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说你耳鸣,我给你讲三味药!行气活血,冲开耳窍,老祖宗所传(朝花夕拾)
2025
07-12

听说你耳鸣,我给你讲三味药!行气活血,冲开耳窍,老祖宗所传(朝花夕拾)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医林改错》、《临床中药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昨天,我的助手跟我讲,说有读者想让我帮着看看耳鸣。我扪心自问:我能给人家看好吗?未必。我的技术水平,太一般。那么多前辈都没看好,我又能有何奇思妙想?但是呢,有一点好,这就是我手头的资料比较多。咱们业界关于耳鸣治疗的一些经验之谈,我还真就见过一些。所以啊,我今天就给你说一个简单的小方子。你别看它小巧,仅仅三味药,却是中医业界治疗耳鸣、耳聋的奇招之一。这就是王清任的通气散。这方子,非常精巧,就是柴胡一两、香附一两,川芎五钱,研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这就是通气散。对这个方子,王清任十分看好,特别得意。他说啊,这方子治疗“耳聋不闻雷声”。你想想,耳朵不好使,连雷声都听不见,这得多严重。即便如此,通气散三味药,依然可以给你治好。来吧,我给你说点小验案,咱看看这通气散,到底什么来头。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本职工作是一个汽车修理工人。可能是由于工作环境嘈杂所致吧,他从三个月前开始,莫名出现耳鸣。那个声音,像蝉鸣一般,不绝于耳。此人多次投中医治疗,大多数是以补肾之法来治,但是效果特别不好。后来,这个患者找到一位医家,叫做张柏年。当时,张前辈面对患者也一度找不到方向。但是通过沟通,他得知,患者曾经用“咽鼓管通气法”治疗,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不太持久。了解到这个细节以后,医家忽然想到了什么,询问患者是否有耳中闭塞之感。患者表示确实如此。同时,患者还觉得胁下疼痛。看舌脉,发现淡红舌,薄白苔,脉象弦。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立刻书方一首。但见:柴胡、香附、郁金、石菖蒲、川芎各10克,干姜8克。所有这些,水煎服。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竟然病症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而且再没有复发过。后来,张柏年前辈再遇到类似的患者,就用上方加减应对,往往收效较好。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南方医话》这部中医临床专著里。这里的道理,理解起来很有意思。其实,这个患者属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耳鸣。如何判断肝气郁滞呢?患者就诊的时候脉弦,胁下疼痛,耳中有闭塞之感。这是比较典型的肝郁气滞之证。弦脉,主肝气失和。肝胆经走胁肋,所以肝郁气滞,经气不利,所以胁下疼痛。气机郁滞,闭塞不通,所以患者耳中闭塞。肝胆互为表里。我们的胆经,在耳朵这儿绕了一圈。所以当肝经经气不利的时候,胆经自然受影响,于是发为耳鸣、听力下降。这个时候怎么办?既然是气机郁滞,那我们就冲开郁滞,令气机顺畅起来。如此,耳窍可以恢复如常。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柴胡、香附、郁金、石菖蒲、川芎各10克,干姜8克。这里头,柴胡和郁金疏肝解郁。香附理气。川芎辛散,能活血,更可以行气。石菖蒲开窍化浊。干姜辛散,以助气行。总体看,这显然是前面提到的,通气散的加味运用。因为柴胡、香附和川芎,就是通气散。到这里,你就应该能看出来了,王清任这个通气散,之所以能够治疗耳鸣耳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可以行气解郁啊。柴胡和香附疏肝解郁行气,川芎活血行气。三味药配合,通达气血,难怪叫做“通气散”。当然,这也就注定了,通气散所主治的耳鸣耳聋,多由肝郁气滞引起,患者常有肝郁气滞证表现。耳朵里面,常常有闭塞之感。这是通气散的辨证应用关键所在。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你想啊,这耳朵处的气血不通,除了肝郁气滞所致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压根儿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当然也就谈不上通畅了。所以,临床所见,这通气散治疗中气不足所致的虚性耳鸣,也有效果。当代临床曾有一例。患者当时37岁,半个月前由于过劳,出现耳鸣。声音如潮水一般。刻诊,面色萎黄、浑身倦怠乏力,食欲不好,便溏,晚上睡觉质量差,唇色淡红,舌淡,苔白,脉虚弱。当时医家怎么给治的呢?是补中益气汤,加上通气散。因为这个患者明显有中虚之象啊。结果如何?用药一周,诸证基本消失。再用一周巩固。患者随访一年,耳鸣未曾复发。你看,这就是通气散和补中益气汤的联合运用。总之,这个通气散,要义在于通行气血。我们牢记这一点,随证运用,治疗效果是值得期待的。当然,耳鸣这个病,原因有很多。临床治法,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讲,哪个医家,能把耳鸣彻底治明白了,那就算是独树一帜,巨大的成功。我照比这个层次,差得太远。所以啊,我就把业界一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小经验,先说一说。或许,能给部分读者带来帮助。好了,就聊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