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士聊脾胃
关于大便“前干后稀”这个情况,确实很少跟大家提及,因为遇到的大部分脾胃患者要不是便秘,要不就是大便不成,像这种前便硬、后便溏的情况也确实不多,不过既然有患者朋友今天提到这个问题了,今天就详细跟大家讲一讲。
首先提到关于大便的问题,很多患者朋友潜意识里就会把“脾虚”挂上联系,这里我想纠正大家一下,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脾虚造成的,特别是“前干后溏”这种情况。
这种大便的状态,除了有脾胃、肠道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脾肾阳虚。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提疑问了:“脾虚和大便有关系,肾虚怎么也和大便有关系了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大便是否通畅,根在脾胃,力在肾阳。
脾主运化,负责运化精微物质的运化,同时负责机体津液的输布。肾主二便,主要负责代谢,特别是大小便的开合排泄。
如果脾虚,体内水液分布不畅,湿气就会加重,大便就会变的软粘腻、粘马桶,如果肾阳虚,推动无力,大便前端就会因为停留在体内时间过长,被大小肠过度吸收水分而变硬,所以就容易出现前干后硬的情况。
那该怎么解决这种特殊的情况呢,下边结合一个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个中成药。
吴老,65岁,年纪大了,每天早上上厕所总是要蹲很长时间,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排便,便状就是“前硬后溏”。平时手脚发凉、穿几层袜子也无济于事,总是感觉到身体困乏、无精打采,食欲也不好,晚上的时候还总是起夜,饭后容易胀气。不堪其扰,于是前来就诊。
刻诊:舌质淡白、舌根有明显凹陷、舌边有齿痕,舌苔薄多集中在舌根,脉滑。脸色发黄、眼袋较重。
结合舌苔和患者描述辨证为:脾肾阳虚证
于是以全鹿丸为地方加减给出一方:
全鹿干、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杜仲、熟地黄、山茱萸、人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牛膝、大青盐
经过调理之后,吴老四肢不温、尿频、小便不利的情况缓解了很多,四肢乏力缓解,大便相较之前排出更加容易了,于是原方不变,继续巩固调理2周,症状基本消退,大便也恢复正常,于是嘱咐患者在用全鹿丸调理一周,待不适完全消退则可停药,备用。
嘱咐患者,日常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加入适量糯米煮粥,一周2~3次,健脾又固肾,对排便也有帮助。
结语:
大便其实和舌苔一样,都是反映我们身体的一面镜子,像大便前干后硬这种情况比较热书,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都是“阳气渐衰”的表现,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留意,避免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如有用药的需求,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有问题随时跟我讲,详细辨证后会给你一点合适的调理方法以及建议。
写在最后
我的寄语
我是张国杰,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张磊,祖上三代从医,深受中医文化浸染,写文章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医文化和脾胃病调理思路。给大家带来一点有用的科普。
END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88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