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穴位】沟溪谷
2024
06-17

【穴位】沟溪谷

沟溪谷

沟溪谷,组合穴名。由支沟、太溪、然谷三穴组合而成。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太溪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然谷位于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主治心痛如针锥刺,疼痛甚剧,伴心悸,气短,胸脘痞满,腹胀,纳呆,四肢倦怠。先针太溪0.3-0.5寸,或灸3-5壮,留5-10分钟,然谷针0.3-04寸,或灸3-5壮,留5-10分钟。针支沟深0.5-0.8寸。得气后诸穴均行提插捻转之泻法,留针30分钟。

功能作用益肾宁心,通经止痛,理气通络。定位1、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2、太溪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3、然谷位于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解剖1、支沟: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2、太溪: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3、然谷:有足大趾外展肌,有跖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详细主治心痛如针锥刺,疼痛甚剧,伴心悸,气短,胸脘痞满,腹胀,纳呆,四肢倦怠。详细操作先针太溪0.3-0.5寸,或灸3-5壮,留5-10分钟,然谷针0.3-04寸,或灸3-5壮,留5-10分钟。针支沟深0.5-0.8寸。得气后诸穴均行提插捻转之泻法,留针30分钟。

-E/N/D-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