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祛痰五药
2025
10-04

祛痰五药

5个祛痰超猛的药,帮你排干一身痰湿,让你无痰一身轻!体内有痰不只会咳嗽,还会藏在肺、脾胃、肾里 “添乱”,甚至变成 “热痰”“痰瘀” 缠上身体。今天分享 5 个对症祛痰方,不管痰在哪、是什么类型,都能精准清理,帮你摆脱黏腻不适感!1. 痰堵肺里:咳嗽痰多、怕冷易感冒,用小青龙汤温肺化痰肺是 “储痰之器”,一旦受寒,就容易积痰:咳嗽不停,吐的痰白花花、清稀量多,还伴胸闷气短、浑身乏力;平时特别怕冷怕风,一换季就感冒,抵抗力差。这是肺里有 “寒痰”,得温着化痰。小青龙汤最对症,里面的干姜、细辛能驱散肺里的寒气,半夏、五味子能燥湿化痰、敛肺止咳,寒散了、痰化了,咳嗽、怕冷的毛病会慢慢好转。2. 痰生脾胃:嘴黏腹胀、大便溏,用二陈汤燥湿除痰脾胃是 “生痰之源”,脾胃弱了、湿气重了,就会熬出痰:总觉得痰多、一咳就出来,嘴巴黏糊糊的没味道;吃点东西就腹胀,还恶心想吐,大便溏软粘马桶,舌苔又白又厚腻。这是 “湿痰”,得先燥湿再化痰。二陈汤是燥湿化痰的经典方,陈皮理气健脾、半夏燥湿化痰,茯苓能把脾胃里的湿气排出去,从根上减少痰的生成,腹胀、嘴黏的问题会跟着缓解。3. 痰积肾里:咳喘腰酸、夜尿多,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肾管水液代谢,肾阳不足的话,水湿排不出去就会变成 “痰饮”,积在肾里:痰多清稀,一活动就咳喘气短;腰和膝盖酸软无力,特别怕冷,晚上总起夜,甚至下肢浮肿。这是 “寒饮”,得补阳化痰。苓甘五味姜辛汤能温肾阳、化寒饮,干姜、细辛温阳散寒,茯苓利水渗湿,把肾里的痰饮化成水排出去,同时补养肾阳,腰酸、夜尿多的问题也会改善。4. 痰湿变热:痰黄黏稠、口干烦躁,用小陷胸汤清热化痰痰在体内待久了容易 “化热”,变成黄稠痰:咳嗽时痰黄得发黏,咳半天都吐不出来;口干口苦,心里烦躁,脸油光发亮,小便黄、大便干,舌头红、舌苔黄腻。这是 “热痰”,得清热化痰。小陷胸汤里的黄连、黄芩能清掉痰里的热,半夏、瓜蒌能化痰散结,把黏稠的热痰化开、咳出来,口干、烦躁的感觉会明显减轻。5. 痰瘀缠身:身体沉、关节痛,用桂枝茯苓汤化痰散瘀痰和瘀特别容易 “缠在一起”:浑身发沉、头晕昏沉像裹了层布,关节屈伸不利,身上还有刺痛感;舌苔厚腻,舌头颜色发暗,舌下青筋又粗又紫,整个人没精神。这是 “痰瘀互结”,得化痰又散瘀。桂枝茯苓汤能一举两得,桂枝、茯苓化痰利湿,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把黏在一起的痰和瘀都打散,身体沉、关节痛的问题会慢慢好转。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