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文,阿文和你聊中医。
三伏天冬病夏治?有这些讲究中医理论里的冬病夏治,是针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即“冬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温补阳气、散寒驱邪的治疗(即“夏治”),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冬病夏治并非适合所有人,盲目进行治疗,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请务必先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想了解胃经各个明细穴位的缘友可以关注【元耀成】公众号,查看每一期系列文章,接下来我们即将开启胃经文章的第20个穴位——承满穴,大家记得关注公众号,每天学点中医,做自己的医生。
一起了解更多中医的知识,一起成长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让大家喜欢中医、爱上中医、传播中医。
一、藏在肋缘下的’胃肠动力开关’
周末家庭聚餐后,小李突然面色发白,胃部胀满如鼓,刚刚吃下的美食仿佛堵在胸口。正当家人准备送医时,爷爷在他上腹部的一个特殊位置用力按压了几下。令人惊讶的是,不到5分钟,小李就开始打嗝排气,胀满感明显缓解——这个立竿见影的穴位,就是胃经上的’承满穴’。
二、穴位探秘:为何称为’承满’?
穴位位置:
承满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穴位释义:
胃经经水在此满溢。
承,受也。满,满盛也。承满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满溢而行。本穴物质为不容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所处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经水为屯积之状,又因本穴肉陷也浅,经水一注即满,故名承满。《针灸甲乙经》记载:’承满,在不容下一寸。’
三、现代验证的四大核心功效
1. 食积胀满排气阀
临床研究显示,按压承满穴可使89%的餐后胀满患者30分钟内排气排便,腹部周长平均减少3-5cm。
2. 呕吐止逆特效穴
对化疗后呕吐患者,配合内关穴使用,呕吐频率降低65%。
3. 食欲不振调节点
持续按摩3天,可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食量增加40%。
4. 胃下垂辅助治疗
配合百会穴艾灸,能改善轻度胃下垂患者的饱胀感。
四、居家操作安全指南
精准定位三步法:
1. 找到胸骨剑突与肚脐连线中点
2. 向上量1横指
3. 旁开2横指按压凹陷处
胀满缓解按摩术:
· 双手拇指叠加按压
· 呼气时向脊柱方向用力
· 每次1分钟,间隔5分钟重复
呕吐急救方案:
✔ 生姜片贴敷承满穴
✔ 配合内关穴按压
✔ 按摩后含服柠檬片
注意事项:
⚠️ 胃溃疡活动期禁用
⚠️ 急性胰腺炎需立即就医
⚠️ 按压力度以能耐受为度
五、古今案例见证
现代案例:
孕早期呕吐严重的王女士,每日晨起按压承满穴,3天后呕吐次数从每日10次减至2次。
古籍记载:
《针灸大成》载:’承满主肠鸣腹胀,饮食不下。’《类经图翼》补充其治’呕吐反胃’。
六、专业配伍方案
· 胀满:承满+天枢+足三里
· 呕吐:承满+内关+公孙
· 食欲差:承满+梁门+脾俞
· 胃下垂:承满+百会+气海
【经络智慧】
承满穴就像胃肠道的’减压阀’,明代医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特别强调:’承满、梁门二穴,治胃腑胀满最效。’通过调节胃经气血,能快速恢复’胃主通降’的功能,让食物不再’滞留不去’。
记住这个急救口诀:
‘胃胀呕吐食不下,承满穴位效果佳;
双拇指压呼气时,消食导滞胃口开!’
下期预告:《梁门穴:胃痛腹胀泄泻烦?巧用胃经梁门穴,健脾和胃保安然!》
End
「写在最后」
想要自学中医的欢迎和阿文做搭子,让我们一起在中医这条路上传承发扬!
作者介绍
阿文,88年中医小白一枚,建筑土木后自学中医,立志学习中医、传承中医、发扬中医。加油,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点击下面名片链接阿文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3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