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少皆宜“八段锦” ·
康复健体
养生
简单
易学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是从老祖宗流传至今的养生智慧,既培元补气,又可以增强免疫。
因其特有的养生健体功效,既结合了太极拳的松沉,又融合了瑜伽的拉伸,还融合了中医的传统养生理念,想要“瘦美体,养红颜、提气色、回元气、增免疫”一套八段锦就够啦!
01 / 关于八段锦的2个疑问
1、八段锦是什么?
八段锦,是源自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中的一个功法,起源于北宋,有800多年的历史,八段锦有“千年长寿操”的美誉,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形成了8个动作,称得上是当时的国民“广播体操”。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八段”:指功法由八节动作组成。
“锦”:指锦缎,体现功法动作优美柔顺、舒展大方。
2、八段锦练多久能起作用?
八段锦有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调动身体的不同部位运动起来。每个人练八段锦的初衷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想要锻炼,而有的人想要减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许多人都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才会明显发现身体的改善。
02 / “ 一个动作就是一味药”
中医以气血为核心,特别以气为根本,经络不畅,则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经络堵塞,就容易引发病痛,打通经络后,能够祛除风、寒、湿、痰、淤等各种邪气,使气血与各种营养物质在经络内正常运行而送达人体的五脏六腑,保持四肢百骸,就会有浑身轻松,轻易不会得病。
当你练八段锦感觉身体变好了,正是经脉慢慢打通的过程。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畅通经脉、灵活盘骨、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
人的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胃、大小肠、膀胱、胆和三焦,两两相对,互为表里:肺与大肠,脾与胃,心与小肠,肾与膀胱,肝与胆,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而八段锦8个动作刚好分别对应五脏六腑,
每个动作目的功效明确:
前四段作用:治病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达到调节三焦的气血与阴阳的功能。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达到肝肺相互协调、气机条畅的生理作用。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达到舒胸展肩、拔长腰脊、调理脾胃气血阴阳的功能。
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
后四段作用:强身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作用:达到平秘人体阴阳、调理脏腑机能的作用。
六式:两手摊足固肾腰
作用:达到健固腰肾、疏通经脉、调理人体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
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作用:练内气,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既然八段锦八个动作各有侧重,
那么你适合什么动作呢?
可以对照查看——
-
1 两个动作缓解肩颈酸痛
长期伏案工作、看手机
容易导致肩膀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引起肌肉紧张
出现僵硬酸痛、肩颈酸痛怎么办?
“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
-
2 一个动作调肝肾养头发
肝藏血,肾藏精
头发生长源于气血滋养
秋冬季节脱发怎么办?
不妨试试试“两手攀足固肾腰”
调理肝肾,养护头发
-
3 一个动作改善睡眠
平时工作压力大
睡眠质量不太好
练八段锦可以促进睡眠吗?
“摇头摆尾去心火”
能让气血循环顺畅
改善脏腑功能,有益于睡眠
03 / 练习八段锦三知晓
1、知晓八段锦的好处
-
增加柔韧性:
八段锦中的许多动作都需要进行旋转、舒展和伸展,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这些动作还可以放松肌肉、加强关节,并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
消除疲劳:
做八段锦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并且消除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
-
舒缓精神压力:
八段锦的节奏缓慢而平稳,可以帮助人群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促进血液循环:
八段锦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并有可能帮助预防某些心血管疾病,增强身体免疫力。
2、知晓练习时间与频率
早晨的5~9点练习最好,每天练习1~2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如果以周为单位来看,最好不要少于5次,每个动作分别重复6~8次。初学者不必急于求成,可以按照每天练习1次,每次练习一遍八段锦的动作开始。
3、知晓注意事项
-
不可立即吃饭
建议练完八段锦后0.5-1小时进食。刚练完八段锦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立即吃饭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
-
不可立即洗澡
建议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的0.5-1小时后再洗澡。在练完八段锦之后,由于身体出汗,是不能立即洗澡的,此时毛孔是完全张开状态,不管水是洗冷还是热,都很容易让湿气进入体内,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
-
不可立即蹲下休息
练完八段锦后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经络畅通,可以很好地缓解周身的疲劳,但是立即蹲下的话,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深机体疲劳。
文章来源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197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