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se)啬恶寒,淅(xi)淅恶风,翕(xi)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伤寒论》.第12条)。
作者:蒋远东
本条文对《伤寒论》.第2条中的太阳中风的发热、汗出、恶风,作了一个分析。《论》中第2条讲: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本条讲太阳中风为什么会发热、汗出、恶风了的,以及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在临床上的运用,此条文并没有改变《论》中第2条的意思,所以本条文中第一句就给本条文作了一个定性,说这个条文讲的仍然是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的人头项强痛,发热、汗出,w风或w寒,脉浮缓;引起太阳中风头项强痛的原因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要从头和脖子后面过,头项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汇的地方,当风邪袭击了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的肌肉就会僵硬。因为风邪袭击太阳经是一个表证,所以其脉浮缓。
本条文对第二条的太阳中风为什么会发热、汗出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风伤卫的时候,卫气抗邪于表,正邪交争,交争就是摩擦,摩擦就会起火,这个火就是发热。卫气和荣血就像一个太极图,当风邪袭表的时候,守阴的卫气就会离开荣血到表抗击外邪,这个时候的荣血在无阳可抱的时候,即失去了卫气的固护后,自身的抵抗力也就减弱了,即为阴弱。这里的阴弱指的是血弱,阳浮指的是卫气浮。
《内经》讲:肺主气,心主血;由此可见,这里的阳气(卫气)浮于表的时候,实际上是卫气虚于里的表现。《平脉法》讲:肺脉是右手的寸脉,这个时候,我们举指轻按,即用三菽之力,也就是说用三粒豆子这么大的力量轻按其脉,所能够感觉到的这个脉就是肺气浮于表的脉。
《平脉法》讲,没病的人,其脉和缓;病在表,卫气要抗邪于表,阳即不能守阴了,肺脉相对于心脉就大,这个时候,我们摸到的左手的心脉就比右手的肺脉弱了,这就是所谓的心火不能克肺金了,这个时候的心气也会随着卫气的流失而流失,心血在没有心气的固护下就会以汗的形式随卫气向体外流,这就是本条讲的:阴弱者汗自出。
由此可见,《论》中第2条讲的太阳中风的脉浮缓,是左右手的寸脉浮缓;左寸脉主血,右寸脉主气,左寸脉浮缓是血虚,右寸脉浮缓是气虚。
前面讲过:风是外邪,外邪随四时变化而变化,这里面的啬(se)啬恶寒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冬季太阳中风,淅淅恶风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春季或秋季太阳中风,翕翕发热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夏季太阳中风。由此可见,这里的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讲的是这个太阳中风在一年四季都存在。
这里的鼻鸣和干呕讲的是太阳中风对气管的刺激,太阳中风的打喷嚏,太阳风温的打呼噜都是鼻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风寒会引起鼻鸣,风热也会引起鼻鸣,《内经》讲:肺开窍于鼻。如果在临床上加大了桂枝的用量,这个桂枝汤就可以治疗风寒引起的鼻鸣;如果在临床上加大了芍药的用量,这个桂枝汤就可以治疗风热引起的鼻鸣。干呕是气在上逆,干呕的时候当有声而无物,这个声音是从气管来的,无物说明这个太阳中风并没有伤及到阳明,也就是说没有伤到食道。
这里讲的是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桂枝汤主之。由此可见,桂枝汤是专门治疗太阳中风引起的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这种病的,所以本条文讲: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是一个治疗气分病的药,可以治疗一年四季的太阳中风。
桂枝汤方: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炙)2两、生姜(切)3两、大枣(擘)12枚。
上五味,fu(口父)咀(zui)(fuzui:放在口里咬碎,即把上药中的桂枝、芍药、甘草三味切片)。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把药放到冷热适度的时候),服一升,服已(服毕后)须臾(马上就可以),啜(chuo:喝的意思)热稀粥一升余(一小碗),以助药力。
温覆(盖上被子)令一时许(现在的两个钟头为一时;一时许两个钟头左右),遍身漐(zhi)漐(汗漐漐的,俗话:汗蒸蒸的),微似有汗者益佳(益佳:更好),不可令如水流漓(如水流离是过汗出,象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都是过汗出引起的),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差:减退的意思),停后服,不必尽剂(不必要在服后面的药);若不汗,更服(继续服),依前法(依照前面的方法再覆被、啜chuo:粥);又不汗(汗还是出不来),后服(后面还是需要继续服药),当小促期间(把服药的时间缩短),半日许,令三服尽(把三道药服完)。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周时观之(二十四个小时要不停地观察到,防止生变),服一剂尽(一剂是现在的一副药,过去的一副药喝三道)病证犹在者,更作服(在以上述方法在服一剂)。若汗不出者,乃服之二三剂。禁生冷、粘(nian)滑、肉面、五辛、酒酪(lao)、臭恶等物。五辛是葱、蒜、韭菜、芫(yan)荽(sui)、分葱。(凡疾病护理和禁忌都要以此为鉴)。
有的书上把桂枝直接写着桂,桂是桂树的细枝,桂树的根皮叫肉桂,干皮叫官桂。病在四肢与上焦的时候用桂枝,在中焦的时候用官桂,在下焦的时候多肉桂;《药性赋》讲:桂枝小梗能通手足之痹;本条文中的桂枝主要是用来温通心肺的,因其辛热能助心肺而生热散寒。有的书中提到桂枝去皮,现在药店连官桂、肉桂都没有去皮。
芍药酸敛之物,有赤白之分,能走血分而敛汗,处方中没有标注或写着芍药的是白芍,因为,赤芍是活血的。
生姜味辛,辛能发散,生姜有助桂枝发散风寒的作用。甘草有生炙之分,处方中没有标注的是生甘草,炙甘草一般都有标注。甘草味甘,生则寒,炙则温。桂枝汤中用炙甘草的目的调和营卫。桂枝汤中用大量的大枣主要是健脾和胃,补充胃气,给心肺补充丢失的水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892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