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刮痧路外治心得100篇之第24篇】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刮痧圈里「打死都不说」的秘密——剂量!就像炒菜要放盐,刮痧也要讲「火候」。
在刚刚结束的痧疗卫士密训课里面,现场给大家做了分析,最后发现,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刮痧的时候,只有一个剂量,就是追求刮透。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不妨看看我的总结吧!
剂量一:【刮到】——像唤醒睡懒觉的朋友
轻轻唤醒身体, 轻轻带动刮痧板,像抚摸小猫一样温柔,这一步可以说是开穴,还可以是拨开卫气,扫红皮肤。
这一剂量要点就是让皮肤微微泛红,像害羞的苹果,或有微热感即可;
调动我们身体的气血,启动身体的剂量。
剂量二:「刮好」——给经络做个大扫除
这一剂量目的将对应皮部或者经络进行疏通,刮出适量的痧,也就是至少是肌肤之痧,细节要点就是在重点部位加点点力,像擦窗户一样仔细,出现均匀的痧点,像撒了一层芝麻。
这一剂量其实范围还是比较广,就像药物最小有效量和最大剂量中间,当然不同体质的人,这个“区间”也不一样;不同经络,这个“区间”也有所差别,这和气血分布有关系。
剂量三:「刮透」——帮身体排陈年垃圾
这一剂量的要点,就是在刮的这一部位没有新痧冒出来,或者没有痧但是毛孔张开,并且有热感。
那许多人不知道到底自己刮透了没有,这个技巧请记好: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刮透的情况下,你就在加大力度刮个10下,看看有没有新痧,如果有,就证明还没刮透,就将力度调整比原先稍微大一点点的力度去刮就可以。
如果没有新痧,那就刮透了,就可以换其他部位!
但是在实际刮痧调理和教学之中,发现许多刮痧师眼中只有一个剂量,那就是“刮透”,就是追痧。分析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几点:第一个是刮痧的时候,出痧是肉眼可见的“效果”,能够给予刮痧师一个很强的满足感,说句人话——就是刮痧师付出了收到回报了,有成就感,但从底层逻辑来说,就是刮痧师认为刮痧出痧越多越好。第二个是有些刮痧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个量讲清楚,遇到什么问题,就是“可以刮”“刮就行了!”“刮透!”等等,包括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也会遇到学员拿着痧象来问:“老师,看看我刮得怎么样”,“这里留白太多了,这里还需要再加点功夫”等等,因为这样的回复,往往是最直接的,但是时间久了,也会让学员不知不觉就是会我要刮得不留白,我要刮得“祖国江山一片红”等等。当然在早期,许多学员还是很难掌握这个火候,特别是【刮透】,所以大家有这种执念也是正常的,并且也是需要经历过,你能自由达到【刮透】的程度,才能更好控制剂量!(95后中医刮痧哲学:宁可疗效打折,不让气血透支)第三个是被刮者的执念或者是被教育的结果,曾经遇到有些客户,从其他地方来找我刮痧调理,然后第一次给她刮的时候,出的痧在她能接受的范围内,已经达到我的心理预期了。然而对方咬住牙说,可以再刮重一些,后面一了解,原来是来一趟,不容易,感觉花了钱,花了时间,就想一次性出痧多一些,想要【刮回本】!请记住,【痧是身体的信号灯,不是成绩单】举个例子,帮助你更好掌握这三个剂量。假如说一个膝盖痛的患者,40岁,大概花一个小时左右来刮痧理疗,那我们可以考虑,用刮【左心包+右尺泽穴+腰椎+膝盖患处】这样的方案来处理。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气血有限,那将方案分为三部分:左心包+右尺泽(刮到)——调动气血,引血下行;腰部(刮好),也就刮出痧来——补补肾,松松神经卡压;膝盖周围(刮透)——重点清理患处,周围缝隙的垃圾!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49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