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出版
手麻无力非小事,舌红苔腻为何用归芪?——刘渡舟医案笺疏
贾某,男, 32岁。住顺义。1989年5月29日,初诊:左手麻,无力,不痛,出汗。舌红苔腻,脉弦细。营卫气血不和。归芪五物汤7剂。1989年6月26日,二诊:手麻减轻,活动较自如,腰痛。脉弦无力,舌红苔腻。桑寄生30g,炒杜仲10g,当归15g,生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大枣12枚,生姜15g,续断10g,补骨脂10g。7剂。1989年7月3日,三诊:手指活动自如,手尚略麻,畏冷。舌红苔润,脉弦。归芪五物汤加通草12g。7剂。【笺疏】左手麻,无力,不痛,出汗,脉弦细,虽然舌红苔腻,但师父并不视之为湿热痹阻,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其人形气不足,营卫气血不和,具有明显的正虚特征。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二诊病历中的“脉弦无力”,以及三诊中的“畏冷”看出。若不然,师父不会投归芪五物汤。人体右侧气胜,左侧血胜。所以本案病例气血不足而偏于血虚。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无力,不痛,汗出,皆正虚之象。故处方用《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是为归芪五物汤。药后手麻减轻,活动较为自如,故守方续进。由于患者诉腰痛明显,故加桑寄生、杜仲、续断、补骨脂补肾壮腰。其中黄芪用30g,大枣用12枚,亦因为患者正气不足,气血两虚。其实《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之黄芪的用量为三两,生姜的用量为六两,其主治病证为风痹,其功能主要在于祛邪,发散皮肤肌肉风邪。而本案处方的重点在于补养气血。所以对于经方、古代成方的应用,药物剂量不可拘泥,应该根据具体的病证斟酌消息。三诊时腰痛消失,故去桑寄生等四物,仍用归芪五物汤。并参考当归四逆汤的用法,另加通草通络。(文章内容选自《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3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Name cleared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29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