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吊丹”与“兜丹”实操指南:脊柱力线如何影响内脏健康?
2025
05-08

“吊丹”与“兜丹”实操指南:脊柱力线如何影响内脏健康?

1、问:老师,李小龙的屈髋是个深入的下犬,我这个理解是对的方向吧。

答:很多体式都是由一个体式生发出来的,背后的力的原理不会变,只是每个体式结构不同,你需要对核心的掌控角度作出一些细微调整。这个就是从“整”出发,用“整”识别调整以及检验。

2、问:今天的冥想就是摸肚子睡觉?

答:都去听听腹部的声音,在进化出大脑之前,腹脑可是早就存在了。另一个角度,在练习的时候去感觉腹部紧不紧张,这个直接带来的就是呼吸,只是呼吸还是慢了,直接的感觉就是腹部。

身体收集信号,别忘记,除了关节,肌肉,皮肤,内脏的信号排在前面的。以往提到腹部会把它等同于呼吸,但实际上腹部是单独的一套机制,也是为今早的课程里让大家只是去感觉腹部的“起伏与动”,而不是以呼吸的方式去关联,这也是将呼吸机制与内脏本身的机制分化开。

内脏一度被认为是“直觉”在肉身的器官,当思考不了的时候,回到肚子里去,满腹经纶可都在肚子里。

3、问:我躺下常心慌,最近分化出来,是肚脐到肋骨角有一条很硬很紧,一跳一跳的,扯着心脏附近。这是什么情况呢?

答:里面本身就有一条连接着的韧带,从膀胱-肝-肺-肩,可以用手轻柔肚脐周围,腹部是最容易累积情绪的。

静下来,身体每一寸皮肤都有原始跳动,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心脏。肠道和大脑的形状很像,所以也叫腹脑,但大脑的进化是在腹脑之后的,这也是信号的时间差,还一个平躺下去,把肚皮翻出来,人天然的会有不安全感。就像小动物,只有在安全的人面前才会翻肚皮。

练习的时候,最简单的标准就是,不要挤压到内脏,你在骶骨和脊柱的弯曲时,就需要贴着前面的锥体走。腹部慢慢放松,腹部在练习时候一紧张,就很容易然后大脑占上风,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十年前,我听一位昆达的老师说:要让你说的话从丹田出来,远离了丹田都是谎言。一句话我琢磨了十年,这两天才慢慢的连贯起来。别害怕身体弱,弱到极致,身体本能就是保命,反而能够让你感觉到能量分配的秩序。

这几天练习的时候,着重去观察腹部受挤压以及不受挤压的情况。用在技术上,就是为什么要意识逐渐放到椎体前侧,为什么要有“兜”。都是为了把内脏整体裹起来流动,也就是“吊丹”。

4、问:老师,我的腹部就是结节特别多特别多。我给自己扎针灸松结节效果也不明显,通过吊丹,联系骶骨滚动能练开不?

答:先放松腹部,在滚动的时候,去体会从骶骨腰椎前侧去滚。这个的目的就是要让内脏流动,释放紧张。加的元素越多,目的是为了更精微。

独立=感觉到他们之间是分化开的,但又有缝隙,就像鸡蛋壳拨开里面那层鸡蛋皮。这种分化看起来不好理解,但是能抓得住的路径,就是去感受脊柱前侧的力的传递。

因为内脏这里就有一条身体里最长的神经-迷走神经,几乎经过所有内脏,上方连着大脑。而人能确定到自己的存在,最基础的那个知觉,就是内感觉,也就是内脏的这些没有紧张。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东西真的够琢磨很久很久,太精微了。人感觉到内感觉,就会剥离掉思维经验,在当下。从当下才能预判未来。

5、问:子桐老师,下丹兜随着练习会有兜的感觉,中丹吊是什么意思,一直不理解?中丹如果说是胸腰结合处,那吊着什么呢?是吊着胸椎颈椎和头吗?@子桐 

答:兜和吊,从力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区别。但是主观感觉,骶骨-盆底肌-腹部就是一种“兜”起来的感觉。这个力传到胸腰再往上,就是一种吊的感觉。

 中丹往上吊的力,兜和吊放在一起,就是力从下到上的连贯传递。

再问:这个力传到胸椎,这个力是骶骨的上半部分传给腰椎,腰椎再传给胸椎吗?

再答:对的,是经由脊柱一节节传上去的,只是我们选择了胸腰结合作为中转站来练习。随着练习深入,每一节都是去体会。

再问:骶骨下半部分是的力是往盆底肌的方向走,产生了下丹的兜,骶骨上半部分的力往上传给了腰椎到胸腰结合处,让这个位置有上拎感,产生了中丹的吊,下丹兜,中丹吊是可以这样理解吗?

再答:可以。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