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2025
05-04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张先生患有高血压五年,一直坚持服药。最近晨起时眼前总感觉像蒙了一层雾,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一开始他也没放在心上。直到某天开会时他突然觉得头痛欲裂,连文件上的字都看不清,送医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不仅如此,检查发现他的肾脏也出了问题。

事实上,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跟张先生一样,虽然一直在吃药,但还是被并发症缠身。降压药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血压越来越难控制,高血压并发症可能也在悄悄进展,来的悄无声息。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一、高血压最需警惕的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务必及时就医!

1、视物模糊——警惕高血压危象

当血压突然飙升,视网膜中央动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就像被无形的手突然攥紧,导致视网膜供血瞬间中断。患者眼前会出现飞蚊症样的黑影,或是像透过毛玻璃看东西,这种视觉障碍通常持续5-30分钟。临床统计显示,约38%的高血压急症患者首诊主诉是视物模糊。需要警惕的是,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严重甚至直接失明。

除了视网膜病变外,脑缺血也可能导致一过性的视物模糊,表现为暂时的黑蒙、视野缺损、失明等,持续时间也较短,容易被忽视,若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头痛等症状,需警惕脑梗的可能,尽早就医排查。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2、头痛头晕——警惕脑卒中

高血压头痛多在后脑勺或太阳穴处,表现为搏动性胀痛,清晨4-8点更为常见,这与夜间血压波动及晨峰现象密切相关,而且血压越高,头痛更常发生,且常伴随耳鸣、恶心等症状。相比于高血压导致的头痛,脑梗、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头痛更需重视,这种疼痛会更为剧烈,突然出现,伴有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必须立即就医!

提醒:频繁头痛要做好记录,包括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一旦发现头痛异常,程度加剧,且伴有喷射性呕吐、意识改变、肢体麻木或言语障碍等,千万别拖,马上去医院。

3、水肿——警惕心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患者出现水肿,除了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静脉回流受阻有关外,还与肾病有关,水肿最先出现在足踝,可能是心脏出现了问题;最先出现在眼睑、面部,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甭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水肿,都必须重视,尽早就医排查。

4、胸痛——警惕心梗

高血压突发急性胸痛也很危险,除了大家熟知的心梗外,还需警惕主动脉夹层,这两种疾病都是比较危险的重症,分分钟都可能要了患者的命。如果胸痛迟迟不能缓解,且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二、除了勤测血压,这些检查项目才是发现并发症迹象的关键!

高血压是很少有症状的,除非血压高得离谱,否则很难发现血压异常波动,这就要求患者勤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当然了,除了对血压的日常监测,高血压患者还需定期去医院做体检,这也是发现潜在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尤其是以下检查项目,建议患者每年至少做一次。

1、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其位置表浅,便于检查。通过颈动脉超声,可以清晰观察到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评估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还能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形态、性质,判断是软斑块、硬斑块还是混合斑块,还能测量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肾脏检查

持续的高血压会损伤肾脏,导致肾动脉硬化,诱发肾病。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检查。肾功能检查主要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定期进行肾脏检查,能及时发现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早期采取治疗措施,延缓肾功能恶化。

高血压出现4个信号,警惕并发症来袭!5项检查,建议每年做1次

3、心脏检查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衰等心脏病变,更是诱发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检查项目主要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等,必要时可做冠脉CTA、冠脉造影等,可帮助患者全面评估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病变,早做干预。

4、脑部检查

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脑部检查对于早期发现脑血管病变至关重要,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头颅CT和磁共振。头颅CT能快速发现脑出血,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磁共振对脑梗的早期诊断更为敏感,还能发现微小的梗死灶和腔隙性脑梗。此外,经颅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方向和血管壁情况,为预防脑卒中提供重要依据。

5、眼底检查

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直接观察的血管,通过眼底检查,能直接看到视网膜的血管病变,如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等。这些病变不仅反映了高血压对眼部血管的损害,还能间接反映全身血管的状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微血管病变,帮助评估病情进展,指导用药方案调整。

校对 黄豪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