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身体质量指数(BMI)被视为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在不少人的观念中,肥胖人群更易患病,而瘦子们则大多身体健康、寿命较长,在饮食运动方面可以“放松”一点。
但你万万想不到,无论BMI如何,其走路速度与寿命都是明显挂钩的。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得慢的人,平均多活15~20年。
走路快慢能反映寿命长短
研究中,对47.5万人的步行速度和体质指数进行了长达7年的监测和研究,并通过分析数据模型来估算被观察对象的寿命预期。
研究表明,相比走路慢的人,走路快的人平均寿命多15~20年。研究人员还发现,体重过轻的人走路速度较慢,患心脏相关疾病的风险更高。
因此,即便是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的瘦子,也不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放松警惕。
为什么走路快的人更长寿
一方面,与低强度的慢步走相比,快步走的强度更高,符合有效运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走路需要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完美配合,还需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参与。人在走路时,身体会自动调节步伐,让步速与自身功能相适应。
如果走路速度过慢,可能是身体系统受损,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如果走路速度快,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系统的功能较为健全。
因此,走路速度能比较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对预测寿命长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走路多快算快呢
在老年病的门诊中,医生们常用一种叫做“4米步速测验法”来大致估计老人们的健康状态。若不能在5秒钟内走完4米的距离,即步速每秒不到0.8米,则表示其存在着明显的衰弱。
需要注意的是,“4米步速测验法”只是一个大概的观测方法。人的步速快慢取决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
(原文见《益寿文摘》总第3624期 杨秉辉 王晓东/文)
文字编辑:宋 涛
版面编辑:刘茜茹
审 核:耿基坤
终 审:夏 杰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934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