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杏林早报 | 姜枣茶加“三宝”,祛湿效果翻倍!喝对了,比吃药还管用!!
2025
05-25

杏林早报 | 姜枣茶加“三宝”,祛湿效果翻倍!喝对了,比吃药还管用!!

“早上喝杯姜枣茶,一天精神特别好!”这话在咱们老百姓中间可是流传甚广。

姜枣茶,驱寒暖胃的经典饮品,尤其受中老年人喜爱。但是,你知道吗?

如果在姜枣茶里加上三味特殊的食材,不仅能增强祛湿效果,还能调和脾胃,更不容易上火,效果简直好到没话说!

01

传统姜枣茶的功效:温中散寒

在中医理论中,生姜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大枣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二者搭配在一起,温而不燥,是典型的“温补”饮品,特别适合体寒、脾胃虚弱的人群饮用。

传统姜枣茶的主要功效:驱寒暖胃,缓解腹痛腹泻;补气养血,改善面色萎黄;缓解感冒初期的畏寒、头痛症状。

不过,传统姜枣茶也有其局限性。姜性温热,容易助火;过量饮用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不适。

而且,单纯的姜枣茶对体内湿气的排除效果有限,对于“又寒又湿”的复杂体质调理起来不够全面。

02

升级版姜枣茶:加三物更祛湿

1. 陈皮:理气化湿的好帮手

陈皮,在中医中被视为理气化湿的良药。在中医里可是理气化湿的一把好手。

《本草纲目》里就夸它“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陈皮能疏通气机,帮助湿气排出体外,还能平衡姜的温热,防止上火。

陈皮还有很好的开胃消食作用,能增强姜枣茶对脾胃的调理功效,特别适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

2. 薏米:祛湿消肿,身体更轻松

薏米,可是很多人眼里的祛湿“明星”。它性微寒,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

把薏米加到姜枣茶中,能够中和姜的温热之性,让整杯茶寒热平衡。

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排除体内湿气,减轻湿气引起的身体沉重、关节酸痛、水肿等问题。

3. 山楂:消食化积,脾胃更健康

山楂性微温,酸酸甜甜的,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山楂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在姜枣茶中加入山楂,不仅能提升茶饮的口感,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脂肪食物,这样一来,就能防止食积产生湿气,从源头上减少湿气的产生。

03

升级版姜枣茶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鲜姜3片、大枣3-5枚(去核)、陈皮3克(约一小块)、薏米10克、山楂3-5片、清水500毫升、冰糖适量(可不加)

🔸制作步骤:

1.薏米提前浸泡30分钟,更容易煮软,释放有效成分。

2.姜切片,大枣洗净去核,陈皮和山楂洗净。

3.先将薏米煮20 分钟,再加入其余食材煮 15-20分钟。

4.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哪些人适合喝?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体内湿气重,感觉身体沉重、困乏无力者。易感冒、抵抗力低下者;关节酸痛、水肿者。

🔸喝的时候,这些要注意:

1.手脚心热、口干舌燥者,应减少饮用频率,或减生姜至1 片,加10克麦冬滋阴防燥;

2.舌苔厚黄腻者加5 克茯苓增强渗湿,去掉可能会助湿的大枣;

3.孕妇慎用山楂,使用前请咨询中医师;

4.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饮用量;

5.空腹饮用效果最佳,但脾胃极虚者可在餐后饮用。

🔸喝对这杯茶,避开3 个误区

误区 1:所有人都能天天喝

正确做法:寒湿体质可每周喝 3-4 次,口苦、舌苔黄腻者慎用。

误区 2:晚上喝效果更好

正确做法:早喝姜,补药汤;晚上阳气收敛,喝姜茶易影响睡眠。

误区 3:祛湿只靠喝

正确做法:配合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适当运动,饮食清淡,减少甜腻肥甘,效果更显著。

04

书籍推荐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