰酸软尚明显,拟补肾散寒为治:
附子70g(先煎),桂枝30g,吴茱萸20g,鹿衔草30g,补骨脂30g,九香虫20g,砂仁20g,炙甘草20g,白芍20g。6剂。
三诊:畏寒腰酸基本消失,精力充沛,唯偶感背寒,以温肾之剂做丸续服2个月,并嘱如经济条件许可,可服鹿茸(夏至前、冬至后各1个月,1个月内服用50~100g)。
原按:本例血虚肝寒与肾精亏虚、肾阳不足并存,肝肾两者精血关系密切,所谓“精血同源”。但在治疗上为扫清补肾障碍,故先从肝治疗。肾阳不足则五脏失温,肝亦不会例外,所以在肝肾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其在阴质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时两者在阳用方面的关系亦不容忽视。《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156腰间盘突出(加吴萸生姜汤48)——娄绍昆医案
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附子汤合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厥阴少阴合病)案
王某,男,32岁。2001年1月21日初诊。3年前从高处跌下,腰部挫伤。近年来腰部疼痛加剧,臀腿部麻痛不适。经X片、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4椎弓裂”。
刻诊:形体消瘦,神色憔悴,颠顶胀痛;腰背冷痛不能前屈,腰骶部隐痛向腿部放射,下肢痛麻无力,活动不利,左腿更甚;下腰段前突增加,腰低交界处有凹陷,L4~S1段棘上韧带剥离;畏风多汗,偶有干呕,时有恶心,胃冷不适。舌淡暗、形胖大有齿痕,若白厚,脉象细涩。腹诊:腹肌菲薄,两腹直肌挛急强直。此为厥阴少阴合病之痹证,伴肝气夹水饮上逆。其病机,既有厥阴经寒凝经络之外寒,又有寒湿凝聚少阴腰背之里寒。法当温阳益气,散寒祛湿,温中降逆为治。本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附子汤合方之意:
吴茱萸、党参、桂枝、当归、芍药、附子、白术、茯苓各10g,细辛、通草、甘草各5g,大枣9枚,生姜5片。3剂。
同时施以正脊手法,纠正紊乱的腰椎棘突;用按摩手法纠正剥离的棘上韧带。
治疗后,腰骶疼痛加剧,不能转身,不能下床。我再三考虑辨证施治的每个环节,认为没有失误,守方不变,再5剂;继续在腰低部按摩,纠正棘上韧带;在压痛点最明显的次慢穴处针刺,并加以温灸。
综合治疗后,腰腿痛逐日减轻,颠顶胀痛、胃冷之感消失,恶呕、肢冷减少,但自觉口苦咽干、烦热畏风。腹诊:腹肌仍扁平拘紧,胸胁支结,心下部紧迫,脐部悸动应手。脉沉弦,舌苔薄黄。厥阴少阴合病已由阴转阳,转变为少阳太阳合病。投柴胡桂枝汤,并嘱咐患者每日坚持用艾条在腰、臀、腿压痛部位自我灸疗。前后调治2个月,腰腿痛逐日减轻。1年后相逢,言及病愈后一切均好,步履自如。《娄绍昆经方医话》
(微商—勿扰、中医号主—勿扰)不读《伤寒论》,不入中医门,不读《黄元御》,不入伤寒门。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886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