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用筋膜角度来理解:人体水热循环模型(三)
2025
05-19

用筋膜角度来理解:人体水热循环模型(三)

今天继续学习《伤寒论》之人体水热循环模型。

中医经常说,正常的人体应该是下温上凉(这个词可能不是特别合理),上下热量能够顺畅流动。

心和小肠互为表里,相当于身体下半部分,需要通过小肠这把火,把温度升起来,小肠如何能够保障合适的温度,我觉得从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脚的温度。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大腿温度不够,比如冬天脚冰凉,就可以理解没有足够的气血到达腿部,同理手也是如此。

很多女孩子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本质上说整个气血循环出问题。要不就是气血不足,要不就是通道不通,其实这两个是相辅相成。

久坐不动,或者姿势不正确,跷二郎腿等容易导致腿上和屁股上的筋膜粘滞,进而限制了气血的流通。

很多人站桩、打坐会有气感,我的简单理解是,筋膜开了之后,对应部位更多毛细血管开始流通,气血开始充盈。如果对解剖有研究的话,可以知道毛细血管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是极其重要的。有个说法说的是大部分人的毛细血管只打开了30%,很多都是不通畅的。虽然不能确定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但推理下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毛细血管都很通畅,那就意味着不容易出现怕冷怕热的问题。以前夏天特别怕热,我觉得是天气的问题,研究了筋膜之后,我明白了,原来是哥的散热系统出问题了,经常吹冷空调,身体表面毛孔就容易闭合,经常呆久了,身体就会适应这种模式,筋膜只有记忆的,当离开空调走到室外高温的情况下,内外热量的交换就出问题了,里面的热量和水气出不来,外面的能量进不去,表现出来就是燥,心里也烦。

自从练习筋膜功法,把筋膜来开了一些,阳关晒着虽然也会热,但是没有了那份燥,甚至能够感觉到阳光通过皮肤进入深层,温润很舒服。

我觉得很多朋友可能忘了一个常识,人是恒温动物,需要一个稳定的温度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高了低了都会出问题。

如果真明白这个常识,就不会一味追求爽快,冰的寒凉一股脑往肚子里炫。任何美味的东西,都需要能量来支撑,为啥生病时,吃啥都没味,因为身体能量不足。

总结:练筋膜功法有啥好处,因为筋膜关乎身体各个层面,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行系统等等,它就如同是一个协作中心,把各个部门统合在一起,所以养生,从养筋膜开始,让自己的身体实现筋骨柔软,气血充足,阴阳平衡,此乃真幸福也!

以上为本人学习思考过程,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