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凭脉用药(一)
2025
04-13

凭脉用药(一)

    凭脉用药四川老中医林孝鼎家传秘本    万病皆有阴阳虚实,须明辩所属,方可用药,如认证有疑问,似是而非,须舍症从脉,方能奏效。

    1.六脉浮大降兼清,热牛寒故扁参苓;若兼浮数尤宜敛,芍药淮山酸枣仁。

    注:六脉浮大而清、非表邪宜降,药宜益气护胃,如当参、茯苓、扁豆之属;降则视其有热加川牛膝,有寒加破故纸以降之,并浮大而数属阳亢阴虚,尤宜用芍药,酸枣仁,淮山药之类以收敛之。

    2.六脉浮缓大非清,表邪须解散兼温,桂枝荆芥防风合,苍术紫苏香附苓。

    注:脉见浮缓大三象复合,系浊非清,浊主病邪,此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火主病进,风湿表症使然,故疏风祛湿为治。

    3.六脉浮洪无力虚,淮牛参扁荔术需;更加促体知炎亢,壮水清金疾可驱。

     注:六脉浮洪无力,当为不足,精衰气损,促主阳热亢盛,治宜滋肾水而清肺金,虚热彻止。

    4.六脉浮迟濡缓清,若逢无力气虚明;助脾保肺宜参术,纳气归元荔桔分。

    注:脉非一端,必有兼见,浮迟濡缓,皆虚中夹湿之象,更加无力,虚证显见,助脾保肺以资化源,妙在荔桔参合。

    5.六脉沉迟浊贵温,升阳苍术桂苓荆;更加独活与香.附,一服回阳退伏阴。

    注:六脉沉迟而浊,多见里寒之证,常见于脾胃阳虚,阴寒凝滞、故与升阳发表。

    6.六脉沉迟无力清,培阳补气芪术参;若逢数体兼调血,归地鹿胶并女贞。

    注:沉为在里而复迟,虚寒见证,原于阳气不升;沉为在里兼数,伏热见证,阴血失于敛养,故从气血双调遣药,分别施治。

    7.六脉沉空纳气先,若应肝肾法依然;茴芦荔桔随拈用,更入桂地气海填。

    注:临床确有空脉之象,却无空脉之名,其近于芤,然芤主血虚不能濡气,又主淋沥气入小肠,按所遣之药,以空比芤,其理亦通。

    8.六脉浮无沉候空,补上填下地芪同;欲升欲降还须补,无奈前途药力庸。

    注:浮脉法天,轻清在上,沉脉法地,渊泉于下,六脉浮无,沉候皆空,肺肾两虚已极,还须补上填下,久病惟·药力难以为功。

.    9.脉诊沉弱见昏迷,温补还须大热提;若有寒邪频蔽结,药用桂附庥萎奇。

    注:沉弱为阴精虚损,阳气衰微,昏迷为阳气将脱的危候,宜补气回阳以固脱;若寒邪蔽结,应温阳发表,辛开散结。

    10.脉诊洪数必躁烦,清火滋阴法最先;若感风邪频鼓燥,药宜扁泡荆荷兼。

    注:洪数脉为阴虚火旺,故烦燥始作,宜清火滋阴;若感风邪鼓燥,则疏风兼护胃气。    后面章节逐日分享,只求每天有所收获,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artContent h1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