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上、中、下三焦的“补法”、“泻法”与“通法”三焦辨证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创立的,指的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大肠、小肠)、下焦(肝、胆、肾、膀胱|);三焦辨证是这样描述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上焦病症:常见的咳嗽、胸闷、鼻炎、头晕等,需要用升清(轻)的药物,才能到达上部,质重的药物走下焦;补则用葛根、黄芪、太子参,宣则用桑叶、菊花、桔梗,通则用丹参、红景天、通草。中焦病症:常见的腹胀,纳差,便秘,血脂异常等,需要用平和的药物;补则用四君子汤(南沙参、茯苓、白术、甘草),行则用枳壳、桔梗、木香、陈皮,化则用生山楂、决明子、藿香。下焦病症:常见的腰酸、尿不净、白带异常、便秘(肾主司二便)等,需要用重坠的药物;补则用地黄、山药、山茱萸,泻则用丹皮、茯苓、泽泻,通则用火麻仁、猪甲、苦参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228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