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这味药到底是:往上升的,还是往下降的?
其实古代医家早有说法。就说李东垣吧,他的经典方补中益气汤里,就用了柴胡的生发之气,帮着人参、黄芪、白术这些补气药一起升阳举陷,把往下掉的阳气提上来,这就是柴胡升提作用的典型用法。
还有《名医别录》里也提到,柴胡气味都比较轻清,是少阳经和厥阴经的引经药,能带着其他药精准作用到这两条经络,还能鼓舞胃气往上走,让消化功能更顺畅。那柴胡能不能降气呢?
当然可以!李东垣就说过:“想让它往上走,就用柴胡根,再用酒泡一泡;想让它作用在中间或者往下走,就用柴胡梢。” 这是因为中药常有 “根升梢降” 的规律,不同部位药性不一样。可现在没那么讲究了,药房里的柴胡根本不分根和梢,就像当归,以前还分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各有侧重,现在大多混在一起用了。
不过老话说中药之秘在于量,柴胡的用量也能影响它的升降。一般用3到10克,它升提的劲儿更突出;要是用到20到30克,反而会有明显的下降作用,这点在临床上得特别注意。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那柴胡具体能怎么用呢?常见的有两个场景。一是治外感热病,比如感冒发烧,用柴胡能解表退热,帮身体把邪气散出去;二是调理肝气郁滞,柴胡得水木之性,中医讲 “木能疏土”,土对应脾胃,所以柴胡能在 “顽固的脾胃瘀滞” 里疏通气机,疏肝解郁的同时还能顾着脾胃,不会光疏肝伤了消化。
我之前接诊过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患者,前列腺肥大好些年了,总说小肚子疼、会阴坠得慌,尿频得厉害,一小时要去四五次厕所,小便还滴滴答答的,尿线特别细。我摸他的脉,沉涩得很,再看舌头,颜色紫暗,还有瘀斑,这明显是气滞血瘀的证型。
中医里说,血为气之母,瘀血一旦形成,就会阻碍气机运行。膀胱的功能全靠气化来推动,气化不利了,小便自然就出问题,所以他才会尿频、尿线细、尿不尽。
针对这种情况,我直接用了血府逐瘀汤来加减调理。这个方子原本是治胸中血府血瘀的,胸中是气聚集的地方,也是血液汇聚之处,刚好还是肝经循行的部位,用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特别合适。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方子里的桃仁能破血行滞,还能润燥,避免活血太猛伤了津液;红花和赤芍都是活血祛瘀的常用药,能缓解疼痛。香附能通调十二经的气机,被称作气中血药,既能行气又能活血;川芎更厉害,往上能到头顶,往下能到血海,中间还能打开郁结,是血中气药,行气活血的作用特别全面。
中医常说气为血之帅,气走得顺畅,血才能跟着动;气堵了,血也会瘀住,所以治瘀血必须得调气机。方子里桔梗是往上走的,枳壳是往下走的,一升一降能拓宽胸部气机,让气运行更顺畅。而柴胡能入肝经疏肝解郁,药性平和,既能透表泄热,还能帮着桔梗、枳壳增强行气的效果。
另外,当归配生地能补养阴血,因为活血药容易伤血,加这两味能防止血虚。桔梗的用量得轻,一般6到9克,才能像船桨一样,带着其他药往上走,起到舟楫载药的作用。牛膝这味药也很关键,能逐瘀通经、通淋利尿,还能把血液往下引,最后加甘草调和所有药的药性。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前列腺肥大在中医里叫 “癃闭”,老年人比较多见。因为年纪大了血液循环变慢,“慢则生瘀”,瘀血堵在局部,就会导致小便不通,不通则痛,所以才会出现疼痛症状。因此,治疗前列腺肥大,活血化瘀的思路得贯穿始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01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