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学中医诊断,一定要实践
2024
07-03

学中医诊断,一定要实践

原创

王蓄之

天下无疾

2024-07-02 08:30
北京

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看病,就是从诊断开始的。不过,身为学生,真实体验却未必如此。大一下学期,中诊开课时,本是兴冲冲的。但是一两个月过去,这种兴致已经被消磨掉了大半。学中医诊断,就是靠背,然后顺利通过考试,就完事了吗?

中医诊断学,包括四诊和辨证两部分。该讲的内容,老师在课上,一定是都讲过了;只可惜没留下太多印象,尤其望闻问诊法的部分。直到日后,无疾自己做老师,开始讲中医诊断,才慢慢意识到问题所在:缺少实践。

这里说的实践,还不是到临床去跟诊,更不是亲手诊治,而是说老师的实践积淀,以及在讲课时可以融汇的实践案例。

回顾初登讲台的一段时间,无疾自己对此的感触颇深。二十多岁,硕士毕业,直接走上讲台,连医师资格还没拿到,更不用说成规模的临床经验了。当时的自己,能讲出什么内容,是可想而知的。如今看来,那其实不是在讲课,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从书本文字,搬到课堂口语;从彼课堂所学,搬到此课堂来讲。课上,没有我,没有我的经历,我的感受,我的认识;最多是对知识做些整理,让条理清晰一些。而老师,本该如此吗?

回到当年的中诊课堂,讲到脉诊时,有件事印象颇深。老师说:现在讲的脉象,你们以后恐怕很难记得住。能把脉象的分类记住,就不错了。所谓的分类,就是浮沉迟数虚实等六脉为纲,对28种脉象所做的类别划分。具体即:浮洪濡散芤革,沉伏牢弱;迟缓涩结,数疾动促;虚细微代短,实滑弦紧长。老师如此讲,做学生,自然视作珍宝,一通背。之后呢?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该怎样用。

出于不满足,无疾又自行背诵了《濒湖脉学》,想来应该有所帮助。而实际情况,仍不能满意;除了开口朗朗的歌诀,一无所获。对于脉诊,学完诊断,只能说,一窍不通。这种情形,与近年来无疾对爱好者讲授脉诊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一个中医小白,短短三天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临床最常见的四五种脉象,为什么大学一个学期下来,对脉诊的认识,还是“指下难明”呢?甚至不只是一个学期,做了十几年医生,提到脉诊,还是一头雾水的情况,也不罕见。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首先是认识,其次是方法。脉诊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重要不重要?如果心里认为,脉诊就是故弄玄虚,是骗人的,连提起来都觉得羞耻;有这样的想法,最好的出路,是远离中医界,免得误人误己。如果认为,脉诊或许有用,但是可有可无,不掌握脉诊,对学好中医的影响不大;这样的朋友,搞中医临床或许可以,但作为主讲中医诊断的老师,大概是不称职的。最后,如果心里认可脉诊的价值,但无奈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最需要的,是方法。

讲到脉诊学习的方法,无疾很有些话想说。走过一系列弯路,碰过一堵堵墙后,无疾发现,我们学脉诊时,有一个无比巨大的坑,几乎坑过所有人。其中的大部分,或许从此再没机会,从坑里爬出来。这个坑就是:学脉诊,而不是练诊脉。

说到底,脉诊是一项技能,而不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的,是通过诊脉,获知体内气血状况的技术和能力,而不是滔滔不绝的理论阐发。要获得能力,最需要的途径,就不是读书背诵理解,这种学习知识的方法,而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典型脉象的感觉,才会刻在心里,擦拭不去。但中医诊断的课堂学习过程,或许教学形式所限,或许老师认识受限,始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实践体验极少,甚至几乎没有。

回想无疾当年,诊断课上讲到脉诊部分,基本是不掺杂实践内容的。至于同学间相互诊脉,也并非出于老师的刻意安排,当做个人兴趣理解,在小范围内施行,比较准确。这也是造成无疾学习困境的主要原因,课上听不懂,背书也没用。因为脉诊,压根就是要练的;老师此时的角色,应该是教练才对。

当然,教练也要有教练的方法。教练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课本知识,凝练成实践过程中,最有操作价值的几句话。教练需要做的,是手把手带学生体验,让学生亲身感知到,指力轻重的差别有多大,弦脉的绷紧感,会绷到什么程度。至于其他,怕教学任务完不成,就调整内容比例;教室教学不方便,就单独申请开实践课;二十多种脉象,根本找不全,也没法实践,那就先找最基本的三五种脉象来带。一周不行就三周,三周不够就五周。再普通的中医学生,这样的一个学期过来,无论如何,脉诊也能入门了。这,才是一个中医诊断老师应该做的。

再补充一点。学脉诊还有一个要点:要多对比,而不是一直看自己。脉诊学习的关键在脉象,也就是所谓的弦脉、滑脉、细脉等。对医生来说,这些脉象的本质,是手指触碰到脉搏跳动时,手指下产生的感觉。对普通人,未经专业的脉诊练习训练的话,手指下能分辨出的感觉,主要就是两种:跳和不跳。不过,悉心体会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脉在跳动时,手指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些力量大,有些就很无力;有些绷得很紧,有些就很松软;有些很粗壮,有些很细小。这些感觉,就是脉象。

感觉这个东西,和知识不一样。知识可以用头脑去分析,去理解;感觉只有用心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件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心会很快适应这种节奏,不再敏感。让心重新敏感起来的办法,最有效的,就是变。刚才跳的很有力,现在怎样一下没劲了?刚才看到的,是绷紧的,怎么现在变软了?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变化,认识不同,是快速掌握脉诊技术的关键。

一讲脉诊话就多。暂时打住,总结一下:脉诊学习,一重体验,二要对比。

对诊断二字,无疾在读书时理解尚浅,只知道中医诊断分为四诊和辨证两部分。随着认识深入,发现所谓诊断,其实是诊法与断法的合称。诊法,即诊察之法,要在明察秋毫,尽可能丰富的掌握病症信息。断法,即判断之法,要在决断分明,断出病位病性病因病势。诊法相通,止有四诊。断法,却有八纲、脏腑,六经、温病的区别,即各种辨证体系。相当于,各不同流派的医生,在各自学术观点的指导下,对四诊得来的信息,加以分析统合,最终得到各自对病位、病性等的判断,进而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句话,诊察方法、内容和结果,大体是通用的;而断法给出的判断,可以因医生、学派、观点的差别有异。实际上,中医丰富的各家学说,体现在临床上,差别首先就在断法。选择怎样的断法,重在断脏腑,断六经、卫气营血,还是断经脉,直接决定着医生对病情的认识,以及接下来的治疗思路。在各种断法体系,也就是辨证体系中,对今天以内科病为主体的中医临床来说,脏腑辨证,无疑是最重要的辨证体系;也是中医诊断学的重中之重。问题是,对如此重要的脏腑辨证,应该怎么教?怎么学?

回顾当年,中医诊断课上,脏腑辨证,基本上就是一道排列组合题。老师对最初几个证型,粗略讲解后,剩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每个同学,自己上台讲的。当时不懂,只觉得中医诊断,非常非常容易。几个固定证型,背下来,就会看病了。甚至也不需要背,只要大概记住几个点,比如见到舌红苔黄脉滑数,必属痰热;见到五心烦热,一定阴虚。

直到自己上临床,当老师,才逐渐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不错,脏腑辨证的基础知识并不复杂。但断法和诊法一样,本质上,不是知识,而是能力。患者需要的,不是会做题,拿满分的考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给出明确诊断,开出有效处方的医生。这种诊断能力,同样不是靠学出来,背出来的,而是靠练出来的。如果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应付考试,更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那么课堂教学的内容,那些大段雷同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学的部分,为什么不让位给诊断练习呢?

现代中医教育备受质疑,很大的一个点,就是学生读完大学,不会看病。实际上,看病需要的是诊断能力,而学校教的是诊断知识。二者有联系,密不可分,但始终是两件事。缺少练习,诊断知识,不会自动转化成诊断能力。所以大学学了五年,前四年都在学知识,最后一年在打杂,没机会上手练,怎么能会看病呢?

再说老师。教中医诊断,需要两个老师。第一个传授知识,关键是要把内容讲明白。对老师的要求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把症状背后的机理推究明白,再清晰地表达出来。第二个带教练习,主要工作内容是整理案例。无论自己的实战,还是他人的医案,从易到难,把案例分类、分组,指导学生练习,并指出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两个老师,当然可以是一个人。

#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