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编码讲堂|慢性鼻窦炎手术编码解析
2025
02-19

编码讲堂|慢性鼻窦炎手术编码解析

慢性鼻窦炎(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病程超过12周。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临床分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2020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取消了这两种分型,但手术依然按照有无息肉选择。

01

相关名词

01

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是前组筛窦、上颌窦及额窦引流的共同通道。OMC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解剖名称,而是广泛开展鼻内镜手术后提出的一个解剖概念,具体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半月裂、中鼻甲、中鼻道、前组筛窦开口、上颌窦开口、额窦开口及额隐窝等一系列结构。

02

根治性鼻窦手术

指涉及大范围切除炎症或功能障碍的黏膜。早期的上颌窦根治术,也叫作Caldwell-Luc手术,经唇龈切口凿开上颌窦前壁,去除病变粘膜,在上颌窦与鼻腔开窗,以达到治愈目的。近年由于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上颌窦根治术的适应范围已经较以前大大缩小。

03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FESS

是最经典的手术方法,也是首选手术。功能性通常是意味着鼻内镜手术后生理功能的恢复。其核心是在对疾病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保留黏膜和恢复正常的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前提下,准确地去除病变,形成一个包含自然开口的窦腔。

04

Full FESS

指鼻窦的完全开放,包括前后组筛窦开放术、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蝶窦开放和额窦开放术(如 Draf IIa)等几种类型。

05

扩大鼻内镜鼻窦手术EESS

通常是指在Full FESS基础上,超越鼻窦范围的手术,如涉及颅底、眼眶、翼腭窝、颞下窝等。相对于FESS,EESS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病灶切除和窦口扩大的手术方式,其目的是尽量开放扩大窦口,提供更大的引流途径,给黏膜恢复创造良好的微环境。

鼻窦炎进行内镜手术后,容易复发,可二次进行修正手术。可以是去除粘连、疤痕或矫正外移的鼻甲,或是对现有鼻窦进行更全面的解剖或开放如Draf3额窦手术。

02

编码讨论

鼻窦手术(22.-)需明确解剖部位及具体术式。

(1)鼻窦切开术(开窗):目的为扩大鼻窦开口,使窦内脓液易于引流,若清理病变的黏膜组织,也归类于此。

(2)鼻窦切除术:包括部分、全部鼻窦及病损切除(如鼻窦息肉,囊肿等)。鼻窦开窗作为手术过程,无需另编码。

(3)鼻窦切除术同时进行的鼻甲切除术无需编码。

(4)一次手术同时有多个鼻窦切开,合并编码至22.53。

(5)上颌窦手术还需要区分鼻内和鼻外入路,鼻外入路分为Caldwell-Luc入路和其他入路。

03

案例分析

 END

供稿|刘莉婷

编辑|张肖

审核|段永涛

责编|王燕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