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深受慢阻肺、老慢支困扰的朋友,常伴有咳嗽、多痰、气短喘促等症状,活动后尤为明显。从中医角度看,此病多与痰浊壅肺、肺气亏虚、肾不纳气相关,单纯止咳难以治本。
以下是我临床常用的一张理肺基础方,针对咳、痰、喘三大主症,意在宣肺化痰、益气定喘,适用于稳定期辨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肺者。
方组如下:炙麻黄、苦杏仁、茯苓、陈皮、黄芪、党参、五味子、补骨脂、炙甘草
方解:
-
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补益肺脾,从根本增强体质,减少生痰之源。
-
补骨脂:温肾纳气,帮助改善动则气喘的肾不纳气状态。
-
五味子:收敛肺气,与补骨脂一收一纳,协同固本。
-
炙麻黄、苦杏仁:一宣一降,恢复肺气通畅,直接缓解咳喘。
-
茯苓、陈皮: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标本兼顾。
-
炙甘草:调和药性,兼补中益气。
此方适用于稳定期见气短、乏力、痰白、畏寒、活动后气喘者。若处于急性加重期,如发热、痰黄等热象明显时,不宜使用,应先清热化痰。
随证加减示例:肾阳虚重可加附子、肉桂;痰多粘稠可加半夏等,具体用量需因人调整。
案例分享:曾接诊一位68岁刘先生,慢阻肺史8年,气短痰多,动则喘甚,怕冷明显。予上方加半夏化痰,一月后咳痰大减,走路气顺;两月后可平卧入睡,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此方多年应用于临床,只要辨证准确,多数患者反馈良好,从“动则气喘”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无碍”。希望此方能给有呼吸困扰的朋友带来参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37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