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抄方296║股骨头坏死,中医老主任的秘验方
2025
08-29

中医抄方296║股骨头坏死,中医老主任的秘验方

🌞2025.08.26:健康平安

🌞毛选: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1.益肾复元方【出处】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项目【组成】仙茅15g,骨碎补30g,续断30g,黄芪30g,血竭5g,三七10g,丹参15g,地胆头15g,麻黄10g,白芥子15g,水蛭10g,牛膝30g。【功效】益肾活血。【主治】多有外伤、饮酒、滥用激素等病史,不同程度的髋部活动后疼痛加重,髋关节内收、外展功能受限,影像学检查显示股骨头骨质改变。【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通痹益肾汤【出处】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组成】骨碎补15g,续断20g,炒杜仲20g,红花10g,生地黄12g,熟地黄12g,山茱萸10g,桃仁10g,怀牛膝9g,牡丹皮12g,白芍15g,当归10g,土鳖虫10g,透骨草20g,自然铜6g,焦神曲12g,白术10g,茯苓15g,炙黄芪15g。【功效】活血化瘀通痹,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病史,不同程度的髋部活动后疼痛加重,髋关节内收、外展功能受限,影像学检查显示股骨头骨质改变。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属于ARCO分期0期、Ⅰ期、Ⅱ期患者。【用法】每日2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

3.活血补髓汤

【出处】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

【组成】丹参30g,黄芪30g,当归10g,水蛭6g,全蝎10g,鹿茸2g,淫羊藿10g,仙茅6g,骨碎补15g,牛膝15g,肉桂6g,白芍12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消肿止痛。

【主治】肾虚血瘀型:髋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舌质淡,脉细。

【用法】上药加水500ml,泡2小时,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取汁200ml;再加水300ml,文火煎30分钟,取汁200ml,两次相兑,分早晚两次饭后1小时口服,每日1剂。

4.健脾化痰通络方【出处】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组成】茯苓20g,白术30g,丹参15g,当归15g,五倍子15g,红花15g,陈皮10g,伸筋草10g,丝瓜络15g,木香10g,地龙10g,炙甘草10g。【功效】健脾化瘀。【主治】跛行,髋、膝酸痛,僵硬感,活动受限,活动时痛,休息后好转;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局部疼痛,跛行,舌质偏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脉滑涩。【用法】上述药物水煎取汁300ml,每次100ml,早晚饭后各1次口服。

5.活血生骨汤

【出处】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组成】川芎30g,当归30g,怀牛膝30g,骨碎补20g,熟地黄20g,鳖甲20g,龟甲15g,海马15g。

【功效】活血化瘀,补肝益肾,强筋健骨。

【主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不同程度的患髋疼痛、跛行,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时完全不能行走或下蹲,腹股沟中点压痛,Thomas征及4字试验阳性,患肢缩短,外展、外旋受限,肌肉萎缩。

【用法】每日1剂,煎取药汁300ml,于早饭、晚饭后1小时温服。

6.补肾壮骨通络汤

  【出处】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组成】川芎12g,延胡索15g,当归15g,独活15g,骨碎补15g,续断15g,狗脊15g,熟地黄15g,杜仲15g,怀牛膝15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20g,炙甘草10g。

【功效】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

【主治】髋关节疼痛,以腹股沟、臀部和大腿为主,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且内旋时疼痛加重。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型:髋部隐痛,绵绵不休,关节屈伸不利或强硬,跛行,或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心烦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用法】每日1剂,煎取药汁300ml,于早饭、晚饭后1小时温服。

7.通络生骨汤

【组成】黄芪30g,三七6g,土鳖虫10g,鹿角胶15g,丹参30g,鸡血藤20g,续断15g,地龙20g,川芎10g,当归15g,白芥子10g,血竭10g。

【功效】活血散瘀,补气行血,填精壮髓。

【主治】髋部疼痛等不适感;髋部功能受限;X线和MRI检查有骨坏死表现;既往大量或长期使用激素。中医辨证为筋脉瘀滞证: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跛行,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或涩。

【用法】每日1剂,煎取药汁300ml,于早饭、晚饭后1小时温服。

8.补肾通络汤【出处】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许建安经验方【组成】川芎10g,续断10g,狗脊10g,桑枝12g,独活12g,地龙10g,土鳖虫10g,淫羊藿15g,鹿衔草12g,秦艽10g,蜈蚣2条,生甘草5g。【功效】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主治】患者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如双侧病变可呈交替性疼痛。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1992年骨坏死的国际分期标准Ⅰ、Ⅱ期者。【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30日1个疗程

9.双合汤

【出处】清代名医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

【组成】桃仁6g,当归9g,白芍9g,川芎9g,红花6g,陈皮9g,半夏9g,茯苓9g,白芥子9g,生地黄9g,生姜6g,甘草6g,竹沥30g。

【功效】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主治】符合2007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组专家建议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辨证为痰瘀痹阻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30分钟分服

10.骨蚀汤

【出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贻训教授经验方【组成】熟地黄15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9g,桂枝9g,丹参15g,川牛膝9g,鸡血藤15g,钩藤15g,白芥子9g,全蝎9g,地龙9g,穿山甲9g,葛根15g,白芍15g,延胡索9g,补骨脂15g,骨碎补15g,狗脊15g,淫羊藿15g,党参15g,炒白术15g,甘草6g,蜈蚣2条,巴戟天15g,桑寄生15g。【功效】活血化瘀,补肝益肾。【主治】髋部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限,最终致残而跛行;股骨头坏死程度按改良Ficat分期在Ⅰ~ⅡB期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用法】头煎加水500ml,煎至200ml,二煎加水300ml,煎至200ml,二煎相兑。1剂/日,早晚分服。

11.补肾复活汤【组成】淫羊藿15g,骨碎补15g,续断10g,三七10g,枸杞子10g,丹参15g,当归10g,土鳖虫10g,煅狗骨15g,川芎10g,黄芪30g,牛膝10g。【功效】补肾生髓、活血化瘀为主,佐以壮骨益气。【主治】不同程度的患髋疼痛、跛行,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时完全不能行走或下蹲,腹股沟中点压痛,Thomas征及4字试验阳性,患肢缩短,外展、外旋受限,肌肉萎缩。【用法】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次;患髋严格避免负重,临床症状较重患者配合患肢直腿胶布牵引,负重为体重(kg)的1/14~1/12,牵引时间15~20日。

12.自拟补肾活血汤

【组成】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5g,牛膝10g,巴戟天10g,鸡血藤12g,续断1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炙甘草6g。

【功效】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主治】髋部疼痛,以内收肌起点处为主,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可向下放射至膝关节;行走困难,呈跛行,进行性加重;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

13.健脾益气方

【组成】生黄芪30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10g,赤芍10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升麻10g,柴胡10g,川牛膝10g,鸡血藤20g,延胡索15g,炙甘草10g。

【功效】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主治】髋部疼痛,以内收肌起点处为主,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可向下放射至膝关节;行走困难,呈跛行,进行性加重;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内旋、外展受限为主,被动活动髋关节可有周围组织痛性痉挛

14.补肾化瘀汤【组成】熟地黄、骨碎补、续断、怀牛膝、桑寄生各20g,延胡、当归、桃仁、红花、独活各10g。【功效】补益肝肾,活血祛痰通络。【主治】早期有跛行,髋膝酸痛,僵硬感,活动时痛,休息后好转;髋部活动受限,旋转、屈曲、外展和内收受限,患肢肌肉萎缩;后期呈屈曲内收畸形;X线片显示轻者可见股骨头密度增高,重者见骨坏死改变。【用法】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3个月。

15.活血补肾方

【组成】丹参30g,黄芪30g,当归9g,淫羊藿9g,仙茅6g,鹿茸2g(冲),白芍12g,牛膝15g,白术9g,肉桂6g,骨碎补15g,全蝎9g,蜈蚣2条,茯苓9g,杜仲9g,甘草6g。

【功效】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主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不同程度的患髋疼痛、跛行,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时完全不能行走或下蹲,腹股沟中点压痛,Thomas征及4字试验阳性,患肢缩短,外展、外旋受限,肌肉萎缩。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1小时口服。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