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仙人揉腹法是我接触揉腹療法当中自我揉腹比较全面好的揉腹功法,我经常推荐给客户朋友,让他们有空练习,均有比较好的反馈。我家族中的亲属中,有一位长者今年86岁了,长年坚持揉腹,获益匪浅,心身健康非常好,每年会回乡下清明时节上山扫墓。加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滑泥烂,上山下山的路可不好走了,可是我家族这位长者行走稳当,无需搀扶,其中就得益于自我揉腹有关。下面是仙人揉腹的图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首先平躺在床上,身体放松,两手在胸前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再逆时针按摩21次。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以两手中间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间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
以两手中间三指相接,由心窝沿腹中线部位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
以右手由左绕摩脐腹21次。以右手由左→上→右→>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 21次。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
以左手由右绕摩脐腹21次。以左手由右→上→左→>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 21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拇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间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拇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间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
第八式:盘坐摇转
以两手拇指内握,放按两膝上。两足十趾亦稍勾曲。将胸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21次,再自右向左摇转21次。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向前即摇伏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向前即弓腰后撤,总以摇转满足为妙。不可摇之过急。
结束式
可重复3~7次第一至七式后才做第八式,盘坐(无法盘坐者端坐即可),四指包住拇指握拳,分别轻按两膝上,两足趾微屈。上半身左倾斜,顺时针缓慢摇转21次。完成后,又逆时针摇转21次。
摇的幅度宜大,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摇向后时,尽量向后倒,摇转以舒适为妙,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
注意事项1. 在保暖避风的前提下,揉腹前一般要求松解衣裤,能以直接揉摩为宜。2. 舌抵上腭、气沉丹田。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以无疲劳感为度。3. 揉腹时须全身放松,守神于腹部,排除杂念,动作缓慢、轻柔、匀速(小技巧:尽量使用指腹),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均匀顺畅,切忌闭气着力。4. 依次做完前七节为1度,每次可做2~3度,酌情逐渐增加至7度,最后做结束式。空腹练功为宜,一日两到三次为佳(晨起晚睡),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贵在坚持。5. 揉腹期间,由于胃肠蠕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中作响、打嗝、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排便增多等现象,这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针对处理。6. 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者及孕妇均不宜练此功。
♡ 延 · 伸 · 阅 · 读
谭志飞 | 揉腹之要(一)谭志飞 | 揉腹之要(三)腹诊谭志飞:揉腹之要·四——腹压(重磅干货)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79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