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了真
一、腰痛:
腰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人会腰肌劳损,腰部有困重、酸的感觉,一般跟久坐久立、跟开车的司机有关系。自我感觉酸、困。很多人都会有这毛病。腰肌劳损2种成因,人们坐地过程中姿势不对,极容易造成腰部椎体的问题。还有一种是肾虚型腰痛。肾精亏虚,腰为肾府,肾气、肾精不足最大的特点就是腰部乏力、酸困。男女都有这种问题。
1、一般解决腰痛用委中穴
工具:涂精油、擀筋棒或梳子。坐下,腿伸直,用刮痧板垫在委中上,腰有往前的姿势,跟木匠推刨子的姿势,刮痧一般要涂精油,就像擦萝卜一样,刮痧板有一个倾斜度,腰和手一起使劲,用刮痧板和擀筋棒都可以擦,不要用力过重,有酸胀感即可,做的过程中对侧的腰好像有一股气嗖一下出去了,就推委中周围,腘窝这个区域,不用使太大劲,这属于导引术的一种,这样做时腰会自然带动前后活动,做一下就知道效果如何,双腿左右都做,立马就轻松了。
2、足背四五趾之间靠近脚踝2寸的位置,往下刮一刮,对腰肌劳损效果比较好。
找丘墟到足临泣之间的区域,刮一刮按一刮,刮完可以灸一下,效果就出来了。腰上的气会散开,散开气就通了。
中医调理就是这么简单,把不通的地方给它打通,就完事了。骶骨附近的腰肌劳损、生理期的劳损都能这样用。脚背这个位置对于肾精亏虚的腰肌劳损效果也不错,再加上吃黄精喝枸杞恢复地很快。
滑脱这个方法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腰突和现在讲的问题不是一回事,尤其是虚性的,补肾一时半会补不上去,就可以在脚背刮一刮、灸一灸。
二、 腰突出:
腰突和腰间盘突出不一样,他们是同一种病,都属于脊髓不足,有些是其它原因造成操作;有些人因为年龄大了,退行性病变,慢慢纤维环得不到气血的濡养。腰突一般伴随小关节紊乱,有些是椎体滑脱,相当于错位,腰间盘突出相当于下面的垫片出现问题。都是椎体结构间的问题。
椎管狭窄是错位引起的,如果椎间盘突出,想让椎里面垫子突出的内容收回去是很难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椎体和椎体之间的骨髓出现问题。如果椎体之间不是滑脱的问题,自我就可以正过来。如果是椎体出问题,第一一定要学采气练功,保存精气,吊杠子是一种解决方法,但解决不了根本。
不管是哪一节突出,尤其腰椎上部的突出,如果知道是左还是右突出:
(1)上部腰椎的突出:如果是右边腰疼,则抬起右手和左腿,手内旋转,腿外旋转,跟拧麻花似的,配合呼吸,吸气转动一下,呼气转回来,脚和手同时动,如果响一下就是纠正过来了。把自己当毛巾拧,这是把轻度膨出和错位给回正一下(这和导引术里胆经操是有区别的)。做完把腰疼的部分放松地揉一揉:涂点精油揉一揉。这方法对腰椎1/2/3效果好一点。
(2)对于腰椎4/5的突出问题坐在凳子上就可以。
抱着对侧膝盖向内向上抬,身体放松,左侧腰椎突出就抬右腿,腰5骶1,往上拉就好。很多人做一下也是响一声就好了(突出一般是去医院检查出来的,甚至有腿的麻木感)。不一定非要追求出现响声。
很多腰突会出现脚踝或膝盖的胀痛,甚至腿的麻木,因为压迫到了神经根出现肢体的麻木。
滑脱针灸效果一般般,针灸针不过来腰突的,精气充足了督脉的气就把堵塞冲开,就能自动复位。打小就滑脱的是精气不足,肾之府(腰为肾之府)内陷或无力,稍受点外力就陷进去了,一定要采气、练功把肾精、肾气恢复了。很多练的人要么肌肉,气脉跳动一下,要么是骨头关节响一下,感觉里面什么东西过去了,这就是气通过去了。气冲过去就说明问题就解决了,然后再涂精油、草本膏,揉一揉,问题就解决了。
三、胸椎:
胸椎的问题一般会有小关节紊乱,就是退行性病变。不同的胸椎问题引起的表现不一样,如果错位会有心慌、胸闷的现象,如靠近肝胆脾胃的胸椎出现异常,大部分人会没有胃口、会恶心、呕吐。
有些人在心俞这一块出现突出,脱出,会感觉到胸闷心慌,有些莫名其妙地疼痛,不是按摩所能解决的,通常肌肉按完、疏通以后还是有某一个点痛,这一般是脏器有很大关系的,要么表现在胃口、要么表现在心慌上,要么有些人会感觉喉咙痒,或感觉脖子难受,目前以脾胃俞、心俞表现地多一些,办法:
1、用正骨办法解决
拿一个擀筋棒,出突出点的一面贴着后背,对着疼痛的上下那一节胸椎自然压下去,轻轻活动自己,轻轻闪一下,基本上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听到响一下,只要卡一声响了就解决了。不需要撞大树,腰要放松,腰崩着不行,椎体放松的,就像躺下睡觉一样就可以,可以躺着像睡觉一样,轻轻地顺下去,听到卡一声就好了。擀面杖也可以。用墙也可以,对到对应的高度也可以解决,还有一个办法是手握拳垫在后背往后靠,也能见效。因为胸椎的突出、胸椎椎体紊乱,不需要其它特殊的调理方法,一般要么脾胃虚弱,要么熬夜熬的,因为后背对应的是五脏的俞穴,所以要调痛点对应的五脏。虽然擀筋棒是一个工具,但没有这个工具用手也可以调理。胸椎对应的问题其实是最多的,很多人伏案写字、熬夜、写符、画画,长久一个姿势就会出现对应的俞穴的气的问题,伏案工作会导致心俞、肝俞会出现一些紊乱。
2、长期伏案的人
采用端一个盘子的姿势,左手向外向后、往后往外平托,举一举胳膊,托二三分钟就可以了。这是调整胸椎的另一大办法,托时间久一点,不要快速落下去,响一声就好。这叫自动正骨,骨正筋柔。腰和胸椎一块给调了,脊柱侧弯也可以用这个动作试试,最好配合采气练功。比在外面正骨划算地多,虽然累但把钱给省了。站着也可以做这个动作。
这是柔性正骨,采气练功,黄帝导引,做为一个练功的人,如果练完对自己的骨骼问题、关节问题、气脉堵塞问题都解决不了,就白练了,因为通过呼吸、动作的引导,就能把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3、双手交叉斜着向上向后拉一拉
可以解决胸椎问题,拉完涂上精油、按一按、揉一揉,配合上呼吸,就自我能修正了。
4、身体放松,双手交叉翻转
以脖子为中心转头,转完把酸痛点的周围肌肉揉一揉按一按,效果就出来。
内脏调不好,手术白搭,不要以为手术了就万无一失了。手术虽然做了,但内在的气还是不平衡,内脏的气的问题还没解决,还是会复发,不断的复发,导致有的人几个月就疼一次。很多按摩店就是靠这个挣钱,因为这个病有依赖性,手术、按摩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肩膀问题
1、肩膀问题见到的最多的是鼠标手
特点右肩高一点,因为右手一直拿鼠标,右肩就高,会僵硬一些,中指、拇指、手腕酸痛,这些问题同时存在。
解决办法:用擀筋棒把肩膀疼痛的地方擀一擀,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患侧手腕,抬起胳膊自己往外推一推,做一下这个动作,做一下气脉就通了,手会感觉热、麻,好像血直接过去了一样,光按摩不做这个动作好不了。
高低肩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做这些动作肩卡卡响是软组织的问题,软组织问题需要强筋,再喝枸杞、按阳陵泉、保持充足的睡眠。
做这动作感觉困的是平时休息少、肝血不足引起。
2、肩膀凉的问题:
像五十肩,只要肩膀凉的,受寒的直接艾灸,不光灸肩膀凉的地方,还有天井,灸天井热力能上去,不灸天井热力上不去。合穴是合气的,不合气肩膀问题只能在局部处理,一灸天井从胳膊要么往上排凉气,要么往下排凉气,寒气排完后,身体深处的寒气就没有了,灸完后身体最深处的寒气就能解决。
很多人不是曲肘90度灸的不算,因为就和膝关节一样,只有曲肘天井穴才能打开。合穴去灸就可以,天井和肩井都是阳气出入的一个关键点。很多人肩膀、肩头的寒、湿、淤的累积都在合穴,包括颈椎问题天井也能解决。除了天井这个合穴,还有曲池。三焦经是主寒热的,三焦的寒热、湿气之所在,就由天井去解决。
3、整体气血不畅,气血供应不上
五十肩多发年龄40-51/52,这个不是受寒引起的,是气血供应不足产生的一种不平衡。就跟有些人在五十多膝盖痛,痛几年就不痛了一样。男人也会得五十肩。
(1)在没有拉伤的情况下这是血不容筋引起的肩部困疼,就是胳膊抬到一个位置就感觉酸、困痛、这种方法把肩头用刮痧板把前面、侧面、后面肩胛骨上下涂上精油去刮一刮,刮完再艾灸。
(2)很多人得了五十肩去吊拉单杠、双杠也能自愈。但不要暴力去拉,否则胳膊会更疼。
(3)还有一个办法艾灸条口、阳陵泉。不需要条口透承山,灸承山。会练功采气效果更好一些,针灸肩三穴,前面、侧面、后面沿骨缝进针。
五、网球肘:
1、主要是在手三里到曲池这一块会酸痛、天井会酸痛。这2个问题是重点,也是手部拉伤的地方,直接去针、按,按完灸一下,或直接涂精油,揉开,手指在天井往上两三寸位置来回按,往上延伸二三寸,然后再艾灸,如果2-4天还不见效,把这个经络的母穴加上。
2、从曲池往下二三寸位置,有酸痛的感觉,涂精油按,然后艾灸,如果按地方法解决不了,则加上郗穴。三焦经母穴即为合穴,把母穴、郗穴加母穴就能解决问题,按完再针灸,然后再灸一下,问题就很好解决了。一定要找到郗穴、母穴、甚至子穴,才能解决问题。灸一般半小时以上。
3、手指弯不下去:在手腕到孔最水平线这一块找到一个比较酸痛、酸胀的点,我们手指所有的活动,尤其是除拇指外的后四指的活动都是手腕下面这部分控制的,包括手没有握力,找不到这个位置问题解决不了。按对应的筋,拨完筋、灸阳陵泉、郗穴、井穴。尾椎骨的疼痛扎一下长强,还解决不了采气。
4、拇指疼多跟鱼际有关系,多点按,沿生命线这个区域点按,最好能采气,让气冲病灶来解决。
5、拇指关节处疼按一按,刮一刮。
六、颈椎
1、曲度问题:反弓、变直,给脖子位置枕一个亚麻籽油的瓶子粗细的东西,来回活动瓶子,让我们的脖子压瓶子,大部分是能纠正过来的。还有就是打坐让自体精气神足了曲度自然就好了。
2、落枕:按列缺,慢慢转脖子。
法界是人和无尽的虚空,一个是有人有我有天有地,一个是我和虚空的区别。万法为主,念北斗咒是人在念,心在动,心动人念以后心和所有虚空是有区别的,所以念法界,如果要念天界也可以,两个作用都一样,是和七元君、北斗九辰的感应,如果没有感应是不行的。念能请下北斗九辰就可以。
怎么念要顺心顺意,心里不要有阻碍,哪怕跟书上不一样,只要心发出了一种光明、一种力量,有师承了以后,和上界有一个感召,要心无挂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575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