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来越躲不过一个话题——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兄弟在中国是相当普遍、随处可见、也令人头痛的慢性病。
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作息不规律,比如经常喝酒、熬夜、抽烟、点外卖、饮食油腻、发脾气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三高”盯上了。
三高的危害有哪些?
三高这些慢性病虽然不会直接威胁生命,但却是心梗、脑梗、中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导火索”。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兄弟,看起来是三种不同的病,但实际上根源都归结于“血”中。
有句话说:“人与血管同寿”。血管就像遍布全身的一张大网,给全身器官输送血液。所以血管通畅健康,人就健康长寿。
而当血管中的血液运行受阻,就像河流里进了很多沙子淤泥,杂质垃圾沉积在血管中,导致血液流速减慢。
如果积累过度,血管就容易堵塞、狭窄、硬化,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哪天突然爆炸,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有些人是30岁的年龄,却是60岁的血管。近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年轻人还在加班、健身的过程中,突然猝死的消息,令人惋惜。
以上种种,都是在我提醒我们要警惕三高的发生。
三高的形成及表现
从中医来看,三高很大一部分是身体淤堵造成的,也就是血液里的垃圾毒素太多排不出去,可以归结在“痰、湿、瘀、火、毒”的范畴。
而它们又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由此引发对全身各脏腑器官的损害。
1、高血压
高血压在中医多见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等表现,而其成因多归结为两种。
一个是肝阳上亢导致的——
-
或因春天肝气升发旺盛,血压容易升高;
-
或因随着年纪增大,肝阴长期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亢的情况;
-
或因情绪压力大。
这类人一紧张、生气、心烦、急躁,就容易头痛、头晕、头胀、脸红脖子粗、耳鸣等等。
另一个就是血液垃圾毒素过多,淤堵血管,这多半与高血脂、高血糖共同发生。
当血液的痰瘀垃圾过多,导致血粘稠度过高,血流速度变慢,管壁的压力就会变大。
《丹溪心法》有说过“无痰不作眩”,《素问》也提到“因于湿,首如裹”。这些都是头痛、头晕等高血压表现。
2、高血脂
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类垃圾。从中医来讲,属于”痰湿“范畴。
《医学心悟》记载:
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乳酪,则湿从内受。
又说:
湿生痰,痰生热,故卒然昏倒无知也。
可以说,通常生活中血脂高的,大多是痰湿重、体形肥胖的人。
3、高血糖
高血糖在中医与“消渴病”类似,病机多为阴虚内热,在辨证上可以分为三种——
-
上消:肺热伤津,表现为多饮;
-
中消:胃热炽盛,表现为多食;
-
下消:肾阴亏虚,表现为多尿。
除此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血糖人并不仅是传统的消渴症状,而是因长期肥甘油腻,又缺乏运动导致的脾胃病。
《素问·奇病论》记载过: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过食肥甘,壅塞中焦,就会导致脾胃无法正常运化,痰浊内生。吃进去的“糖”无法运化,跑到血液里去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都跟痰、瘀、火脱不了干系。
造成三高的原因
之所以身体里堵了那么多垃圾毒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脏腑功能衰退,主要有两个——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如果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吃下去的水谷精微代谢不掉,凝聚成痰。
肝主疏泄,如果肝脏无力疏泄,肝气不得疏通,也容易血瘀。
促成三高的土壤是什么?
-
一是“老”出来的三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脏腑功能衰退,血管硬化;
-
二是“吃”出来的三高,肥甘厚味的长期摄入,再加上久坐不运动、多思多虑,油脂代谢不掉,影响脾胃运化;
-
三是“气”出来的三高,肝主情志,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久而久之影响肝的疏泄。
如何调理和预防三高
既然三高多有共同的病因病机,多是体内堵住了痰、瘀,与肝、脾等关系密切。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整体的调理思路,来“对症下药”。
-
一是清除体内的痰浊瘀滞,刮走血管里的垃圾;
-
二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
三是调理肝的疏泄功能,平肝阳、清肝火。
如果你想预防或调理三高问题,推荐一道自制茶——山楂麦芽桑叶茶。
【材料】
山楂3g、焦山楂3g、麦芽6g、桑叶6g、白茅根3g、芦根3g、蒲公英3g、甘草3g、大枣3枚
【做法】
1、将上述材料洗净,大枣掰开去核
2、锅中加水,放入所有材料煮沸10分钟
3、或把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加入开水焖泡10分钟即可
我们来看看这道茶的配伍思路——
1、生山楂、焦山楂:化痰浊、化瘀血
首先,山楂是健脾消食开胃的常客,尤其消肉食,还能化浊降脂,但很多人不知道,消食导滞作用更强的其实是焦山楂。
而生山楂,其实是活血化瘀的一把好手。山楂性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其有着“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的特点。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山楂有扩张软化血管、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2、麦芽:健脾气、疏肝气
麦芽也常跟焦山楂一块作为消积食出现,能健脾益气,尤其擅长消米面食积。
然而麦芽的作用不仅于此。《医学衷中参西录》有提到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
“芽”是代表生发的肝气之象,所以麦芽还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3、桑叶:清肝热、平肝阳
桑叶被《神农本草经》称作“神仙草”,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作用。
春天阳气生发,肝气当令,风气同于肝,很容易出现肝阳化风、肝风旺盛的问题,比如高血压、眼睛干涩、头痛眩晕、脾气大等问题,而桑叶最擅长平肝风。
临床常用来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血压升高。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一种叫做桑叶碱的物质,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减少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4、蒲公英、白茅根、芦根:清热、消肿
蒲公英,入肝、胃二经,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散结消肿,有效地疏通郁结的肝气。
而白茅根、芦根两兄弟,均能清肺胃郁热,从而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二者都有着清热不伤阴的好处。
其中,芦根偏入气分,清热生津效果更突出些。
白茅根偏入血分,凉血止血更优秀。
5、甘草、大枣:养脾胃
最后,加入甘草大枣,能补益脾胃,在清内热的同时,不过于寒凉伤脾胃。
总之,这道调理三高的小茶方,集清痰浊、化瘀血、清肝火、疏肝气、健脾胃于一身,能帮助清理血管和脏腑的垃圾,灭掉身体里的瘀堵。
如果平时大鱼大肉吃多了,感觉肠胃积食不消化,也可以泡一杯茶解解腻;
春天容易上火急躁,感到憋闷委屈,也可以泡一杯茶降降火,舒缓情绪。
-广告-
配方组成简单,但想凑齐品质优良的道料需要费一番功夫。
如意九消茶就是按照科学配比讲究,多次调配改良而成的。
山楂、焦山楂、麦芽、桑叶、芦根、白茅根、蒲公英、大枣、甘草,九味道地原料精华。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添加,保留纯粹原味。
一口茶香馥郁,酸甜清香的滋味在唇齿之间留香,回味无穷,让人卸下沉重的负担,感受春天的清爽怡然。
广告
戳上图,入手如意九消茶👆
小贴士:孕妇及哺乳期不宜食用。
当然,要想调理三高问题,在茶饮辅助的基础上,更重要的还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快走、慢跑、八段锦、五禽戏,都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还有就是吃得干净些,心情舒畅些,作息规律些,少油腻,少生气,少熬夜。
《黄帝内经》句句箴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放下眼前的苟且,清扫路上的羁绊与困扰,才能让身心打开,遇见更美的诗和远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2843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