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腔炎的症状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 急性盆腔炎
– 下腹部疼痛:这是主要症状,通常为持续性疼痛,常在性交、活动后加重。
– 发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 38℃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 阴道分泌物异常:量增多,质地可能变得粘稠,颜色发黄,甚至可能伴有异味。
– 异常阴道出血:包括性交期间、性交后或月经周期之间的出血。
– 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症状:若伴有腹膜炎或盆腔脓肿形成,可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症状。
– 慢性盆腔炎
–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 月经异常:盆腔瘀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有脓血性分泌物。
– 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或异位妊娠。
–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部分患者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
二,中医治疗盆腔炎
中医治疗盆腔炎通常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针灸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 1中药内服
– 湿热瘀结证: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有积块,伴腰骶胀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等。治法为清热利湿,化瘀止痛,常用方剂为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减。
– 气滞血瘀证: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经行腹痛加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治法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剂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 寒湿凝滞证:下腹部冷痛或坠胀疼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白带量多、质稀等。治法为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 气虚血瘀证: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等。治法为益气健脾,化瘀散结,可选用理冲汤加减。
– 2中药灌肠:将中药浓煎至 100ml 左右,通过肛门灌入直肠,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常用的中药有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三棱、莪术等。一般每晚 1 次,10 – 15 次为一个疗程。
-3 针灸治疗
– 体针:选取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归来、子宫等穴位,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补泻手法操作,以达到调理气血、通络止痛的目的。一般每周治疗 2 – 3 次。
– 艾灸:常用穴位有气海、关元、神阙等,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的作用。可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次 15 – 20 分钟,每周 2 – 3 次。
盆腔炎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常在性交、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其性状可能会变得黏稠、色黄,伴有异味。病情严重时可能有发热,甚至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若在月经期发病,还可能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我作为西医医生,更建议采用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盆腔炎一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对于轻度盆腔炎,通常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类联合甲硝唑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通过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你的情况,我想询问:你是否有下腹部疼痛的症状?阴道分泌物是否有异常?近期是否有发热的情况?
三,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盆腔炎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盆腔炎
1. 热毒炽盛证
– 症状: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咽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月经量多或淋沥不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 方剂: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加减。
– 剂量:金银花 15 – 30g、野菊花 15g、蒲公英 15g、紫花地丁 15g、天葵子 10g、大黄 9 – 12g(后下)、牡丹皮 10g、桃仁 10g、冬瓜仁 30g、芒硝 6 – 9g(冲服) 。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由医生调整。
–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 方解:五味消毒饮中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皆有清热解毒之功,以清解下焦热毒;大黄牡丹汤中大黄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牡丹皮凉血散瘀;桃仁活血破瘀;冬瓜仁清湿热,排脓散结;芒硝软坚散结,泻热通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之效。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2. 湿热瘀结证
– 症状: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沥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
– 方剂: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 剂量:金银花 15g、防风 6g、白芷 6g、当归尾 10g、赤芍 10g、乳香 6g、没药 6g、穿山甲 6g、皂角刺 10g、天花粉 10g、贝母 10g、陈皮 6g、甘草 6g、薏苡仁 30g、冬瓜仁 30g。剂量同样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
– 功效: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方解:仙方活命饮中金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消肿;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陈皮理气行滞;甘草调和诸药。加薏苡仁、冬瓜仁增强清热利湿排脓之力。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中医治疗讲究个体化,以上方剂及剂量仅为参考。急性盆腔炎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增加治疗难度。建议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同时,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请问你目前是否有上述提到的类似症状?近期白带的具体情况如何,比如颜色、质地、气味?月经情况是否正常?
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
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治疗
1. 湿热瘀结证
– 症状: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溲黄便结,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 方剂:银甲丸加减。
– 剂量:金银花 15g、连翘 12g、升麻 6g、红藤 30g、蒲公英 15g、生鳖甲 15g(先煎)、紫花地丁 15g、生蒲黄 10g(包煎)、椿根皮 12g、大青叶 12g、琥珀末 3g(冲服)、桔梗 10g。具体剂量会因患者个体差异有所调整。
– 功效: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 方解: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红藤凉血活血,解毒消痈;生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生蒲黄活血化瘀止痛;椿根皮清热燥湿;琥珀末活血散瘀;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功。
–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2. 气滞血瘀证
– 症状: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 方剂:膈下逐瘀汤。
– 剂量:当归 12g、川芎 10g、赤芍 12g、桃仁 10g、红花 10g、枳壳 10g、延胡索 10g、五灵脂 10g(包煎)、丹皮 10g、乌药 10g、香附 10g、甘草 6g。实际应用时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
–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方解: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枳壳、香附、乌药疏肝理气;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丹皮凉血清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3. 寒湿凝滞证
– 症状: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白带量多,质稀,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质黯,苔白腻,脉沉迟。
– 方剂:少腹逐瘀汤。
– 剂量:小茴香 6g、干姜 6g、延胡索 10g、没药 10g、当归 12g、川芎 10g、官桂 6g、赤芍 12g、蒲黄 10g(包煎)、五灵脂 10g(包煎)。具体用量需结合患者情况。
– 功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 方解:小茴香、干姜、官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化瘀止痛。诸药配伍,共成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剂。
—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4. 气虚血瘀证
– 症状: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神疲乏力,食少纳呆,面色萎黄,舌质淡黯,边有齿痕,苔白,脉弦涩无力。
– 方剂:理冲汤。
– 剂量:生黄芪 15g、党参 12g、白术 10g、山药 15g、天花粉 12g、知母 10g、三棱 10g、莪术 10g、生鸡内金 10g。具体剂量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 功效: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 方解: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消癥散结;天花粉、知母滋阴润燥;生鸡内金消食化积,化瘀滞。全方共奏益气健脾、化瘀散结之效。
–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
你是否有慢性盆腔炎相关症状?如果有,症状持续多久了?平时是否容易感到疲倦、怕冷 ?
五,软坚散结方
六,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病程长,病情较顽固。以下为你介绍一些有效治疗该病的中成药:
口服类
– 妇科千金片
– 成分:千斤拔、金樱根、穿心莲、功劳木、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党参。
– 功效: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的功效。
– 适用情况: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慢性盆腔炎,症状常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等。
– 花红片
– 成分: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叶根、鸡血藤、桃金娘根、菥蓂。
– 功效:能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
– 适用情况:可用于湿热瘀滞所致慢性盆腔炎,改善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隐痛等症状。
– 金刚藤胶囊
– 成分:主要成分为金刚藤。
–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消肿的作用。
– 适用情况:常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慢性盆腔炎,可见白带量多、黄稠,经期腹痛等症状。
– 妇炎康片
– 成分:赤芍、土茯苓、醋三棱、炒川楝子、醋莪术、醋延胡索、炒芡实、当归、苦参、醋香附、黄柏、丹参、山药。
– 功效:能够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
– 适用情况: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的慢性盆腔炎,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等。
外用类
– 康妇消炎栓
– 成分:苦参、败酱草、紫花地丁、穿心莲、蒲公英、猪胆粉、紫草(新疆紫草)、芦荟。
–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的功效。
– 适用情况:通过直肠给药,药物经直肠黏膜吸收,可作用于盆腔,对于慢性盆腔炎引起的下腹胀痛、腰骶酸痛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有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刚藤胶囊等,这些药物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等功效,不过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等综合判断,不建议自行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我想了解一下,你目前慢性盆腔炎有哪些具体症状,比如是否有腹痛、白带异常等?患病多久了?之前是否使用过其他药物治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54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