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金水相生之要义:论麦冬重用与膀胱气化之道
2025
09-01

金水相生之要义:论麦冬重用与膀胱气化之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金主一身之气,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气虚弱,肃降失职,则百脉失调,水火不济。前文论及肺燥肾涸之机,今续探肺虚肝侮、膀胱闭塞之变,并明麦冬重用之妙义。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一、肺虚肝侮,木火刑金

肺金本克肝木,然“亢则害,承乃制”(《素问·六微旨大论》)。若肺气过虚,金衰不制木,则肝木亢而化火,挟心火以刑肺金。此即“木旺侮金”之逆局。

《医嘱》释曰:“肝火逆冲,肺失肃降,咳逆痰塞,皆木火刑金之象。”此时若误用泻肺之药(如桑白皮、葶苈子),更损肺气,肝火愈炽,心火愈亢,终成痼疾。唯宜大补肺气,使金旺制木,火势自衰。

二、麦冬重用,金旺木衰

麦冬味甘微寒,归肺胃心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其质润多液,能滋肺阴、补肺气,兼清心除烦。

· 重用之机:肺气大虚时,非轻剂可救。喻嘉言言:“麦冬须用至两许,方能充肺络、滋化源。”此如久旱逢霖,非滂沱之雨不能润泽焦土。

· 制木之功:肺气得充,则肃降有权,肝木自敛。李中梓《医宗必读》云:“金旺则木有所畏,火不复刑。”故麦冬虽非直接平肝之药,却通过补肺间接制木,此乃“隔二之治”妙法。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三、膀胱闭塞,责在肺失肃降

《灵枢·本输》曰:“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然膀胱之气化,需赖上焦肺气肃降以助之。若肺气壅滞或虚弱,失于治节,则水道不通,小便点滴难出。

时医但以通利之药(如车前子、滑石)或泻火之剂(如黄柏、栀子)治之,然不效者,乃未明“肺为水之上源”之理。朱丹溪《格致余论》直言:“小便闭癃,其源在肺,当开上窍以通下窍。”

四、麦冬通膀胱:提壶揭盖之妙用

麦冬大补肺气,使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决气》)。肺气充盛,则肃降有权,水道通调,膀胱自利。此即“提壶揭盖”之法——壶盖紧闭则水不出,开其盖则水流注。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赞麦冬:“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其通膀胱之能,实通过补肺气、助肃降而间接达成,非直接利水也。

五、治验方略:麦冬为君,佐使得宜

1. 麦冬汤(《金匮要略》):麦冬重用为君,配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培土生金,用于肺萎咳逆、火逆上气。

2.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麦冬合石膏、阿胶,既清胃火,又润肺金,佐桑叶宣肺,杏仁降气。

3. 通癃方:麦冬佐紫菀、桔梗开提肺气,少佐茯苓、泽泻导水下行,标本兼顾。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治燥之道,贵在明本。肺金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气化。麦冬甘寒润泽,既能补肺气、润肺燥,又能间接平肝火、通膀胱,实为治燥证之关键。医者当识“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训,勿见咳治咳、见闭利水。重用好麦冬,助肺金行治节之权,则水升火降,天地交泰,诸恙自平。

#中医#​#养生#​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