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脾胃虚弱,是气堵了,参考三个中成药,排浊气、健脾胃!
2025
10-11

脾胃虚弱,是气堵了,参考三个中成药,排浊气、健脾胃!

名老说医 弘扬中医文化,分享中医健康知识263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身边不少人总被脾胃虚缠上,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稍微累点就没胃口,调理十几年也不见好。其实不是你没找对方法,而是没揪出关键 —— 你体内的 “气” 堵了!

在中医看来,脾胃就像身体里的 “交通枢纽”,负责让气上下顺畅运行:脾气要往上走,把营养运到全身;胃气要往下走,把废物排出去。

可一旦气堵了,这个枢纽就失灵了,脾气升不上去,胃气降不下来,脾胃没法正常 “干活”,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好好消化吸收,气血也就跟不上,脾胃虚弱的问题自然反反复复,还会引出一堆麻烦。

今天就跟大家详细讲一讲,最常见的 3 个 “堵气” 原因,帮你把气通开,脾胃才能慢慢好起来。

一、湿太多,把脾胃 “裹住” 了 —— 湿阻中焦

很多人总觉得肚子胀胀的,胸口发闷,好像压了块东西,吃点东西就没胃口,消化也慢,头发、脸上还总爱出油,偶尔还会打嗝、嗳气。这其实是你脾胃里的 “湿” 太多了,把脾胃给 “裹住” 了,气根本跑不动。

中医讲,脾胃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 “运化水液”,相当于身体里的 “污水处理厂”,能把多余的水分代谢出去。可如果脾胃本身就虚,没力气 “干活”,水液代谢不出去,就会变成 “水湿” 堆在体内,时间长了还会变成更黏腻的 “痰湿”。痰湿就像胶水一样,黏在脾胃周围,挡住了气的路,气不通,脾胃更没法正常运化,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关键是要把湿去掉,同时补补脾胃。推荐参考 “参苓白术丸”

二、寒太重,把脾胃 “冻僵” 了 —— 寒湿困脾

有些人一吃凉的、吹了冷风,就容易肚子疼、拉肚子,平时总觉得头沉,像裹了层湿毛巾,浑身没力气,不想动,肚子也胀胀的,偶尔还会恶心、想吐。这可不是简单的 “肠胃敏感”,而是 “寒湿” 钻进了脾胃,把脾胃给 “冻僵” 了,气根本没法正常运行。

寒湿就像冬天的冷空气,带着湿气钻进脾胃,脾胃受了寒,就像机器没了动力,运化和代谢功能全乱了,气的运行也会跟着受阻。气不通,脾胃没法把营养运走、把废物排出,寒湿在里面越积越多,脾胃只会越来越虚,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

这种情况,得先把脾胃里的寒和湿去掉,让脾胃 “暖和” 起来。推荐参考 “香砂养胃丸”

三、气太郁,把脾胃 “憋坏” 了 —— 肝郁气滞

还有一类人,平时情绪特别容易波动,要么爱生气,要么总抑郁、焦虑,时间长了就觉得浑身累,不想说话,口干咽燥,大便也不成形,脾胃功能越来越差。这其实是 “肝气” 堵了,反过来把脾胃 “憋坏” 了,也就是中医常说的 “肝郁脾虚”。

中医认为,肝负责 “疏泄”,相当于身体里的 “情绪调节器”,能让气顺畅运行,还能帮着脾胃 “干活”。可如果总生气、情绪不好,肝气就会 “郁结”,气堵在肝这里,没地方走,就会反过来 “欺负” 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气不通,脾胃没法正常消化吸收,就会出现乏力、没胃口、大便不成形等问题,而脾胃不好,情绪也会更差,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得先把堵在肝里的气疏通开,再帮着脾胃恢复功能。可以参考 “越鞠保和丸”。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同时也需要提醒大家:脾胃虚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气堵” 的问题也需要慢慢调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症状看看,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调理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用

有问题可以详细跟我讲,辨证之后会给你点合适的调理建议。

我的寄语

我是河南省三甲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写文章主要为了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诊病思路,每个人的情况和体质不一样,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所以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文章的方剂和药物推荐。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点赞、在看,点击分享给更多人,如有相关类似问题都可咨询!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和爱心。

END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