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隐藏在《神农本草经》里的“阴治法”
13、蜈蚣袋的奇效让我窥探到被忽视的“阴治法”
当我第一次将蜈蚣袋的试用装做给80多位初代用户使用后,通过他们的各种反馈,我就发现,蜈蚣这种虫药在人体中的作用比我想象得更深刻。之前为了营销蜈蚣袋,我查询它的药用价值时大部分都是向着男性丁丁增大的角度考虑的。
而在初代用户的各种反馈中,我却发现,蜈蚣哪怕是在身体外用,都对身体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像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有个人刚开始用了一天,就从丁丁表皮排出了大量的痰液,之后很多人说自己在蜕皮之后尿频改善了,结节化开了的,还有人痔疮好了,还有掉头发改善的,还有视力变好的。
而且还有更明显的变化是,所有用户都会表现出非常困乏的状态,而且成周期状态,一周比较困,一周比较舒畅,而且体感有螺旋式向上的趋势。
之后无意间看到了微生物钙化形成和钙化松开的过程后,我就感觉蜈蚣在身体里的作用并不是像经方那样去调整人体免疫系统的“性格”,无论是从药理,还是从用药后的反应来看,这种作用更像是直接松开了微生物的钙化。
14、“风”字无边便是虫
首先在药理上,蜈蚣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其中“风”在中医的描述上虽然没有直接对位在微生物菌群,但是在理论的描述中,真的可以说是跟微生物菌群的关联系重合率达到90%以上。首先“风”这个中医所描述的淫邪,在中医的六淫“风寒署湿燥火”中排名首位,《黄帝内经》对风的描述有三个关键语句。一是“风为百病长”或者“风为百病始”,直接把风的地位抬高到首位,而且甚至跟其他病症可以相互结合,这一点就非常像对各种微生物的描述。二是“风性善动”,除了微生物,我还真是想不到那种来自外部的因素可以达到善动的条件。三是“风胜则动”,这句话更加有点像是在说,当风这个淫邪非常活跃或者在变化的时候,就会动,这个更加加深了微生物的对应描述。
再有一个更加有趣的点,那就是中文的“风”字,本身就是里面有个“虫”字,而外面是个壳子。虽然说有点把中医说成是上古黑科技的感觉,但是就是这么的有意思,我们暂且将它看成是中华文明的一种“巧合”吧。
“痉”在中医里就是“风强病”,值得是不自主的抽搐,而这就对应到了微生物钙化的位置影响到了人体的中枢神经所导致的。
通络止痛没什么可说的,攻毒散结也就对应到了我之前所说的微生物钙化后形成的“碉堡”。
如此来看,蜈蚣在药理上几乎可以大概率的对位上微生物钙化的干预药物。
15、碉堡打开,拨乱反正
其次再说所有用蜈蚣袋的用户的用药后反应,他们其中有些人之前患有前列腺疾病,长达几个月炎症,一直服用消炎药却不见效果,总是反反复复。原因就在于消炎药并没有消除微生物钙化,也没有让人体免疫系统放松心情。
于是微生物在消炎药的作用下一直持续钙化,保护自己,短期消炎后,免疫系统暂时失去活力,但只要人体还在恢复生机,免疫系统就会持续保持炎症。
而在使用蜈蚣袋后,仅仅只是将蜈蚣袋佩戴在会阴穴上,这些患者的症状就减轻了,如果你说难道蜈蚣具有消炎作用么?可以铲除钙化的微生物。
那么另外一件诡异的事情就无法解释了,有一个用户之前是我团队里中医师的患者,他之前也是有尿频的症状,后来吃了中医给开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给治好了,这就是用中医调整了免疫系统的敏感度,让身体恢复到了稳态。但是这个用户在病好后用了蜈蚣袋产品,又出现了尿频反复的情况,如果说蜈蚣的作用是消炎,那么怎么又会引起这种炎症呢?
面对这种相同药物出现相反症状的情况,我只能做出一个猜想,那就是蜈蚣的生物信号会影响到微生物,从而让微生物松开钙化。当微生物重新活跃起来后,免疫细胞也不用重兵去把守这个碉堡了,该歼灭就歼灭,改收纳就收纳。
之所以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症状,就取决于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像之前描述的那个尿频的患者,他在短期内服药调整了免疫系统的局部敏感度,身体还处在容易敏感的阶段。当大量微生物恢复活力的时候,免疫系统突然紧张起来,就又出现了尿频的症状。
这两个案例算是一个病症维度上的两端案例,大部分人身体下焦表层可能只有一点点微生物钙化的状态,这些用户的反应就是身体微微疲惫,同时会有像我之前身体自愈期间的那种螺旋式自愈的趋势。这就是大概率身体的微生物钙化松开后,引起了微弱的炎症,身体就会出现疲态,在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管理结束后,人体就恢复了正常生机,同时由于解除了钙化的碉堡,身体运行更加畅通,人体就会感觉越来越舒服。
同时在身体其他病症的维度上,同一个蜈蚣袋,大家却出现很多正好相反的感受。在一个人数500多的蜈蚣袋用户群里,会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些用户说“我带上蜈蚣袋之后觉得热乎乎的”,有人就会立刻跳出来说,“我带上怎么是凉凉的感觉?”
有些人说“我带上后便秘了”,有人就会立刻说,“我带上后排了好多宿便”。有些人说“我带上后性欲小了”,有些人就说“我带上之后感觉丁丁特别容易硬,特别想释放”。这种同一纬度却出现相反症状的情况,在群里几乎在蜈蚣袋使用的第一个月市场发生。
这就是微生物钙化松开后,免疫系统在调整人体微生物菌群的一种调节机制,就好像一个人调整时差的感觉差不多,犹如一个组织系统的拨乱反正。
16、《神农本草经》里的久服法
由于发现蜈蚣袋在人体的作用如此快,我就将这个发现做成了视频发到网上。突然有一天,一位粉丝在我的视频下方留言,说“服药,以药服身,正解”。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原来大家在研究中医时忽略了一个关键的环节。那就是神农本草经的文笔及文字含义,跟我们现代用法已经很不同了。
我们现在研读本草经时,下意识会觉得“服”就是食用的意思。但是根据我的亲身尝试,以及多年来中医经典的阅读理解来看,本经中所写的“服”字其实更贴近“佩戴”的意思,而且我有非常多强有力的论据。同时,我在重新研读了一遍本经之后,我还发现了本经中的更多宝贵信息。下面我就一一列举论据:
首先,本经中在描述一个药物的药性时,一开始会用一个“主”字,意思就是“主治”的意思。例如:上品药的玉泉,指的就是我们常见的玉石,它的正文中一开始就是“主五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这些都比较好理解。关键在于后面的文字,紧接着后面说“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
这句话一出,问题就来了,如果说“服”字是服食的意思,那么就变成谋杀案的画面了,“人临死服五斤”,就算按照古代1斤是250克的量来算,古代的五斤也有现代的2斤半了。那么你让一个人临死之前怎么吃下这2斤半的玉石?大家想想那个画面,硬塞进嘴里么?就算打成粉灌进嘴里也要灌很久。中医经典,如此搞笑么?所以这个用法不会是服用的意思,大家这里可以想一下著名的汉代墓葬陪葬品,金缕玉衣。那个才是这描述的正解啊。这就是“服”字是佩戴的意思的第一个有力证据。
第二个证据,像很多药物的描写中都会出现“久服”这个描述词。但是在对比后你会发现,往往是越不能当成吃的用的药物,本经中越是用“久服”来描述。反之,越是我们常见的吃的,它反而不用“久服”来形容。个别常吃的药物还会用到“炼饵食之”,或者“煮饮之”的文字描述。
例如有大毒的丹砂,水银等,本经写“久服”;丹雄鸡也就是我们天天吃的鸡肉,本经中却不说“久服”。如此大的反差就更加表明了,“服”字的真正含义就是佩戴的意思。古人用字,一字一意,既然文中有用“食”那么“服”字就不会是食用的意思。这又是一个有力证据。
光是这两条我想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也就是意味着,古中医里面,药物佩戴在身上是最为常见的使用方法,一点都不比其他方式的效果差,而且还具有特殊疗效。
之所以选择“久服”在身上,可能就是古人发现,由于每个人身体病情深度不同,如果特别严重的患者在服用药物,那么人体会受到过度干扰,引起各种不适,矫枉过正。所以通过佩戴在身上的方式,缓慢作用于人体,这样就可以一方面调节身体的各种病灶,还可以对免疫力进行一种锻炼强化。
只是这种使用方法逐步被人们忽视,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的文笔不同就可以看出,这是两个不同团队的医学作品。后来大家主要研究黄帝内经,认为其理论更加重要,忽略了对于本经的研究。现在看来,其实本经中的久服法就是中医的另一种疗愈方式“阴治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810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