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40个基本方剂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治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通过几千年实践留传下来的成方,须加以重视。特别是基本方剂,必须熟悉。现择最常用的基本方剂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
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
组成: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
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
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
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
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
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红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
为调和荣卫主方,也治伤风。
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
挟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黄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
7、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
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
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黄芩,清气。
8、六一散:
组成:滑石、甘草。
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
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
9、平胃散: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红枣。
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
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
10、五苓散:
组成: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
为利湿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饮水吐逆。
无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
11、十枣汤:
组成:芫花、甘遂、大戟、红枣。
为泻水主方,用于水饮内停,胸胁满痛。
12、琼玉膏:
生地、人参、茯苓、白蜜。
为润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气虚干咳者。
13、五仁丸:
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江、郁李仁、陈皮。
为润肠主方,用于津枯导致大便(干结)困难者。
14、白虎汤: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为清热主方,用于壮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
气阴虚者,可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挟湿者,可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
15、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为泻火主方,用于三焦积热,狂躁烦心,迫血妄行等症。
16、普济消毒饮:
组成:玄参、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陈皮。
为清温毒主方,用于大头瘟、咽痛口渴等症。
17、清骨散:
组成: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为清虚热主方,用于骨蒸劳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
18、三仁汤:
组成: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
为清化湿热主方,用于湿温身热,胸闷,渴不欲饮。
19、达原饮:
组成:厚朴、常山、草果、槟榔、黄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
为治湿热瘟疟主方,用于湿浊挟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
20、二陈汤:
组成:姜半夏、陈皮、茯芩、甘草、生姜。
为除痰主方,兼能理气,祛湿和中。
如顽痰胶固,可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胆虚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
21、消气化痰丸:
组成:姜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瓜蒌仁、黄芩、茯苓。
为清痰热主方,用于气火有余,炼液成痰。
22、三子养亲汤:
组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为平痰喘主方,用于气实痰多,喘满胸闷。
23、保和丸:
组成: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
为消食主方,用于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症。
气分郁滞,可与“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
24、小活络丹:
组成:川乌、草乌、川芎、地龙、胆星、乳香、没药。
为活络主方,用于痰湿入络,手足麻木等症。
25、天王补心丹:
组成: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
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
26、牛黄清心丸:
组成:犀黄、黄连、黄芩、山栀、郁金、辰砂。
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
27、金锁固精丸:
组成:潼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蛎。
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
28、牡蛎散:
组成:煅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
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
29、诃子散:
组成:御米壳、诃子、炮姜、橘红。
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
30、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生姜、红枣。
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
31、七气汤:
组成:厚朴、半夏、茯苓、紫苏、生姜、红枣。
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
32、越鞠丸:
组成: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
为舒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
33、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黄、山栀、棕榈皮、丹皮。
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
34、桃仁承气汤:
组成:桃仁、大黄、桂枝、甘草、元明粉。
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
35、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红枣。
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
36、逍遥散: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为疏肝主方,用于头痛目眩、抑郁不乐,及:妇人月经不调。
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
37、瓜蒂散:
组成:瓜蒂、赤小豆、豆豉。
为催吐主方,用于痰涎壅积上脘。
38、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元明粉。
为泻下主方,用于实热便闭,腹痛拒按。
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药,名:脾约麻仁丸。
39、木香槟榔丸:
组成: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蓬莪术、黄连、黄柏、大黄、香附、牵牛子。
为导滞主方,用于胸痞、腹胀、便闭,或下痢、里急后重等症。
40、化虫丸:
组成:使君子、鹤虱、槟椰、苦楝子、芜荑、胡粉、枯矾。
为杀虫主方,用于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阵作。
以上方剂,仅从病因和证候等方面,提出一些通治的例子。清代名医,雷福亭,说:“尝考丹溪治病,凡遇气亏者,以“四君子汤”,血亏者,以“四物汤”,痰饮者,以“二陈汤”,湿食者,以“平胃散”,都以四方为主,更参解郁治之,药品不繁,每多中病”。可见掌握通治方剂,也是临证上必需的,但是通用方也当切合病情,不等于笼统施用。大凡每一个病都有主方,一病有几种证候,又各有主方,这里所说的通治方,是一方能治多种病的,这就在了解通治方之后,还应进一步钻研各病的主方和各种证候的主方,才能更细致地随症化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648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