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20条: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本条论述的是中阳不足,寒饮内盛所导致的呕逆证的治疗。如果中阳不足、寒饮内盛,就会导致胃气上逆。如果病人胃气上逆,那么可能出现干呕吐逆,也可能不呕不吐,但是会不停地吐口水,也就是吐涎沫,正所谓“上焦有寒,其口多涎”,寒饮不化,聚而为痰涎,随胃气上逆而出,于是出现口吐涎沫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仲景给的方子就是半夏干姜散。
方中的半夏能化饮止呕,干姜则能温胃理中,二者相合就可以温胃化饮,降逆止呕。半夏干姜散是半夏与干姜等份,研末为散。方子还有一味药,就是浆水。方后注要求,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浆水这个说法,我们在《伤寒论》中也见到过,在最后一篇的枳实栀子豉汤的方后注中。枳实栀子豉汤由枳实、栀子和豆豉这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上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对于清浆水,历代医家都有自己的说法。郝万山教授认为吴仪洛的说法比较靠谱。他说是把小米煮熟了再泡到冷水中泡上五六天,这时候水就会发酸,这种水就叫酸浆水,类似山西、河北、河南一带醃酸菜的做法。这个清浆水有清热生津止渴,消食化滞的作用,与枳实的消胀满的作用相得益彰。半夏干姜散用到酸浆水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取酸浆水味甘酸,能调中和胃止呕的作用。同时,半夏干姜散名字虽然有散字,却不是散剂,而是汤剂,而且是张顿服的方子。《金匮要略心典》说: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与前条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行气止呕逆也。
《金匮要略心典》提醒我们要注意区分半夏干姜散证和吴茱萸证。二者症状有颇为相似之处,都有干呕、吐涎沫的症状,但二者的病机完全不同,所以汤剂药物相差很远。吴茱萸汤证是胃寒挟肝气上逆,所以肝胃同治;而半夏干姜散则是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以重在治胃。胡希恕老先生的临床经验是以头痛、头晕来区分半夏干姜散证和吴茱萸证。如果干呕、吐涎沫之外 还有头痛头晕,那么就是吴茱萸证;如果没有,则是半夏干姜散证。
现代临床上,半夏干姜散常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而见到本方证的治疗。《国医论坛》记载了一则治疗吐逆的医案。42岁的女性 患者,患高血压3年,血压常在100~140/100~11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遍服中西药均无显效,后由南方赴京求治于秦老。观其服用的中药处方,大都是生石决明、灵磁石、生龙骨、牡蛎、杭菊花、双钩藤、生白芍、桑寄生、怀牛膝头发复古肝降逆辈。患者形体肥胖,自述常头晕胀痛,眩晕甚时如坐舟中,颇欲吐,曾数次呕出大量清涎。包含欠馨,胸脘部常有胀闷感,心悸、多梦,二便尚可。舌质淡,苔薄白腻,脉象右寸关滑甚。秦老想到我们当时正在学习《金匮》,遂令回忆《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他说,该篇载有“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观此患者之形证,乃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致,且患者数年所服中药多系寒凉重降之吕,更伤中焦,故当温中止呕,以《金匮》半夏干姜散加味治之。处方:法半夏9克,淡干妻9克,云茯苓9克。水煎服。不料,2天后,亲友兴致而来,言几年来服药后从未如此舒服,因此2天即把3剂药痛快服完。嗣后以温中化饮法加减,治疗月余病愈,患者高兴返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68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