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研读《金匮要略》,再遇温经汤,感慨张仲景对妇科病证的深刻洞察。此方专攻“冲任虚寒、血瘀阻滞”型不孕症,堪称中医调经助孕的千年经典。现结合临床思考,解析此方精妙。 其病机:寒瘀互结,胞宫失养 《内经》云:“寒气客于子门,胞脉闭,气不得通。”冲任二脉起于胞宫,若虚寒内生,血行凝滞,则出现: 1、经期延后、经血色暗夹血块。 2、经行腹痛如针刺,得温稍减。 3、平素畏寒肢冷,腰腹冰凉。 4、舌淡紫、苔白,脉沉涩或紧。 此证本质为“本虚标实”:冲任阳气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 组方解析:温、补、通三法并施,温经汤(原方剂量调整需辨证) 吴茱萸9g, 桂枝6g ,生姜6g, 温阳散寒,直入肝经,驱逐胞宫陈寒 。 当归6g, 川芎6g ,丹皮6g,活血化瘀,疏通胞脉瘀阻,兼清瘀久所化之郁热 白芍6g 阿胶6g 麦冬9g ,滋阴养血,修复受损胞宫,奠定受孕基础 党参6g, 半夏6g ,甘草6g,健脾和胃,后天养先天,助药力吸收。配伍特点: 1、 刚柔相济:吴茱萸+桂枝配麦冬+白芍,温而不燥,防伤阴血 2、通补兼施:当归、川芎活血中寓补血之妙 3、升降得宜:半夏降胃气,生姜升脾阳,斡旋中焦气机现代应用启示,临床常见于: 多囊卵巢综合征(寒凝血瘀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腹痛剧烈) 黄体功能不足(基础体温爬升缓慢) 方药加减: ✓ 痛经甚加香附、延胡索 ✓ 腰冷如坐冰加杜仲、巴戟天 ✓ 经量少加鸡血藤、枸杞 使用须注意 1、经前1周开始服用,连续3个月经周期 2、阴虚火旺者(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禁用 3、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每晚艾灸关元穴15分钟 案例思考: 曾遇某女,32岁患者,备孕5年未果,经期腹痛需服止痛药,B超显示内膜薄且血流阻力高。予温经汤加紫石英,三月后经痛消失,第六月自然受孕。此案印证“血气温和则营卫流行,方能摄精成孕”之理。 温经汤非单纯促孕方,实为重建胞宫生态环境之法。现代女性空调冷饮、熬夜压力,更需此等经方调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486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