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2025
02-05

【原】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上热下寒吃什么中成药?

上热下寒体质的患者可以选择交泰丸、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引火汤等进行治疗,三者功效偏重不同。 

1、交泰丸:主要由黄连、肉桂两种药物成分构成。交泰丸功能为交通心肾,适用于心肾不交、夜寐不宁等症。 

2、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要由柴胡、桂枝、干姜、 黄芩、牡蛎、栝楼根、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用于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大便溏泄等症。 

3、引火汤:主要由熟地黄、巴戟天、茯苓、麦冬、五味子五味药组成,对于阴虚火旺所导致的上热下寒证,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须经辨证论治,患者如有不适,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自行随意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枳实消痞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行气消痞、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滞、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食少倦怠、大便失调等症状。

成分

枳实消痞丸的主要成分包括:

· 枳实(炒)、厚朴(制):行气消痞,增强行气消痞满之功。

· 黄连、干姜:寒热并用,清热燥湿,温中散寒。

· 法半夏、麦芽(炒):和胃散结,消食和胃。

· 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制):补中健脾,祛湿和中。

功效

· 行气消痞:通过行气消痞,缓解心下痞满、胸腹胀满等症状。

· 健脾和胃:健脾益气,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 寒热并用:适用于寒热错杂的证型,调和寒热,平衡阴阳。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 特殊用法:也可改为汤剂,水煎服。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本品含法半夏,性温燥,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者禁服。

· 辨证要点:适用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以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为证治要点。

适用人群

· 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适用于因脾虚气滞、寒热错杂导致的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 上热下寒症状:如心烦口渴、怕冷、腿脚发凉等,通过行气消痞、健脾和胃,改善中焦气机不畅。

方解

枳实消痞丸由枳术丸、半夏泻心汤、四君子汤三方加减而成,消补兼施,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调和寒热,适用于实多虚少、热重寒轻之痞证。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