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往常一样,吃完饭在医院小花园里遛食,同事突然撸起袖子看着他胳膊上的疤痕喃喃道:“这个疤永远消不掉了”。
我低头看了看,嗯,八年前的老疤了,“你后悔吗?”
“后悔呀,当时要是不去救他,我身上也不会留这么大的疤。”随即又说:“可是我们是医生,就算后悔,也会救。”
他这两句话,意料之中,八年前,同事刚参加工作不久,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被家属质疑能力,用利器生生割下手臂一块皮肉。。。。。。
细细回想起来,身边的同行包括我都遇到过类似的袭医事件。若再问他们救或不救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还是:“救”。
几年前,接诊过一个患者,女性,70岁,家属叙述症状,自五年前某天开始,病人上肢抖动、颤抖,确诊帕金森,求医无果,发展到持物不稳,表情呆滞,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面诊见患者脉沉细,苔厚,同时伴有食欲不振。随即写了一张方子,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白芍,肉苁蓉,桑寄生,天麻,钩藤,炙僵蚕,丹参,制香附,苏梗,制大黄,知母,天南星,全蝎粉。
患者服用14剂之后不见效果,又嘱咐继续服用14剂,期间患者肢体颤抖的症状缓解,胃中舒适,尊原方作加减,调养半年。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这里头的缘由就是,帕金森在中医范畴里来说是“风症”,由肝肾阴虚引起,体内环境干燥,腰酸腿软、眩晕耳鸣。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白芍、知母,滋补肝肾之阴。白芍,凉肝潜阳。再佐以香附和苏梗理气和胃,丹参,熄风,这就是基本思路。
诊疗过程中,患者家属不见病人有起色,手持棍棒将我堵在办公室,幸亏保安及时赶到,否则我的行医生涯可能要就此终止,虽然当时心里很害怕,但是还是强装镇定写完了处方,后来想起这件事,当真是佩服自己。
医生这个职业,有人饱受诟病,有人受人敬仰,何况在这个中医群魔乱舞的时代,医生被诟病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突然想起来一句话,没有圣人一样的情操,是成不了好医生的,“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千百年来医学界奉行的行医理念,与之意义相近的还有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若不能为良相,那便为良医,良医仁心的呈现,要体现在医疗的整个过程中,哪怕受患者诟病,也要恪守“仁术”的宗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1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