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但其病机均为阴虚燥热,消灼津液。其病位主要在肺、胃(脾)、肾三脏,治法不外润肺、清胃、滋肾。
笔者发现患者均有气阴两虚的特点,治疗时突出益气养阴之法,并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应用益气养阴之自拟参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者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72岁;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例,其中9例曾接受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患者空腹血糖在7.8—25mmol/L之间。
二、组方及用法
参杞汤:沙参、玄参、枸杞子、山药、丹参各30克,黄芪20克,黄精15克,人参(生晒参)、甘草各10克。
加减:口渴多饮者,加天花粉、葛根各10克;多食善饥者,加生石膏、生地各10克;小便频数量多者,加山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情志刺激。
三、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劳动力恢复正常,血糖小于5.6mmol/L,随访6个月未复发。
有效:症状减轻,血糖有所降低。
无效:治疗后症状及血糖无明显变化。
四、治疗效果
经治疗2—6个疗程,治愈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
五、典型病例
张某,男,55岁,患糖尿病已5年。
症见多饮善饥、消瘦、口渴、腰酸无力、时觉头晕、动则汗出、小便频数、舌红苔少、脉细数。查尿糖(+++),血糖20.8mmol/L。辨证属肺胃亏虚,气阴两伤,兼有胃热。即予参杞汤加减治疗。
服药3个疗程后诸症消失,唯感四肢乏力,时有口渴,尿糖(+),血糖7.8mmol/L,继服2个疗程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六、体会
因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实则阴津自复。本病病程较长,病久则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以致变生他症,故临床治疗时宜早加活血之品,可免变生血淤之忧。
参杞汤中药味不多,但药量较大。笔者认为如此则可使药力专一。方中人参大补元气,气充则津液生化有源;沙参养阴清肺;玄参滋阴降火,除烦止渴;黄精润肺滋阴补脾,三药均有降血糖的作用;枸杞子补脾胃、润肺燥,元代医学家王好古称其主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黄芪、山药补益脾肺,脾肺得充,则津随气生,无亏乏之忧;丹参凉血散淤,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防止病久致淤。
全方着眼于补脾、胃、肾之阴,尤以补脾为主,虽药不多但效佳。
(所刊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2025年 总第1046期作者丨刘本友编辑丨李家华校对丨刘松雨二审丨张越终审丨刘慧英 刘林明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7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